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报》副总编詹国枢认为,新闻策划是指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对新闻报道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谋划,使报道更集中、更明确、更醒目,以取得最佳的报道效果。的确,成功的新闻策划,能使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社会效果也比一般报道好得多。但是,新闻规律促使策划必须建立在以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避免策划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是在我们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不少记者在对事实进行报道时又大量搀杂着记者的主观议论,为此,一些新闻研究者也提出新闻报道可以夹叙夹议.这种在新闻工作实际中的误区和研究领域认识上的偏差,影响着新闻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排斥议论或不提倡议论.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报道。但这决不意味着任何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件都有新闻价值。那么,该怎样发现、判断一个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呢?这就牵涉到人们常常提到的新闻敏感了。新闻敏感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说法也很多。比较通常的观点是:新闻敏感是新  相似文献   

5.
一、在信息化时代,记者不可能也不需要有闻必录,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非典型性的区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处在大量的信息包围之中。它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我们的受众面临着选择,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选择。因为新闻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次次选择。“选择贯穿于新闻产品采集、写作、播发的全过程。新闻线索、采访对象、新闻事实、报道角度、新闻主题、报道形式乃至稿件的播发时机和版面等。由此可见,选择是新闻记者的水平、本领、发现力和新闻敏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程茹 《发展论坛》2002,(12):65-65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和政策的理解,是当前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而其中基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实践必须十分注意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起码要求。对于我们党的新闻事业而言,新闻的“真实性”还有着特殊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事实准确”,而且还要使所报道事实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准确地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是马克思新闻观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因为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时政新闻始终是读者最为关注的焦点。没有时政新闻做脊梁,媒体的腰就硬不起来。不做时政新闻、做不好时政新闻的报刊难以进入主流媒体的行列。关于时政新闻,金梦玉主编的《专业新闻报道教程》有这样的定义:“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我国“非典”时期的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从而也使我们从“非典”的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当今中国新闻舆论报道的准确、及时、客观和实事求是,更看到了中国新闻在报道形式及宣传理念上所表现出的更快、更新、更人性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如何进行?它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报道必须以真实为前提1、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完全真实。首先,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比如,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引用材料以及一切细节描写,都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虚构。其次,新闻报道的概括事实必须真实。报道中有具体的事实,也有概括的事实,具体事实要确凿,概括事实也要完全真实,要准确地客观地反映概括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2、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要完全一致。个别事实,孤立地看,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如果把它放到事实系列中去,把它同其他…  相似文献   

11.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需要长期奋斗的艰巨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媒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新闻媒体中的新闻策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加以阐述。近几年来,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有利于新闻资源的整合、主题的突出、报道声势的壮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闻策划的积极意义不…  相似文献   

12.
"新"与"旧",是意义相对的两个概念。就新闻报道而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旧闻"是过去已报道的新闻。新闻策划中,新闻与旧闻是相对的,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和利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业界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乐意接受有关深度报道的更直观、更感性的定义表述。这种报道形式的最大特征,就是深度,就是所报道新闻事实蕴含的思想性。这显然不同于一般数学概念,不可能有一个明确刻度来区分什么是深度报道而什么不是。因此,我以为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具有深度,其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记者思想认识的高度,换言之,报道的深度源自思想认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近年来全国各地市报纸就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其中加大新闻深度报道的力度是现今报纸采用的方法之一.为什么许多报纸如今特别注重新闻深度报道,深度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有何不同,新闻深度报道力度加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是什么?笔者想就这些问题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某一作品主题的提炼顺序有两种:一种是主题在先,题材在后;一种是题材在先,主题在后。笔者认为,记者要有主题意识,这将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一) 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主要说明的问题。题材,是记者报道的具体新闻事实。主题是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主题然而,就某一作品而言,主题又是可以先于题材而存在的,它源自记者对某些事实的积累,是反复思考的结果带着主题采访,有利于记者对题材的选择。从新闻工作的实践中看,不少好的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同志在介绍采写体会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他接着说,“我这次去朝鲜,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一种用客观的形式提供新闻事实和阐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趋势的报道方式,是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进一步深入,它着重回答新闻Wht(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以揭示新闻的意义。深度报道将新闻的“新”与深度的“深”结合起来,既鲜活又厚重,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报刊林立,竞争日趋白炽化。新闻策划就是媒体竞争派生的产物。“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报纸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要体现市场价值(买点),就必须培育竞争优势,创造品牌栏目,就必须高度重视新闻策划工作。新闻策划是大众媒体十分重要的业务工作。它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角度的确定、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把握;也包括报道时机的把握、规模的大小、采访的安排、记者的选择、版面的准备;还包括版面的安排,报道后信息的反馈以及追踪、连续报道等等。所以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单位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性,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的运行规则所谓新闻策划,指的是新闻单位按照新闻特有的规律,对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时机、报道的方式、传播手段诸环节的预先谋虑,是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计。新闻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与工序。策划的是重大的、带有方向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徐可 《党建》2007,(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一致,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任何能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的新闻作品都具有真实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的艺术宣传效果,都植根于新闻事实的权威性。因此,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与生动的艺术效果,直接决定舆论导向的影响力和有效性,也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的传统定义。过去,中国新闻囿于这一传统定义,基本是先有事实,后有报道,从而形成新闻生产规律和新闻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