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整个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对消费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重建消费品市场诚信环境是当务之急.本文从消费者与企业、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分析了消费品市场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夯实市场信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小剑 《前沿》2004,(7):82-83
近几年来市场信用缺失问题 ,越来越影响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并且强调了要构建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新信用制度 ,强调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构建新的信用制度将起到基础性作用。本文就是从产权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市场失信的原因 ,产权为什么是市场守信的基础。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产权制度如何更好的成为夯实市场信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阐述了在目前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信用缺失,分析了当前信用缺失的类型和表现,对构建信用体系,发展信用产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对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而我国社会现实中信用缺失的现象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道德层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①。而建设我国市场信用,必须着力解决当前我国市场领域信用缺失问题,这就需要综合采取经济和政治的手段,标本兼治,既要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主体予以制止和惩戒,更要对发生失信的根源予以截断和清除,如此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市场主体失信问题。而不论治标还是治本,各级人民政府作为现代市场主体之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其信用状况不仅直接关联市场整体信用,还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必须率先解决自…  相似文献   

6.
张桂梅 《前沿》2010,(18):114-117
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中,公民个人信用信息应用和信用权益保护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博弈的关系。应当通过立法来实现社会征信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公民信用权益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这方面,世界一些征信体系建设发达的国家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从分析我国信用法律体系存在的缺失状况出发,提出应当积极加强我国公民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郑祺 《理论月刊》2004,(5):118-119
商事信用是对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和商业道德品质的综合评价及信赖。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桎梏。我国应以加快立法为手段,培育信用服务主体为中心,以失信惩戒机制为保障,来构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转型期“三位一体”信用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道德、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内涵;构建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由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成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信用欠缺问题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不仅使市场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法治社会背景之下,"信用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它更多反映的是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行为约束的无力。因此,重建市场信用的关键在于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信用法律体系以及产权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拟以一人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与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分离与融合的原因为视角,比较分析两种企业法律制度在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中暗合的根源,为两种企业法律制度找到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商事信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陶娟  辛飞虹 《前沿》2007,(8):161-163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信用缺失,为解决信用缺失问题,必须从信用的理论着手,研究什么是信用。信用有传统和现代涵义之分,道德是信用的基础,法律是信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维荣  毕霞 《前沿》2004,(6):96-98
政府信用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当今 ,我国的政府信用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 ,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公众和政府之间存在着的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出发 ,对政府信用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重塑政府信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缺失和信用失序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原因,论述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构筑社会信用基础的关键是治理国有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现象,构筑国有经济部门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的信用基础,重点是化解国有企业的三角债和国有银行呆帐坏帐.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危机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湖北社会科学》2005,23(4):104-106
信用危机是指社会中诚实守信道德资源严重缺失的状态及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信用危机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都有表现。出现信用危机现象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信用法律体系,这些都是摆脱信用危机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有毒食品流向市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大案、要案不时发生,食品安全红灯频闪,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注水肉、黑心棉、有毒大米、有毒瓜子、有毒猪油、陈馅月饼等比比皆是。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十分严重。守信者吃亏,失信者牟利,形成了“失信是失信者的通行证” 的信用缺失环境。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有人惊呼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 已经  相似文献   

16.
旅行社业市场信用体系建立与完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旅行社业普遍存在着缺少市场信用的现象。旅行社市场信用的缺失,是多年来困扰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顽症。旅行社是旅游业龙头,在我国已加入WTO、旅游业必须积极入世的现在,能否迅速解决行业内这一顽症,已经成为影响整个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表现之一就是工程项目业主大量拖欠承包商的工程款。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筑承包商应该针对业主的信用状况,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判断业主的信用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分析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并进行隶属度分析,浙江大学某课题组通过对187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分别得到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12种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的选择人次,并求得其隶属度。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佳 《理论月刊》2008,(9):121-123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的建构是我国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它的颁布在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构建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暂行办法》对被征信人的重要实体权利以及程序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定,需要在执行和探讨中完善。也为法律、征信市场、政府监管"三位一体"之制度重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尹朝云 《理论月刊》2004,(6):109-110
轰然倒塌的安然事件和瞬间破灭的蓝田神话,充分暴露了经济社会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信用危机。本文从信贷关系中借款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与不利影响的分析入手,探讨了信贷关系中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降低信用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