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飞船在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9岁的聂海胜带着47岁的张晓光和33岁的王亚平,随神十出征太空。这次任务在轨飞行15天,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根据任务计划,他们将开展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来自山东的王亚平成为继刘洋之后,第二位走进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她将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2日,又一个 举国振奋的日子。这一天,继神州 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后, 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又获成 功。经过5昼夜的太空之旅,10 月17日凌晨,神州六号胜利返回, 并成功地在太空中创造了一项又一 项纪录: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 飞行试验;第一次实施对地观测、  相似文献   

3.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自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开创了航天时代至今,人类在航天探险中已经发生了数次重大伤亡事故。1967年1月27日, “阿波罗Ⅰ”号飞船进行模拟发射时,乘员舱因电路短路而起火,3名宇航员丧生;同年4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行任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1971年6月29日,3名苏联宇航员在结束24天太空旅行返回地面时因缺氧窒息而死;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月29日,22.5吨重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地球轨道。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航天器进驻太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已进入实质性"施工"。对设计为3个舱段基本构型的空间站而言,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主控舱段,既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已有能力支持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5.
武淳 《党建》2021,(12)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6.
张田勘 《党员文摘》2009,(10):43-44
从中国科技的果园中撷取一些璀璨的果实。可以一叶知秋,管窥中国科技60年的巨大成就。“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二号”飞船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它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之后的几年间。我国相继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  相似文献   

7.
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l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直冲太空。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月初,神舟八号将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信中提到,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于11月初,与飞赴太空的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如果对接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  相似文献   

10.
6月11日至26日,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成功运行15天,行程984万公里,搭乘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期间,航天员开展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等科研活动。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习近平同志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9月15日晚,中秋之夜,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开启太空之旅,使中国大步迈向空间站时代,吸引了全球目光。您认为,天宫二号发射有哪些重要意义?南洪涛:空间实验室成功入驻太空,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正式开启,这是第二步中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安然飞回祖国怀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2,(14):62-62
最喜人:49年前首飞天 今年已75岁的瓦莲京娜是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1963年6月16日,曾担任雅罗斯拉夫尔工业布料厂团委书记的瓦莲京娜乘“东方.6”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71小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4.
“太好了,太好了,榨菜育种又将会有质的突破了!”手捧一袋榨菜种子,周光凡像捧着一个新生的婴儿,欣喜若狂。这袋榨菜种子,刚搭乘“实践8号”育种卫星去太空遨游了半月归来。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安全着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深情勉励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武器     
随着高技术的迅速发展,性能优异的太空新武器也正在研制中。   航行在太空的航天母舰 航天母舰是天上的战舰,它是一种巨大的宇宙飞船,航行在离地面 3 6万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它率领一支包括四架航天飞机、两艘太空拖船、一个轨道燃料库和一个太空补给站组成的巡天舰队。其中航天飞机可以在航天母舰上起飞、着落。  航天母舰上配备有航天军,由近百名宇航员组成,除了导弹、火箭外,航天母舰主要使用一种叫做定向束能的武器。激光炮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种,它发射的是激光束,在其作用的极小面积上产生相当于原子弹 100万倍的能…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0日19时41分,随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被送上太空。4月23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正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纪念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顺利升空,举国欢腾。美联社报道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路透社说,这标志着中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送“嫦娥飞天”的航天队伍中,今年6月刚刚接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吴伟仁,  相似文献   

19.
刘炳峰 《世纪桥》2006,(4):50-52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长征2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围绕地球14圈,在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后,返回舱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处女飞行。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两年时间过去了。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以其新的突破性成就发射成功,再次招徕世人关注的目光,震撼了世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月1日,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灾难发生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预计落地前16分钟解体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遭受的一个重大打击,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以来又一次严重的灾难,世界为之震惊。航天工程是高风险的复杂技术,让我们重温一下人类在这一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