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尤其在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更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逐渐形成了党在加强执政基础方面的经验启示,包括在指导理论方面的不断创新、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和对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加强执政基础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下坚持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持续探索、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国际视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绘制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幅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首先,这一战略安排,是根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从国内形势和发展条件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辛探索,到改革开放初期的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的新的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无数不同的相互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7,(10)
<正>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不仅作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而且为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一、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新中国成立68年来的光辉历史,是一部伟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主要经过了开启时期、探索时期、改革时期、系统化时期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论、社会主义经济探索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论、社会主义经济强国论等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相互之间遵循了严密的理论逻辑:逻辑起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逻辑主线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逻辑框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目标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陈晋 《党的文献》2015,(2):77-81
《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思想生平和业绩风范,为理解毛泽东与中国道路的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学术支撑。这部年谱从三个方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客观记录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真实呈现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是如何进行理论创造的。可以说,毛泽东那一代人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作了理论准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毛泽东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L达自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上又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厂,中国的历史掀开厂崭新的负。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有步骤地实现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本义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顺利完成片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这一伟大进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第一:阶段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完成对农业、手_11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9.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一字之改,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在全国人民面前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呈现地更具体、更生动,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在对建党9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十分宝贵的八条经验。这"八个必须坚持"是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来的:第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从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本依靠力量的角度总结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三次突破"凡是论",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经历了"两种发展体制"的转换和"四次严峻挑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正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屈宏 《世纪桥》2013,(7):55-56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从而不可避免的触及到了社会发展中最深层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构建出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主流价值观,促使中国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提供了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将逐步实现"两个飞跃",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开始逐步形成中国特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新阶段。文章将主要介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成就,进而揭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2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历经"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发展,在人民的经济生活、民主政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取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指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政治保障,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将人民幸福引向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新中国成立初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明确为一个历史阶段。有学者据此肯定新中国初三年是既要使社会主义因素迅速增长,又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于光远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概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三年间的社会形态,是独立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之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1))。薄一波肯定:"我们党在立国之初,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是真心实意的",力图证实中共新民主主义思想与政策在各地的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和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对如何治理国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模式。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适时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以此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予以保障;党的十六大又将依法治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伊始,就把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