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强调“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批评过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必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取向,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履职尽责,实现两者的统一呢 ?刘保忠同志作为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典范,用实际行动做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他身上强烈的责任意识、宗旨观念、进取精神和优良作风,是他“对上负…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9,(9):53-53
石平在《求是》上发表文章指出,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1.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是对党、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善于利用舆论监督推动改进工作,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反而有利于树立民主、开明、自信的形象。2.重视舆论监督,就是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舆论监督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绝不是领导干部想不想听、爱不爱听的问题,而是对人民群众的意见重不重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不负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可是,我们现在有的干部根本不去这样认识问题,只注意对上负责,很不重视对下负责,使得隼位问题百出,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上负责,即要如实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的意见与要求,使党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准确掌握全国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符合人民意愿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下负责,就是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作家民情,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及愿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  相似文献   

4.
公仆意识,就是指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内在的意愿倾向,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愿望和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向人民负责,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如何强化公仆意识?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近几年,主与仆、公与私、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被一些人搞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党员干部灌输公仆意识,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5.
许怀中 《党建文汇》2001,(12):26-26
(一)正确认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辩证关系。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本来是一致的、统一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正确决定来自群众,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了全局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坚决地、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才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对上级负责是对群众负责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6.
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中,必须摆正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对党负责,包括对上级负责,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我们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的性质要求,学校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学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要端正办学思想。我校在刚组建时就提出:学校必须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各个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现在、将来和终身负责。并特别规定和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在青海大地上传颂着一位没有双手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壮丽人生的人民教师的事迹。雪域高原为有这样的儿女而无比自豪,人民群众为有这样的教师而深深感动。马复兴用他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了残缺之躯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当前县(市)以下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看,人民群众对我们少数干部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形式主义作法,以及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行为,非常不满意,迫切要求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端正党风,带好民风,取信于民。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县(市)委领导转变作风,首先要做到“三个结合”。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紧密相结合。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根本上是一致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  相似文献   

10.
某市居民区自来水管破裂造成断水,居民们向有关部门反映4O多天后仍未解决,给市委书记写信后,两三天就解决了。这一类现象,屡有所闻,不由得使人想发几句议论。领导批示了,能够马上就办,这种态度当然是对的。但是,同样的问题,群众提出来了,并一而再地请求解决,有关部门却不予重视,这就不对了。有的部门“唯上”气息甚浓,只对上司负责,而不怕得罪群众。只重视领导的批示,而把群众的批评常常当作耳边风。这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也不是真正的对上级负责。我们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就要坚持对上对下的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五年四月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细读这段文字,颇有感于“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指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从而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7):33-33
求真务实作为一种政治品格,需要领导干部以诚信道德做根基。 “求真”要求既得到事物的客观真实,更要求得到与客观事物相一致的真理性认识。“务实”要求脚蹯实地的耕耘,而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要求务党和人民利益之实,而不是干华而不实的政绩。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就要秉持诚信为本、道德至上的修养理念。  相似文献   

13.
2008年7月1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自治区党委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专题学习班”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观点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拥有丰富的内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竭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宋锦洲  尤志雄 《理论文萃》2004,(6):37-40,11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第三条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相似文献   

16.
善待自己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给我很大的震惊,面对如此短暂的人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呢?善待自己,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这就需要我们常  相似文献   

17.
正"双胜利"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不容易完成的硬任务。抓防疫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不能有丝毫松懈;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鼓舞人心、机会难得,也  相似文献   

18.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全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的生命和力量之所在。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作为党的宣传工作,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方面,要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做的一切工作,宣传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9.
楚奇 《党课》2013,(4):61-63
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白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基层民主现状,《第一财经日报》刊登对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的专访文章。赵树凯认为,基层民主的政治效应应该是,克服基层政府领导人既不向人民负责,也不向中央负责的问题,为解决基层政府在运行中既偏离中央指示又违背民意的问题奠定制度基础和政治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