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随之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给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数字经济治理,需认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符合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实际的理论框架;以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同、主体协同和机制协同,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落实的新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就绿色发展有关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阐述和重要指示.习近平有关绿色发展的观点和指示,构成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绿色发展思想.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并以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为指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汲取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智慧,受当代世界社会治理思潮启迪,并生成于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社会治理新理念,推进社会治理新实践,开拓社会治理新境界,逐步实现由"治理社会"到"社会治理"的变革。习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实践经验,围绕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该思想提炼为"七个坚持"。研究该思想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是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腾飞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跃迁机制、组织重构机制和价值重塑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变革,但顶层设计不完善、传统治理理念惯性和数据信息安全风险会导致政府治理陷入整体性变革困境、治理融合困境和治理伦理困境。为走出这些困境,首先,需要以整体性精准治理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将数字技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其次,要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进行价值重塑,并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协作方式;最后,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底线进行制度建设,有效应对数字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治理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数字生产力重要论述是其在认识与把握全球大数据加速发展大势、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总结与升华中国数字生产力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蕴含着巨大生产力是数字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体系是数字生产力的关键依托,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数字生产力的价值旨归,打造良好数字生态系统是数字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深厚的人民情怀、宏阔的战略视野、深邃的辩证思维,为新时代中国数字生产力加速发展、掌握发展主动权、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全球治理"问题进行了多次阐述,系统阐明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随后,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进行了深刻解读和研究,尤其是在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了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后,对"习近平全球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的终结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理论因其过分强调效率、市场、分权和竞争,引发了不平等、公共价值缺失、碎片化等问题,受到学者批判.数字时代治理诞生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式微与数字时代来临的理论和时代背景中,既是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也是对数字时代的回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弊端、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网络社会的崛起是数字时代治理产生的原因,重新整合、以需要为基础的整体主义和数字化变革是其主要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理论,它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回应性、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业态,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同时,必然对传统经济背景下已有立法形成冲击和影响,迫切需要基于数字技术特点规律和数字经济发展逻辑,加快构建新型法律规制体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进一步洞察分析立法面临的挑战,探讨立法理论基础,促进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逻辑,围绕数据要素、网络平台和技术工具三个关键环节,科学设计法律规制体系的内容架构;要坚持在多边主义原则下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用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作出准确判断;从新发展理念、"六稳"工作、"两个轮子"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作出正确把握;客观分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问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即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服务作了科学定位。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意识形态治理思想研究得以起步,并取得一些进展。学者们解释了意识形态治理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治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总结了习近平意识形态治理的科学实践及基本经验。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挑战—应战"研究范式的窠臼,没有把习近平意识形态治理思想从习近平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独立出来,现有成果基本上是对文本的解读。深入推进习近平意识形态治理思想研究,必须勇于创新,构建"目标—形势—策略"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国内数字治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治理是数字化技术与治理理论的融合,其具有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推动公民互动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创新的作用。通过对国内近十四年数字治理期刊论文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数字治理理论研究在指导实践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治理研究方法和对象单一、研究内容趋同。推动数字治理的实证理论研究、公民的互动参与、基层数字治理的研究将成为未来数字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治理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数字"与"治理"如何平衡、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治理中政府角色如何定位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形态,其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和平台性等特征,急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其中,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数字经济协同共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从理论来看,爱莫森的协同治理统一模型认为,协同治理包括"实质参与、共享动机、联合行动能力"三个关键要素。基于此,从实践来看,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应构建多元主体间的领导协调机制,这是实质参与的保障;构建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机制,这是共享动机的保障;构建法律和规则体系协同机制,这是联合行动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变革和数字技术产业化突破开启了数字经济新形态和数字文明新时代,社会基础设施也需要相应的变革。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既可以是技术工程形态,又可以衍生为数字产业形态,既可以成为管理工具状态,又可以是一项公共事业。针对数字基础设施呈现出的新特征,我国原有基础设施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迭代升级,构建起支撑数字社会运行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数字技术“装备”的传统基础设施、新型技术性基础设施、安全性基础设施和制度性基础设施。为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我国应重视突破“0-1”技术创新,加强国家域外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数字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夯实数字经济的基石,开启数字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时空约束,有效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从历史逻辑出发,我国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低水平区域均衡到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再到区域统筹协调转向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价值分配环节赋能资源有效配置;通过价值实现环节赋能市场变革;通过价值创造环节赋能区域间分工协作,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现阶段,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数字鸿沟”现象不断扩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地方数字治理方式单一、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等难题。为此,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构建区域间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通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9,(2):124-129
从绿色发展到绿色治理,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治理方式转型的进程,也是治理文化体系的"绿化"过程。中国特色绿色治理文化体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梦为时代感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化发展模式、净化政治和社会生态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社会共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机制的总称。通过绿色治理文化体系的"制度—非制度"因素双轴联动,凝聚社会共识,让绿色治理文化内化于公民之心,外显于公民之行,促进健康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实现政治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绿化",以及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共同"净化",进而为全面推进绿色治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绿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球已经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既可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造福人类,又带来了全球性的新危机和新裂痕。而要弥合与发达国家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就必须大力推行"十三五规划"中有关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从核心技术的科研开发应用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逐步完善信息化法律制度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列重要论述。其中,习近平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层面突出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时代课题的中国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形式——法治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实质——良法善治的本质升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质解答。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治理"思想,不能停留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抽象形式层次和抽象实质层次。  相似文献   

20.
培养数字人才是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在资源配置、技术进步以及个人学习能力、意愿与机会等层面面临数字人才培养挑战。未来,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数字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及治理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力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数字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