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学平 《新长征》2011,(5):58-59
通化县英额布镇梨树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敏,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干部。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带领群众修路引水,带民致富,短短5年的时间,就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村风正、民心顺、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搁浅的人生     
东丰县红石乡红郎头村有一位“资深”的老支书,他叫杜学荣,今年52岁。他于1969年入党,1974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去年年底,因酗酒摔断了小腿骨而无法“组阁”,不得不辞职。他在任24年,从让人称赞的“标兵”蜕变成了让人唾骂的“败家子”。懒于修身导致蜕变杜学荣年轻时“根红苗壮”,担任红郎头村党支部书记时才28岁,是全县当时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头几年他干得真不错,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战天斗地,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无论于什么他都“要个样”、“争个先”,结果两年就使红郎头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五年就甩…  相似文献   

3.
<正>沈家台镇大碾村位于凌海市西北山区,这里青山环绕,一条横河从村前流过,养育着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的村民,更养育出一位带领群众走向幸福富裕的好干部。他,就是凌海市"最美村官"、大碾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民。大碾村开始"华丽转身"1994年,刘汉民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大碾村还是个贫困村,压根儿就没啥致富项目。这个又瘦又黑的西北汉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让大碾村富起来呢?"当看到面前的  相似文献   

4.
晏生禄是榆中县城关镇下汉村的党支部书记,今年54岁.他从1965年至今,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年,特别是1996年重新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坚持以法治村,踏踏实实地为村民办了几件实事.  相似文献   

5.
正从中国重汽的地区经理到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放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奉献了很多,但他从不计较。"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里乡亲,一个人飞得再高、再远,也不能忘记起飞的地方。我回来,就要带领大家一起飞向幸福!"这就是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高桥村党支部书记骆红军的心声。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2010年6月,骆红军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他倾尽全力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引导村  相似文献   

6.
郭洪利 《新长征》2009,(11):38-39
张金宝,今年47岁,1998年起任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他以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探索,扎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使大三号村从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崛起,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  相似文献   

7.
张全景 《党建》2013,(9):51-52
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党委)原书记史来贺,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1952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2003年4月病逝。50年间他带领刘庄人阔步前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中国农村干部的一面旗帜。他虽然去世十年多了,但他的思想作风、高尚品质、工作业绩,仍值得人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柳絮 《新长征》2015,(5):30-31
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位于辽源市东北部,距市区10公里,距乡政府7公里,下辖6个自然社,有农户456户,人口1652人,耕地面积3700亩,有退耕还林地1000亩,人均耕地2.35亩。这个村的“当家人”叫于长敏,今年48岁,他是土生土长的大良村人,2000年回到村里担任村治保主任,在2001年的换届选举中,于长敏当选为大良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于长敏开始担任大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经过于长敏多年的努力,大良村在他的带领下一改往日贫困落后的面貌,村里  相似文献   

9.
宋武平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4,(11):48-48,54
迎着启明星出门,顶着皓月归来,伴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在那方圆数万亩的大山里,一位山区农村妇女挥锹种树,一干就是几十年,乐此不疲,默默地播撒着辛劳与汗水,收获着绿色与希望。她就是泾源县惠台乡下寺村党支部书记童玉梅。童玉梅今年50岁,身板硬朗,脸膛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山里人。她16岁就担任队长和妇女主任,1999年担任下寺村党支部书记。童玉梅是属于那种不甘落后而充满自信的农村回族女干部,她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带领乡亲走生态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昭曲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曲木拉曲,把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使全村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第一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村民们说:“山鹰在蓝天飞翔,靠的是矫健的翅膀;庆恒村发生巨变,靠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曲木拉曲。”1980年,曲木拉曲走出贫困的彝村山寨,外出打工。3年后,他带着新的观念、技术和1200元现金回到山寨。他从买回10头小猪办家庭饲养场起步,用卖肥猪的钱建小酒厂、承包荒地建果园……十几年摸爬滚打,他拥有了1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年纯收入达到8万多元。曲木拉曲富了,也荣获了“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6,(3)
正人物简介:王爱忠,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党委副书记、黑山沟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他走马上任黑山沟村党支部书记,9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闯出一片脱贫致富"新天地"。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黑山沟村,提起党支部书记王爱忠,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带领全村群众,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卓有成效地探索出一条"以事迹求扶助,以输血促造血"的脱贫致富路,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富裕村。他自己也成  相似文献   

12.
地处乌蒙山余脉的筠连县联合苗族乡光明村,有一位不畏艰难的“硬汉”,他把自己的精神、信念和人格融入生他、养他的大山中,熔铸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就是联合苗族乡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宗大勇。在他的带领下,光明村从一个深山沟里的贫困村发展成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3.
曹发今年66岁,从1962年开始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经整整43年了。几十年来,曹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受村民的拥护和夸赞。1997年,由于兴林村矛盾较多,镇党委决定让时任七马架村党支部书记的曹发同时兼任兴林村党支部书记。曹发深知兴林村各个方面基础实在太差了:  相似文献   

14.
这个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烂杆贫困村,一年换了几次领导班子都不见起色,一位农家女党员冲破世俗观念,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当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凭借女性的聪明才智和甘于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带领群众兴修农路,打井修河堤,发展乡村经济,历经艰难坎坷,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成功之路.这就是天水市秦城区华岐乡刘河村党支部书记秦秀英.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06,(5)
李鸿海,山西省翼城县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被县委授予“功勋党支部书记”称号。自从198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一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党员和村民们艰苦奋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前进。昔日“耕地山梁挂,吃水山沟爬”的穷山村,陆续架起了大桥,修通了水泥路,建  相似文献   

16.
正2000年1月,常年在外打拼的尹计平回到家乡正定县塔元庄村,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如一匹身手矫健的快马,套上了沉重的马车,开始了艰难而意义深远的征程——因为车上满载着的,是全村几辈人的致富梦。17年里,在这个三面环坝、交通极为不便的坑洼之地,尹计平和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率先垂范,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修路、造林、美化环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正是因为全村党员干  相似文献   

17.
二村是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8个行政村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村,总人口905人,耕地面积3358亩。过去,这里是一个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的贫困村。1996年以来,村里开始有了变化,群众生活逐渐由贫困走向富裕,村党支部由后进变先进,成为“五个好”党支部,提起这些变化,就不能不说说村党支部和全村的好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张志军。1996年,张志军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变本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把经济搞上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张志军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任灯塔乡班前村党支部书记的尕玛求,是一个憨厚朴实的藏族汉子,自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带领着群众将一个昔日的特困村变成了草原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他曾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9.
杨睿赓  姚海军 《实践》2009,(6):31-31
在敖汉旗美丽的老哈河畔,有一位被人们称为"红色管家"的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他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就像一个出色的"管家"一样把集体的事业管理的井然有序,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就是多次被赤峰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吴井龙。  相似文献   

20.
王丽杰 《实践》2011,(1):32-32
在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桥南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文,村民无不交口称赞。身为党支部书记,他率先垂范,心系农民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破解发展难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