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去过灾区进行救援和实地走访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对于曾经在灾区战斗过的人我充满了敬意。史永明师傅就是我曾碰到的一位有着自己特别的救灾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技术员,他总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虽普通却不平凡。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笑声爽朗、皮肤黝黑,他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讲给你听"。于是我坐了下来,听史师傅讲他的救灾故事。  相似文献   

2.
你、我、他也许都没有去过“灾区”,但我们无人不惦念着“灾区”,“灾区是什么?”电视上看到的,广播里听一的,同事们讲到的,都还是支离破碎的故事。本文作者经历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堂课。于他是,于我们亦是。  相似文献   

3.
当“桑美”强台风袭击我省后,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苍南、庆元等灾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温州一位老人捐出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8000元钱给灾区。在捐款现场,他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说得多好。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独自劳动和生存。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么样对你。你帮助我,我也会帮助你。世事无常,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能不遇上挫折,不遇上困境。当遇上挫…  相似文献   

4.
如何说话     
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同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让他不顺眼之处”。  相似文献   

5.
女人     
一   这件事情在脑子里留了一段时间了,因为信访民警小罗一再地警告我,听可以,但不许报道。我拼命地点头,说自己就是爱听故事,手很懒,不会报道的。小罗听了很放心,决定把故事很细地讲给我听,并且表示,这是他干信访以来遇到的印象最深,也是难度最大的一起案子。   后来我信守诺言,把小罗的“故事”搁下来,放在一边,心想这个故事存放的时间长了,也许能发酵,说不定哪天,就是一篇精彩的通俗小说。再后来 ,有一天我去一位女友的住处玩,女友的男友也是我的朋友,是京城的一位名人,才华自然是横溢的,为此招来身后许多的女孩和女人的无限仰慕。做这样男人的女友,除了愉快,凭空也是要多添加几份累的。那次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喝了不少酒,自然要说些胡话。男友自以为在女人面前是常胜将军,几乎所有有机会与他相识的女性,都少不了哭着喊着要与他恋爱一下,他说只是有点奇怪,我这位女性,怎么这么多年就没有和他“有点什么”。这是酒话,半假半真。谁说得清呢,友情与爱恋,往往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差别。我看着我的女友,笑。然后我对女友的男友说:“老兄,我跟她多少年了,跟你才多少年?按我的经验,得到一个女朋友,可比得到一个男人难多了。我会为了一个男人失去一位女友?在我的...  相似文献   

6.
今日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我听一个盲人音乐家讲故事,他自己的故事。听一个人这么幽默诙谐、跌宕有致、像说隋唐演义一样讲自己的故事,在我还是头一次,很好奇: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冷眼看自己?故事讲完了,他忽然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我,就是这样活着的!”掷地有声。从这句  相似文献   

7.
"马师傅,我们全家都要感谢你,你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马师傅,真是多亏了你,我才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像这样的话,"马师傅"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听了多少遍了,无论他走到哪,都会有人跟他热心地打招呼,说着感谢他的话。  相似文献   

8.
休闲长廊     
我也没办法 警察在市场的人群中抓到了一个小偷,他们把他带到法官那里。原来,这小偷才放出去不久又作案了。法官说:“你不记得我对你说过,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吗?”“记得,可我也没办法。”小偷说,“我把你的话跟他们说了多遍,他们就是不听。”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尽管个个都经历了大地震的生死劫难,有的还是救人英雄,但听了黄曼的传奇故事后,内心还是被深深打动。一位著名的灾区志愿者坦言:“这是我在灾区见过的一次最成功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漫画     
好消息坏消息一位艺术家问画廊老板,是否有人对他当时展出的画感兴趣。“好消息坏消息都有”,老板答道:“好消息是,一位先生问到你的作品在你死后会不会升值。我告诉他会升值,他就把你的15幅画全买下了”。“太好了!”艺术家惊呼,“坏消息呢?”“那个人是你的医生。”(刘宗亚)电话是打给我的约翰是一名警察,天天与罪犯打交道,工作辛苦又紧张。一天晚饭后他对妻子说:“今晚无论是谁打来的电话找我,都说我不在,我实在太困了,想好好休息一下。”话音刚落,电话铃响了,妻子拿起话筒小声道:“我丈夫在家。”约翰听后十分生气,…  相似文献   

11.
<正>颜金仲是一名从基层干起的民政救灾人,他恪尽职守,一心为民,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灾区一线,十几年如一日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灾区和灾区的群众,而他在一线救灾身受重伤的事迹,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本期最美基层民政人讲述颜金仲的故事,希望可以激励更多的民政减灾救灾人,能够像他一样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相似文献   

12.
撒旦之吻     
有一句话叫做——人在迷路的时候,往往比平时跑得更快。我当时中邪时就是这样。我竞料定丈夫的这次“度假材之行”,肯定是一个大阴谋!如果到了那里,丈夫或许会“把我干掉!”或许会弄掉我的一只手或者半只脚……她一进门转手就把门关紧了。我见妈妈一脸严肃就问,妈妈你来有啥事吗?她走近我的床,用食指敲着我的床架说,昨夜去了哪里?我一愣,看着妈妈不答腔。过了会儿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在家呢?嗨!昨天半夜里你老公来找过你两次了,一次是骑的摩托车,一次是开了小车来寻的,找不见你他急得什么似的!我一听心中大大吃了一惊,想这…  相似文献   

