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把民间组织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我国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金雷 《理论文萃》2007,(6):33-36
一、上海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在上海,“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尚不常见诸于官方文件,与此相对应的概念往往是“新社会组织”或者“民间组织”,我个人较倾向于“新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其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传统的单位社会格局逐步被打破,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强政府、弱社会"格局正在改变,社会组织逐步发展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新的重要力量.民间组织,特别是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民间组织--民办社会服务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玉成 《奋斗》2004,(7):15-16
民间组织在国际上统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国外民间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80-90年代高速发展。目前,民间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影响已经比肩政府和企业,它正在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的第三支柱。在我国,民间组织由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我省民间组织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的民间组织相  相似文献   

5.
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共产党组织网络和民间组织网络的功能。社会管理中两种组织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出现了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关系“紧张”。为此,既要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优势,合理定位民间组织中的党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也要改善民间组织生存环境,改革管理体制,目的是形成两种组织网络间相互借力、协调发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一、民间组织的基本含义 与民间组织相近的概念有“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sector)、“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公民社会组织”(civilsociety organization)、“公益团体”(commonweal organization)、“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邻里组织”(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非商业组织”non—commercial organization)等。  相似文献   

7.
李芹 《理论学刊》2003,(1):120-12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社会福利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结合我们对山东若干民间福利组织的考察 ,联系现阶段中国众多类型民间福利组织的状况 ,对此类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功能优势作简要的分析。一、民间福利组织的动力机制在国际社会 ,民间组织往往被称为“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民间福利组织属于形式多样的民间组织中的一种类型。我们调查的若干民间福利组织大都在没有任何官方介入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偶然性、特殊性 ,但从大社会背景看 ,又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社会组织概念首先要涉及到“社团”和“社区”的概念,从“社区”到“社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概念体系最初是19世纪中期由德国学者滕尼斯提出的。他把“社区”定义为初级社会,是靠礼俗来维系的一种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9.
农村民间组织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农村民间组织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机制的功能,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经济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上、从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上、从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善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民间组织是社会交融的粘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社会冲突的缓冲剂。目前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还很不完善,今后要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立 《理论文萃》2008,(5):18-25
“社区服务”在有的国家又称为“社区照顾”。国际社会并没有专门定义的社区服务概念,而是等同于“立足于社区的社会服务”。我国的社区服务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和扶持下,依托政府相关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民间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动员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直接为各类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单位等)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的兴起在使我国原有的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失效的情况下,也促使了政府开始转变职能,并且公民社会的兴起也为作为公民社会主体的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民间组织作为处于政府和社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在我国是“在经历了‘总体性社会’国家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状态之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型而逐渐从国家领域分出来的有限的、局部的和具有一定依附性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2,(5):64-64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创新,拓展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一场与社会组织有关的改革正欲破茧而出。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说,改革的核心就在于“体制”。  相似文献   

14.
民间组织崛起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间组织大规模成长。因此,如何将民间组织的资源整合到党的执政体系之中,加强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和引导,这是新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程度,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增长状况,而且表现为社会的发育程度。公民社会的发育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不仅使农民感到需要组织起来,而且使政府希望农民组织起来。四川农村民间组织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出现并顽强地发展着,这些组织主要的和大量的是经济组织,它们对于发展生产、化解矛盾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们尚具有明显的官办色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民间组织在国际社会一般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Qrganiza-tions)。我国民间组织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团体,即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学术研究团体、社会公益团体、联谊性团体、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涉及社会生活渚多方面,已成为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组织。从总体上看,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是健康的,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相似文献   

18.
熊铭 《求实》2001,(9):35-37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共同配合 ,形成合力 ,才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格局和民间组织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分析研究民间组织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联系和发挥民间组织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的集合体.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也存在着不利的制度性因素或者说制度性障碍.这些制度性障碍包括: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上的双重许可制度,民间组织监管上的双重负责体制,年度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规定.这些制度性障碍使得民间组织发展面临着注册困境、定位困境、资金困境、知识困境、人才困境、信任困境等多重困境.出现这些制度性障碍的原因在于,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设计者和供给者出于维护政权和政治稳定的考虑而在公民社会组织监管上表现出强烈的限制和控制取向.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将公民社会与国家对立起来的理论思维和对民间组织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防范心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努力建立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和谐与合作的新型关系,而这就需要优化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培育服务与监督规制并举的能促型民间组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社区建设——重建社会资本的理想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先举 《唯实》2003,(11):76-78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 ,组织网络、信任与规范是其重要表征 ,它们能够通过协调的行动提高社会效率与活力。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寡与分布均衡与否 ,决定了政府的绩效、社会效率与活力。转型时期 ,中国的社会资本存量呈现多元化、不均衡、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的状态。社区建设是重建社会资本的理想路径选择。社区建设中要加快社区自组织建设、社区制度建设及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