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黄海沿岸韩中省市道国际学术大会”综述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的进展,开展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的呼声正日益增强。为促进21世纪环黄海圈共同繁荣,1997年6月19日,“环黄海沿岸韩中省市道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全罗南道隆重召开。韩国全罗南道...  相似文献   

2.
一青岛市与环黄海城市群合作的条件分析 对青岛市来说,要着力构建相关都市圈及经济圈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就要打破区域限制,建造以青岛市为龙头的半岛都市群和以青岛、天津、大连、仁川、釜山等为重要城市的环黄海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环黄海经济圈和韩、中、日三方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黄海经济圈和韩、中、日三方经济合作李根一、韩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战略韩国社会指望包括环黄海及环东海圈的东北亚地区,给韩国经济提供新的市场、技术及资源,使韩国经济持续成长,同时指望给国内外的韩民族提供经济活动的舞台。①另外,东北亚经济合作能够起到诱导朝...  相似文献   

4.
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促进中韩环黄海地区省道合作●王爱华中韩环黄海地区合作是中韩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两国间的友谊与伙伴关系,从而促进环黄海经济区域以及东北亚经济区域的发展与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加强双方间政府交往,发挥地方政府在推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韩国西海岸与环黄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吴德烈环黄海、渤海地区是东北亚地区西南部的“金三角”,投资环境好,经济合作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这里是韩国、日本、美国及台湾省企业家感兴趣的热点地区。随着朝鲜半岛政治气氛的逐步改善,这个区域的国际经济贸易及技术合作将会...  相似文献   

6.
论环黄海经济圈和南通跨世纪开放战略王福泉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与亚太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最先走向亚太。事实上,中国引进的外资80%来自亚太,中国70%以上的外贸是同亚太进行的。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7.
扩大环黄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方案──以改善直接投资环境方案为中心朴男悦一、促进环黄海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在环黄海地区内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资本、劳动、技术、知识产权、市场和自然条件等经营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这些资源的应用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中韩交流与合作要面向21世纪姜汉章值此世纪之交,中韩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促进两国的发展?如何把一种更深入、更成熟的中韩交流与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这里,我谈几点看法。一、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合作葛霖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愈来愈国际化了。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作者以为,在企求实现这一目标时,一定要对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对拟议建立的东北亚经济圈与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胡绳院长在中韩论坛第四次会议上致辞在中韩论坛第四次会议,即“抗战胜利50周年及中韩建交3周年纪念:环黄海地区国际合作与发展”国际讨论会开幕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出席这次会议的中韩两国的专...  相似文献   

11.
未来5~10年,山东半岛地区将与"东亚三角"经济区进行全面接轨,进一步建立起面向韩国、日本的产权交易、产业聚集、资金互动的功能机制,构成"贯穿'两黄'(黄河流域经济带、环黄海经济圈)、聚集日韩"的工业功能区,全面展开东亚地区各国对山东半岛地区的产业聚集、产业转移、产业调整的"同步竞争".  相似文献   

12.
浅议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泛珠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接着分析了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以及经济合作的基础和空间,最后对其合作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与韩中经济合作课题李东镐1.当前亚洲经济环境与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当前的东北亚地区是全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在经济规模上也正在以世界核心地区的面目出现。早在1994年,中、日、韩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已占到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9%。...  相似文献   

14.
在80年代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广州外向型工业如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在国内兄弟省市竞相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继续保持先行一步的态势,这是广州工业外向型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实践表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尽管中俄两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体制模式和社会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两国政府都能从现实和根本国家利益出发,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内开展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使中俄关系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1997年4月中俄国家元首会晤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亚太地区的合作与稳定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和贸易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方面明显滞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东亚经济整合提供了新的范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框架之上的有益探索.当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的方针指引下,中国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合作模式,这必将为中国整合地区经济,进而拉动中国经济持久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全力塑造东亚经济圈的努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中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为了探讨如何建设最具活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何提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如何率先实现该区域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如何把上海打造成服务性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全球性城市,把长三角城市群培育为世界著名的城市区域,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五国"是中俄哈吉塔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起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上海五国"的基础是五国共同利益的存在及其对合作的期望."上海五国"走了一条"逐渐外溢"的渐进式道路.要完善、发展"上海五国"机制,应加强对话和交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机制,注意控制规模、把握节奏,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9.
姚乐 《法国研究》2023,(4):39-62
当前,传统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型,新兴援助国的崛起不仅冲击着发达国家对发展援助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新型发展合作模式的产生。政府引导型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多边发展合作模式,其特性契合援助转型趋势,是国际发展三方合作的新阶段。本文聚焦中法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实践,以法国开发署与中国国开行在塞内加尔汉纳湾污水处理项目上的合作为代表性案例,试图探究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如何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开展有效发展合作。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发现,中法两国作为合作供给方,通过跨国伙伴网络交换经济与政治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影响力是主要合作动因。在此基础上,积极正向的国家政府间关系、持久稳定的发展机构间关系以及东道国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是影响合作能否从意愿转化为切实行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黄金之门何在──泰国“中南半岛经济中心”的冀望与现实牛军凯译80年代,泰国政界和商界就希冀着变古老的印支战易为繁荣的商场。为了能在生机勃勃的环太平洋经济圈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本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泰国一直希望成为中南半岛经济转化的领头雁和“黄金半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