13.
女人     
一   这件事情在脑子里留了一段时间了,因为信访民警小罗一再地警告我,听可以,但不许报道。我拼命地点头,说自己就是爱听故事,手很懒,不会报道的。小罗听了很放心,决定把故事很细地讲给我听,并且表示,这是他干信访以来遇到的印象最深,也是难度最大的一起案子。   后来我信守诺言,把小罗的“故事”搁下来,放在一边,心想这个故事存放的时间长了,也许能发酵,说不定哪天,就是一篇精彩的通俗小说。再后来 ,有一天我去一位女友的住处玩,女友的男友也是我的朋友,是京城的一位名人,才华自然是横溢的,为此招来身后许多的女孩…  相似文献   

14.
吃晚饭时,平常活泼多话的小孙女有些发呆,突然问我:“爷爷,我把压岁钱交给你,带到单位捅给灾区的小朋友好吗?”她说问过老师,老师说学校还没有接到让学生捐款的通知,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可是,她做梦都梦见压在楼板下的小同学!  相似文献   

15.
梅林村探梅     
接到梅林村村长老吴的电话,说是今年年关地气暖和,梅林村山后的那一片梅林,陆陆续续都开了花;城里的人发疯似的一批又一批前来观看,几乎让村民都招架不住了。老吴说,这些天来,村里人光是在梅林里卖食品、茶水、易拉罐饮料等都赚了不少钱。末了他才转到正题:“你还不来看看啊?”听老吴这么一说,我立即在电话里说:“好,我明天就去,你可得陪我哩。”  相似文献   

16.
一 我的师傅姓唐,早年是市公安局的侦察科长。后来市国家安全局成立,他转到市国家安全局反间谍侦察科,仍当科长。之后,年龄大了,就不当科长了,改任副处级调研员。于是局里的人不再称他唐科长,也不称他老唐,而是戏称为“唐调研”。 唐调研的儿子湘南和我共事多年,都曾在公安局工作,又一起转到国家安全局。但不久,局里让他去秘密担任一项特殊任务,独自在外边办公,有自己的小轿车,局里的人都以为他辞职下海了。 2000年8月的一天中午,我走出办公楼的大门正要去吃饭,突然看见湘南的车停在门口。湘南在车里向我打招呼,我走过去拉开车门,湘南说:“我老子想见你。” “就这事还用得着你来喊我,他老人家打个电话我就去了。” “他不在家而是在医院里。” “何不早说!”我立刻上车,直奔医院。 在车上,湘南说他老子得的是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时间不多了。唐调研得肺癌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抽烟太凶。在10年前我第一次认识唐调研就是在医院里。他因抽烟过多,再加上劳累过度,咳嗽不止,引起肺部出血。当时,我刚调入公安局工作,报到没几天,我便到医院去看望了他。 他身材单薄削瘦,一米七的个子,但长相神态却令人生奇。脑袋小,耳朵却硕大,黝黑的皮肤刀削般的脸...  相似文献   

17.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18.
漫画与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   “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   “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官气愤地,“你站在这儿,我自己去捡。” 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个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过桥。桥头的拱门显得不够高,他担心毛驴车过不去,就从车上拿出榔头,非常小心地把拱顶的石块一点一点敲掉。   警察看见了就告诉他:“世上竟有这样的傻瓜!你把拱门底下的土刨去一层岂不省事?”   赶车人不服气:“你才是傻瓜哩!又不是因为驴腿太长了过不去。是驴耳朵太长了嘛。” 笑话   一位名作家访问日本时应邀在一所大学讲学。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听力不行,因此,请人翻译。在课堂上,他讲述了一个又长又有趣的故事,讲到最后,他停下来让翻译将故事译成日语。那人几秒钟就翻译完了,接着满场哄堂大笑起来。课后,这位作家向翻译表示感谢,并问他:“请告诉我,你是怎样把我那么长的故事用日语翻得那么短呢?”   翻译笑着答道:“我根本就没有译故事,我只是说:‘尊敬的先生刚才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诸位都放声大笑。’” 开得太深   主任医师大发雷霆:“这已是你这个月里损坏的第三个手术台了,史密斯先生!请你以后不要开...  相似文献   

19.
朱宗保 《人民公安》2012,(18):41-41
我也有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因为他是一名派出所民警——老徐。 《大话西游》里,师傅唐僧的话痨功夫,实在是令人忍俊不止,佩服不已。很荣幸,我也有这么一位师傅,不过他念的不是"紧箍咒",而是"调解经",他是派出所民警老徐。 刚从警时,我对调解那些家庭、邻里、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很是头疼,一丁点大的事情,没完没了跟你扯.我话说轻了解决不了问题,说重了还被指责态度不好。可许多难题到了老徐那里,却是迎刃而解,化千戈为玉帛。我向师傅取经,他说:“调解纠纷就像医生看病,语言交流是必须的过程,不然你怎么能发现病灶在哪里?不知病灶怎么对症下药呢?”从那以后,我开始密切注意老徐工作时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的“怪论”很多,让人听了,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   “怪论”之一:“救灾先救官”。“救灾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谁去救民 ?”当有人揭发一些官员侵吞救灾粮款时,和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告诉纪晓岚:“你说荒唐 ?但这是事实 !万千灾民,谁去发钱 ?你吗 ?我吗 ?是大大小小的官员,我得先喂饱这些人,人家才肯卖命 !”   “怪论”之二:“清官讨人嫌”。和说:“贪官才会听话,才忠实推行朝廷政令,政才通,令才行,民方安,国方泰 !”而“那些清官,食古不化,上级有令必百般求疵,下层有错必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