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展现的强大的动员力,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强大的抗疫动员力并非偶然得来,而是长期历练积淀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坚强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有力保障;全力维护人民利益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最大底气;大幅跃升的综合国力和科技能力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有力支撑;日益完善的国家治理是强大抗疫动员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累了一些成功抗疫的中国秘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出全民健康福祉是国家最高目标、推进健康中国与福利中国建设等现代执政理念。现代健康福利财政制度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本质、目标和精髓。中国和全球抗疫清晰显示:全球抗疫和健康合作亟需以国家为本的全球健康福利财政学理论和制度;国家为本的全球健康福利财政制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财政制度最基础与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王义桅 《人民论坛》2020,(12):36-3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导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力的因素中,国内政治斗争尤其是党派政治斗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疫情期间,两党格局再次暴露出其制度上的巨大缺陷,导致政府应对疫情的效率降低,撕裂社会抗疫共识,带来应对疫情的局部政治失灵。在党派斗争下,美国抗疫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加剧了疫情扩散,制约了抗疫效果,导致国际抗疫进程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许多国家和民族跨越空间的阻隔,纷纷向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伸出援助之手;许多国家领导人和世界知名人士以致电、信函等方式对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表示关切和支持。中国各族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投身抗疫洪流,疫情防控形势日渐趋好,全面夺取抗疫胜利指日可待。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面对人类共同的敌  相似文献   

7.
保建云 《人民论坛》2020,(12):40-43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包括战略决策、政策实施与行动、社会动员、区域协调与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把抗疫行动与增进国际社会的团结和信任、开展更紧密的全球合作框架联系在一起,在应对方式、现实经验、国际援助、抗疫信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零星病例,警示人们一刻也不得松懈。另一方面,与疫情暴发之初相比,当下的防疫抗疫可谓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充分彰显了以法治思维、方式应对疫情的制度力量。自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防控疫情的治理能力,也检测着应对危机的法治成色。尤其是在国家立法层面,植入抗疫元素的立法修法行动高歌猛进,更是构成独树一帜的“抗疫立法”现象,值得细细梳理和评判。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包括战略决策、政策实施与行动、社会动员、区域协调与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把抗疫行动与增进国际社会的团结和信任、开展更紧密的全球合作框架联系在一起,在应对方式、现实经验、国际援助、抗疫信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世强 《半月谈》2020,(7):88-89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一道抗击疫情,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元首外交凝聚合力中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之时,全球却呈现疫情肆虐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