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代青年是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气、最积极向上的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1,(7)
正"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三个"不负",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相似文献   

3.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高校是青年学生的主要集聚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高校要教育引导青年如何立"德",如何理解和践行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相似文献   

4.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体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出号召,提出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当代中国青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的新时代青年,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百年党史中的青年英烈为榜样,顺应时代潮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两个大局、担当时代责任,努力成为时代先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5.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做好党的青年工作,才能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青年,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一百年前,面对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苦难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牢记总书记嘱托,辽宁广大青年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用青春书写忠诚,用奋斗彰显担当,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8.
林晓滔 《当代贵州》2023,(33):68-69
<正>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不负人民的精神源泉。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正每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好骨干作用,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带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人贵有志,志贵有恒,有志者事竟成。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李大钊同志的"青春"说,激励着觉醒年代的人们把"求达于真理"作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殷嘱托,时刻鞭策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候,有个青年学生在打篮球时,被对方的球员撞倒,他认为吃了亏,便从身上拔出水果刀,把那个球员扎成重伤,造成严重后果,被判处徒刑。在谈到扎人动机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正当防卫,不负任何责任”。在这里,反映出他对法律条文的曲解。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显而易见,那个青年学生在扎伤对方时,  相似文献   

12.
精神的价值在于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孕育产生的五四精神凝聚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空前解放的进步成果,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救亡的磅礴力量。新时代,这一精神依然历久弥新,彰显着其特有的时代内涵与时代价值,是激励青年不负韶华、永久奋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使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21,(1)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走入山村小学、走进高等学府,寄语学生们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传承红色基因,勤奋学习,走好人生道路,努力将自己锻造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广袤的农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广大青年作为“三农”战线上的生力军,应主动投身“三农”工作,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将青年之光聚在党旗下。青年如初升的朝阳,是最积极勇敢、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听从党的号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滋养基层的土地。胸怀天下大局。  相似文献   

15.
费泽 《奋斗》2023,(7):49-50
<正>作为一名应急系统青年干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寄予的殷殷厚望令我备受鼓舞。应急管理队伍是一支冲锋在前、奋发有为的强大队伍,更是守护民生民安的重要力量,有着充沛的青春活力,热忱的利他之心,激昂的工作热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青春力量、闯干之劲、进取之心,切实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奋力绘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青团》2021,(4):50-50
奋进新征程,不负新时代。2020年以来,团丰县县委在团江苏省委、团徐州市委的指导下,聚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圆梦少年、服务青年为抓手,通过"圆梦行动""青春四进建功乡村""点亮小书桌"等一系列行动,以不屈的斗志、昂扬的精神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丰县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青春力量。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发展战略服务青年创造新业绩。  相似文献   

1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蹲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契合、育人功能相契合、奋斗目标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为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激发青年学生肩负初心使命,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甘于奉献意识,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可概括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是时代前进的内生动能,是伟大事业的强劲引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广大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和活力所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求广大青年志存高远、不负韶华,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两个百年交汇的重要节点上,  相似文献   

20.
正"救亡图存,挽狂澜于既倒;思想启蒙,发历史之先声。"一百多年前,一批仁人志士、有为青年知耻而后勇,怀揣救亡图存的信念,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贡献着青春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尤其是青年干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更应该怀抱家国情怀,勇挑重担,砥砺奋斗,不负韶华,不断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