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知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宪浩 《唯实》2001,(10):18-22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发展中知识创新产业、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一般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探讨了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的几种类型,提出了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一些厂家、商家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尚未发育完好的市场,需要我们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人手予以解决。1.恶性竞争产生的根源在于结构性供给过剩,是市场供需失衡的结果,抑制结构性供给过剩是遏制恶性竞争的根本措施。首  相似文献   

3.
蒋文峰  王文娟 《求实》2017,(8):55-66
"看病难"与"看病贵"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看病难"与"看病贵"主要表现为规模不平衡、结构不协调、价格机制引导作用有限等多层次的供需矛盾。其同时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不足,即数量管制、价格管制以及管制所造成的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破解"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的政策建议:一是创新市场准入机制,推动医疗服务供给增加;二是理顺市场价格机制,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结构;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四是发挥创新机制作用,促进医疗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4.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改革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提高供给质量。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存在着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问题。这些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的共性问题,内蒙古文化产业也同样存在。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推进内蒙古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措施。一、内蒙古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 90年代中期后,我国经济虽然告别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但我国当前的买方市场是在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条件下形成的。买方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供过于求,表现出大部分商品的供给过剩。从我国市场状况看,这种供给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和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具体而言是无效供给太多、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太多,有效需求不足,共同  相似文献   

6.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旅游产业供给侧要素结构进行构建,认为旅游产业要素包括普通要素和旅游行业要素;并通过数据驱动赋权法对云南旅游产业七个方面供给要素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云南旅游供给侧要素存在一定结构性问题,要素供给合力不足;基于此,文章提出从优化升级旅游供给要素、调整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完善创新旅游供给方式、丰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四方面着手,以实现云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对于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领域面临着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库存过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出在供给侧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实际出发,短期抓好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改革任务,长期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利的农业供给体系。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科技植入、生态环境修复等要点,着力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但同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因此,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立足本国实际,借鉴日、韩等国成功经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建立积极有效的产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以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0.
能否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既是加快西部大开发,改变贵州经济落后面貌,实现贵州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环,又是使企业在加入WTO之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大问题,产业结构、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等面临着供需结构性失衡,而通过供给侧的绿色改革就是改善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的重要途径。所谓供给侧绿色改革就是要降低黑色供给、扩大绿色供给,同时通过绿色金融的投资调整供给结构,不断提升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  相似文献   

12.
拉美化的特征是结构性失衡问题长期存在,债务危机和社会问题严重,使发展经济的制度环境长期不能有效建立。日本化的特征是泡沫经济和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制造业衰退。发展中国家正表现出摆脱拉美化的能力,而发达国家面临日本化困扰,致使国际经济在中长期出现一种近似均等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应汲取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化教训并预防日本化问题,在国际经济格局均等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引领中国经济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含义,是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的重大调整。在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供给侧的五个要素进行改革创新,即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要求“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把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促使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根据这一基本精神,县域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立足“一个核心两个着眼点”。即紧紧围绕科技作文章,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关键产业、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一)调整产业结构,改造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从祁阳县工业的现状来看,建材、冶炼、食品加工、轻化、机电等传统产业是目前的优势产业,要以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6.
调整产业结构,无论对于增加有效供给,克服我国长期以来需求过旺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还是改变当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严重失衡所造成的市场疲软,抑或是防止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有必要认真加以研讨。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方针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构成,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內在形式和方式。从产业的部门构成来看,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突出矛盾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是增长速度活跃、结构转变迅速、矛盾尖锐、困难突出。从短期看,经济增长面临总量失衡的矛盾,这种矛盾可能会表现为滞胀;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内需和外需的失衡、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制造业发展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客观审视已有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对未来政策的走向进行调整,这些政策包括总量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8.
权威发布     
正李克强: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4月18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供需两侧发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负,有效改善供给端,释放更大活力。  相似文献   

19.
李全庆 《求实》2016,(11):55-6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能扩张总需求,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成本上升、供需错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杠杆率较高和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等结构性失衡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镇基础设施和功能不完善、城镇体系和特色不足、城镇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系统提出了化解新型城镇化困境的实现路径,即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以加快建设特色中小城镇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新农村建设;以土地利用、住房保障、投融资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是围绕其成本与受益的分布而形成的,公共产品进行分层供给应遵循效率原则,保证成本和受益的统一性.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低效供给问题,本质上是由各层组供给中的成本-受益"错位"造成的.为矫正"错位"现象,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兼顾公共和效率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和相关机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