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庆祥撰文指出,应从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中去寻找时代的先进性,根本性包含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应代表那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根本力量。这种根本性就是“三个代表”所代表的三个根本方面:(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二)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文化已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决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和精神力量;(三)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2.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根本性质、宗旨有机联系起来,全面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回顾我们党为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决定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对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的政治领导和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先进性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能否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对于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了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能否继续成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仍然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加强先进性建设,巩固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企业党建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先进性建…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多角度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生产力观点,深刻揭示生产力在一切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一个是群众观点,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这两个基本观点,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心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个别英雄豪杰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是这些伟大的人物,而人民群众只是消极、被动的力量。与此相反,唯物史观则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6.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显著体现。文章分析了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区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立足于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价值观的确立,并从社会主义本质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论、科教兴国战略论等3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要求,是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体现,是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理论升华,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执政责任的态度、决心和勇气. 一、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准绳。先进生产力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前景,并为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先进文化反映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目的都是不断实现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能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样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和领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先锋队"和"领导核心",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呢?笔者认为,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卫绍生 《学习论坛》2001,(11):31-33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学说,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到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学说把先进文化的发展性、特色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这一学说既注重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又注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和引领作用,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建设,从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但同时也是必然的要求,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的理论意义和文化意义,自觉地用这一学说指导我们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理论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作了新的概括,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把党的先进性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根本性质、宗旨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从社会发展规律、时代潮流和执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等方面,全面地揭示了先进性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基本途径,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远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倦探索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80多年来始终都在致力于发展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定位都在于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权益的实现,这是优于并高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是完全可能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从而创造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但是,由于我们对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也由于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转化中,出现了不协调乃至破坏协调的现象,致使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也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的战略方针。在“三个代表”的思想中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 ,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先进的文化将反映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将关…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入理解和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建设。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问题,事关先进性建设的成败,事关执政党地位的根本巩固。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本经验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法宝。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17.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新时期我国职工队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数量大大增长,文化水平有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决定者是创造了历史的人民群众。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民本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它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并成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思想引领。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思想对于举全国各族人民之力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保持和发扬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先进性.在新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通过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党的先进性做出了全新、完整而科学的概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党的先进性绝非是抽象的,而是从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等三个方面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