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正群 《团结》2007,(2):49-52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了,人民欣喜若狂,热烈欢呼革命的胜利。但在重庆歌乐山下的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却满目疮痍,血迹遍地,到处都有血肉模糊无法辨认的烈士遗体。络绎不绝的男女老少,满怀悲痛和愤恨,前来寻找在黎明前献身革命的亲人、战友。  相似文献   

2.
何蜀 《各界》2008,(11):20
1943年4月15日,在陪都重庆近郊歌乐山下的磁器口缫丝厂杨家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乡下办事处大礼堂里,举行了一次由中美两国官员出席的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3.
在大半生经历中,我最崇敬的是我大学时的校长马寅初先生。因为他不仅有学识,有思想;而且有正气,有铁骨! 一早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就钦佩马寅初先生。我从书刊上得知,他与陆游、秋瑾、蔡元培、鲁迅同乡(皆生于浙江绍兴),是191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1919年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不顾生命危险,讲演着文揭露四大家族发国难财,蒋介石对他又恨又怕,秘密把他关进贵州息烽、江西上饶集中营长达两年之久,尔后又将他软禁于重庆歌乐山家中……铁窗生活与软禁岁  相似文献   

4.
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中,记录着周均时、黎又霖、王白与、周从化、李宗煌五位民革党员将身许国,浩气长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身负凌云万丈才 周均时四川遂宁县人,生于1892年11月8日。在校读书时,每当老师讲到甲午战争、庚子八国联军入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并肩战斗。重庆民革早期的优秀党员王白与、李宗煌、周从化、周均时等5位烈士1949年11月27日血洒歌乐山下,与200多位共产党人的血流在一起,以血肉之躯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基。民革前辈的爱国、奋斗和献身精神,几十  相似文献   

6.
余刘文  韩平藻 《各界》2008,(7):83-86
在重庆,在和歌乐山烈士陵园遥遥相望的沙坪坝公园里,在荒草和杂木中,有一片人迹罕至的墓地,它被一道长满青苔的高高的石墙围住,与世隔绝.   ……  相似文献   

7.
在共和国47周岁生日前夕,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红岩魂”大型展览。激励了共和国几代儿女的红岩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和斗争史实,又一次激动了来这里参观的千千万万干部、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大中小学生。得到这个消息,本刊编辑部同志相约前往,加入了长长的参观者的队伍……参观归来,大家心情十分激动,感慨良多,一块儿商定,每人写出一点感受,联缀成文,作为我们对共和国47周年的献词。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6日,一个载入重庆发展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令世界瞩目的、历时三载的“8小时重庆”工程全线通车。 “8小时重庆”是重庆的智慧和胆识,是重庆的力量和才能,是重庆的创举和丰碑,它凝聚了重庆两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血,凝聚着3100万重庆人心,拉近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主城区的距离,是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构筑起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民主》2021,(8)
正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重庆市歌剧院复排《江姐》,领导决定让我扮演江姐。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机会与压力并存。在我小的时候,就读了《红岩》这部小说。书中的江姐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后来跟着老师在歌乐山烈士墓前举手宣誓,加入了少先队。站在展览厅里存放的江竹筠烈士遗像前,我含着热泪久久不愿离去。一种崇高的感情在我心中冲击着,汹涌着……没想到十年以后的1991年,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我有幸扮演江姐,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8,(12)
正我的姐姐与姐夫同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校园恋情铸成了他们相守多年的基石,共同的职责和使命感让他们携手前行,讴歌着医者情怀。姐夫韩继明,笔名"寒·歌",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普外科主任医师,酷爱文学的他,目前是重庆市新诗学会会员,动保志愿者。他的诗、散文曾在《重庆商报》《重庆晚报》《崇州市  相似文献   

11.
毛秀芝 《学理论》2008,(15):47-47
还记得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儿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是《春天的故事》。歌里唱的那位老人就是邓小平,他老人家画的那个圈就是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2.
钟潜 《民主》2014,(2):42-44
<正>喻传鉴是我国爱国教育家、重庆南开中学创办人、民进重庆市委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和凝聚广大会员,对重庆民进的建立与发展功不可没。在广大会员中,至今还流传着他与爱国将领吉鸿昌及敬爱的总理周恩来的几段佳话。乱世生死情1932年,喻传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  相似文献   

13.
刘英 《民主》2010,(9):40-41
重庆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遗迹的文化名城,在其众多的抗战遗址中,重庆的周公馆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而极赋传奇和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韦科郊外起伏绵延的牧场上,耸立着一座异样的教堂。它没有歌特式的尖顶,也无巴洛克式的球顶,却有一座岗楼般的瞭望塔。周围树木稀少,视野开濶,夜晚持枪教徒在四周巡逻。这就是国际邪教组织“布兰奇·大卫”派称为“卡梅尔山庄”或“天启牧场”的总部。  相似文献   

15.
人生隽语     
《民主》2022,(1)
冯骥才: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是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原故。我把它们看作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绝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远理 《各界》2011,(9):73-75
原来我以为中国最好的中学是北师大附中,现在我有点吃不准了。虽然北师大附中是中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它也培养了让大多数大学都望尘莫及的人才,但现在我要说,南开中学比它更辉煌——不论是天津南开还是重庆南开。周恩来夫妇、周恩来的结拜兄弟、50年代的台湾省主席吴国桢、  相似文献   

17.
周红 《民主》2010,(9):44-46
周恩来总理抗战时在重庆8年。每逢南开中学校庆,均以校友的身份到校祝贺,尊称他为老师:1957年周总理出访亚非11国归国途经重庆时,专程到南开中学看望他;在全国政协招待宴会上,席间周总理走到他面前向他举杯敬酒.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9,(6):56-57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分散在安顺、峨嵋、乐山的文物又集中到了重庆,越长江三峡运回南京。1947年12月9日,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魂的国之瑰宝终于回到了南京朝天宫。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批文物注定是要远离故土的,仅仅一年之后,它们又一次踏上远去台湾的旅程,并且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9.
编外军医     
偌大的山城重庆,一个小小的部队机关卫生所本不起眼,然而,近三四年因为有一位编外军医,很快就小有名气。 “为民治病 妙手回春” 编外军医沈跃生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原解放军重庆712医院副院长。是一位军内外有名的骨伤科推拿疗法专家。1919年离休后,他常说:“党和人民给了我为民服务的医术,我没有权力把它带进骨灰盒!”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把环境幽  相似文献   

20.
长城碉楼     
文文 《侨园》2015,(4):34
山上有一座长城碉楼,没人理会它,甚至很少有人能叫上它的名字。它远远屹立在山之巅,虽只是一个看得见的轮廓,但与周围的群山沟壑融为一体。在村民老陶的引导下,沿着山间小路,一路磕磕绊绊攀爬到了山顶,爬上布满荒草的长城。在我气喘吁吁之际,一座较完好的长城碉楼呈现在我眼前,这是山海关境内老龙头至九门口段长城编号为13号碉楼,也称之为"贺家楼"。我深深吸了一口大山的气息,伸开双臂拥抱蓝天,一种融入的感觉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