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彝海结盟的基本史实不容篡改──与《彝海结盟》编著者幸晓峰、龚自德、李殿元同志商榷廖友陶我是冕宁县沪沽镇人,今年87岁,1929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底5月初,中央红军到达金沙江边。其时,我正在西昌营救苏爱吾同志(从1928年起,苏就任...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途中,在大凉山度过了30余个日日夜夜。除了震惊中外的“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彝海结盟”等伟大壮举外,还有一项值得大书特书、永载史册的创举,那就是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在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它以短短的156个字,生动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谱写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篇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为彝海结盟奠定了基础,是红军长征时期民族关系、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党群关系的具体体现。《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的发布及历史背景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是红军长征这部雄伟壮丽史诗中的重…  相似文献   

3.
在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省委副书记蒲海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在此,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参加纪念活动的领导、同志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汪东兴日记》记载的几则史实质疑王亚志《汪东兴日记》(以下简称《日记》)记载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一些活动,对党史、军史研究具有参考作用。但书中记载的若干史实与历史真实情况似有出入。1946年,笔者曾在延安中央军委作战部一局做参谋工作。现根据我自己与一...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过彝区“彝海结盟”琐谈中共冕宁县委党史研究室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次在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党的民族政策,“彝海结盟”.便是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典范。对其记述,30年代出版的书刊和红军日记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由于当时四...  相似文献   

6.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若干史实辨正杨奎松叶永烈先生所著《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中,有相当多的史实错误。对于这样一部文笔流畅、可读性很强的"纪实文学作品",无论其中有无虚构、失实,原本与历史研究无大多牵涉。但作者再三说明,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  相似文献   

7.
2009年第7期《党史纵横》上刊用的《周恩来长沙身陷火海》(以下简称《火海》)一文读了之后,我感到有话要说。1938年11月12日的长沙大火发生前后,刘久洲作为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所回忆的史实却与《火海》一文大相径庭,笔者现将刘久洲(尚健在)老人亲口对我讲述的史实写在下边,请读者与《火海》内容相比较,以供广大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江玮 《党建文汇》2007,(12):19-19
近来,韩国各大电视台竞相播放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如正在热映的《王和我》、《李算》、《太王四神记》、《大祚荣》,此前还播放了《李舜臣》、《朱蒙》等等。在这些电视剧中,特别是以高句丽历史为主题的电视剧存在着严重的歪曲史实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所到之处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彝海结盟"就是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实——当年在四川大凉山,刘伯承和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原本因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种种误解而仇视红军的彝族人的聚居区,留下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然而,还有一个人也为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立了大功却鲜为人知,这人就是许剑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1,(4):50-50
《春秋》是五经中最特殊的一本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其独立性渐渐消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春秋》,杂在“春秋”三传中流传。这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都是后人诠释《春秋》之作,对书中的史实记载进行解释.故称之为“传”。  相似文献   

11.
视野     
《红岩春秋》2014,(1):5-6
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在旧金山举行南京祭活动 近日,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和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行“南京祭”活动,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受难的同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李培龙、韩裔旧金山市议员金贞妍、库柏蒂诺市议员张昭富、《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的父母、  相似文献   

12.
正萧华,14岁参加工农红军,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先遣队长",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还饱含深情地写下了《长征组歌》的不朽篇章。1985年,张黎明作为记者采访了这位共和国的传奇将领,从彝海结盟聊到《长征组歌》。31年后,在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对美、对苏政策进一步嬗变的重要时期。近 1 0年来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 ,史学界、文学界相继开始讨论和表现这一时期的历史。虽然相隔年代并不遥远 ,但是以讹传讹 ,谬误不少。笔者在广泛搜集、检索、分析数十种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于 1 0年间采访了一系列主要当事人 ,以大量确凿的事实和第一手资料写成《新中国外交史若干史实考订》(见《党史研究与教学》,1 997年第 5期 ) ,就 2 0年来我国史学界、传记文学界一直混淆的 3个问题 :“美国小沃尔特·斯托塞尔在华沙追逐何人 ?”、“周恩来、柯…  相似文献   

14.
《汪东兴日记》若干史实考证陶学平《汪东兴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作者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需要,从做好工作和学习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记录下来”①的。《日记》的出版,为研究毛泽东和党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日记》中所...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3-4日,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和凉山文广传媒集团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彝红》在国家大剧院公演,之后进行了以"纪念红军长征暨彝海结盟八十周年"为主题的国内巡演,途经8个省,在14个城市进行20场演出,好评如潮,得到了刘伯承元帅家人、果基小叶丹家人和乔佩娟、郭兰英等老艺术家的肯定与支持。据悉,《彝红》在2016年还将参加第五届全国少  相似文献   

16.
读了《学习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所载王玲同志的《试析辽金元建都北京之原因》(以下简称《试析》)之后,感受顿多,其中有些论点不仅自相矛盾,而且也缺乏确凿的史实依据,因而不敢苟同。本着互相讨论、明辨是非的精神,本文仅就《试析》一文涉及宋、辽、金史的部分观点和史实,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王玲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11日,《北京青年报》刊载了邵燕祥先生的《华君武的一幅漫画》一文,介绍了华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画。这篇不长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记》。在这篇《附记》中,邵燕祥先生谈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问我的短文和华的漫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华的漫画和我的短文被毛泽东看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问题。我觉得,邵燕祥先生这篇文章和《附记》有些史实不够准确.或者错讹。邵燕祥先生说,文章和《附记》中涉及的史实“有待于有历史癖的朋友们考证了”。我虽说不上“有历史癖”,但作为被提到的一个当事人,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前后革命实践的几则史实辨析黄允升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艰难曲折,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仅就这一段《毛泽东年谱》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对一些史实作些辨析。关于中央"九月来信"指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和一个疑问。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也谈《项英传》□李良志王辅一同志所著《项英传》出版后,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肯定、赞扬的同时,对书中的某些史实和观点,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和质疑。我对有的学者提出的批评是同意的,如《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4期发表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厂承印《党史纵横》杂志,我们校对室的同志每月都有幸先睹为快.首先接触原稿与清样。在反复校阅中.我们读到了一篇篇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感到确实有看头,受教益。其中有先烈事迹、有史实钩沉.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还有一些是现实重大活动的历史来源的介绍,比如,去年底澳门回归,《党史纵里》就多次刊登有关文章,令我们足不出户,即获得了最确切的史实。几年来,《党史纵横》的校阅工作l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促使我们树立了敬业思想,也加深了对这本堪称良师益友的刊物的热爱。我们将以至负责的精神,让这本刊物更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