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锦文 《桂海论丛》2007,23(4):70-72
“软实力”主要包括相对“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观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强大。进一步构建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要靠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还要善于施展和平外交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安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公安文化硬实力、公安文化等范畴相关但不相同,厘清四者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公安文化软实力的本体认识。建设公安文化软实力以巩固公安核心价值观、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培育公安人才队伍、提升公安民警能力素养、构建和合公安关系为目标。必须坚持政治为先的建设方向、文化制胜的建设战略、服务大局的建设品格、兼容并蓄的建设道路、,改革创新的建设动力。  相似文献   

3.
对外交流中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而言的,是一种隐性资源.按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之中,即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为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他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对一个城市来讲,同样存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层面。硬实力主要是指基本资源、经济规模、经济素质、硬件设施等,软实力是指文化渊源、历史传承、道德水准、人文精神、体制机制等。硬实力和软实力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两者都是发展的核心要素,缺少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软实力正发挥着越…  相似文献   

5.
虽然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广受热议并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指导性理论之一,但奈的软实力理论所体现出来的静态思维有两个缺陷:一是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划分过于简单和绝对;二是对文化软实力的论述过于理想化。因此,需要采用动态思维来分析实力的"软"与"硬":同一种实力对不同对象,因使用方式不同,产生的软硬效果不同。就我国发展文化软实力而言,要注意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对在国际上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效果抱理性期待。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析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流行的关键词,其意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新知博览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已达到与国际规则相适地理标志保护也是无形资产按照美国哈拂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与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功国  冯生成 《新东方》2008,(12):51-53
一、文化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专著《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及其后续著作中,提出了“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一种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是精神价值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它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言,虽然包括文化的感染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说服力,但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5,(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实现"中国梦",不仅要以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力、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为基础。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要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0.
鲁炜 《政策瞭望》2008,(7):50-50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通常说的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显性实力,软实力是指文化、教育、科技等隐性实力。经济软实力是影响经济发展或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软实力,主要包括十大要素:  相似文献   

11.
袁北星 《政策》2012,(5):57-59
区域发展需要经济"硬实力",同样需要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最关键的指标。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国家、地区的发展助力,更为国家、地区的发展铸魂。当前,湖北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推动湖北跨越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韩振峰 《前进》2008,(4):16-17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流行的关键词,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它主要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延宽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外延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论区域软实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给予重视。本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区域软实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政党发展有一个新的趋势,政党由原来强调组织规模等方面硬实力,越来越倾向重视政党的软实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的发展有其基本特点:政党软实力结构正在经历适应性变迁;政党软实力结构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执政理念与执政行为间存在局部错位;政党软实力存在组织内的"层级性"差异与组织外的"中心-外围"差异;执政党软实力表现内容方面日益多元化和大众化。同时,政党软实力建设强调更多的政治包容性,决定了政党软实力的现实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代中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美国软实力的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国家价值观、政治制度、国家文化和国际交往政策等等。美国很早就开始成功运用自己的软实力维护自身的各种利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必须科学地可持续性地加强软实力建设。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硬实力支撑作用、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交往、构建公共外交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吕东升 《政策》2012,(6):12-24
文化建设关乎发展,关乎民心和未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工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忧患意识不在硬实力方面,而在软实力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本文拟就几个重大问题谈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岳远尊 《前沿》2013,(3):186-188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优秀的传统行政道德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是培育当代政府文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整体来说,服务型政府建设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作为“硬实力”的政府制度建设;二是作为“软实力”的政府文化建设。政府文化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软实力”和核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行政道德思想,积极培育当代政府文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共同理想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核心,决定着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方向。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培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直接影响到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改善培育共同理想信念的大环境,改进培育的现有模式和思路,实现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软实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国家能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华文明和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等都在不断扩大.新世纪,要求中国加大软实力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