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向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而自居,其意识形态的主题是实证科学证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优路径.其实,它的意识形态还往往隐含着某些特殊集团的利益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发生的"泡沫经济"就与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当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行其道,它的意识形态已成为流行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泡沫经济"提醒人们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正某些新自由主义学者大肆宣扬新自由主义,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美国的"供给学派",主张中国应当走"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之路","唯有走新自由主义经济之路,才能解决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同于"供给学派"的主张,大幅度取消政府管制、国有企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公民文化是美国的主流文化,是美国"政治正确"原则的标准。新自由主义公民文化的秘密在于使金融资本的特殊逻辑消失于公民文化的一般抽象逻辑之中。当金融资本积累顺利时,自由主义公民文化可比较容易地确立自身的文化领导权,否则就会成为金融资本的负担而被抛弃,从而导致政治气候变迁。特朗普的新民粹主义是美国政治气候变迁的表象,其深层原因是金融资本逻辑对新自由主义公民文化逻辑的支配、解构和破坏。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新自由主义一贯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因而常常给人们造成新自由主义单纯主张限制政府权力,以及新自由主义是在学术自由讨论后才占上风的错觉。这是当前中外理论界必须辨清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上,新自由主义对于政府权力,既有限制的一面,更有操弄利用的一面。以美国为例,没有政府权力的支持,新自由主义根本无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的反新自由主义浪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新自由主义已成为西方的国际政治工具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起点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它的理论和政策形成形态分别是"里根经济学"和"里根改革"与"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其完成形态是"华盛顿共  相似文献   

6.
胡莹 《求实》2013,(8):72-77
在垄断金融资本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金融化具有共生关系。垄断金融资本借助金融工具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进一步加深了"强资本"与"弱劳动"的对立。在过去的30年里,资本主义变化的特征通常被人们用三个词来概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其中,金融化是三者中的主导力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是金融化的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金融化造成了经济停滞、债务负担、工人失业、世界经济危机和新帝国主义。伴随着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必要反思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正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一本著作叫《通往奴役之路》,他声称要将此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其矛头所指昭然若揭。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新自由主义学派凭借极端的"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主张,充分迎合美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需要,逐渐成为了美英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并在美英两国构建了一种最野蛮的资本主义实践模式——新自由主义模式。不仅如此,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及其守门人美国当局,还伙  相似文献   

8.
“软权力”与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才国 《学习论坛》2006,22(1):18-20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感召力等.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统治全球.这种意识形态披着华丽的外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虚伪性,很容易迷惑人.  相似文献   

9.
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膊政府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一套,而是开始联手挽救经济.反思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反思理论和舆论导向.没有完全卷入"全球化"的中国,有庞大的内部需求尚待启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完全有可能先稳定后发展,并带动全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措施明确反对新自由主义,给了新自由主义思潮较大打击。但社会土壤已经形成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仍然试图影响社会舆论和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那么,国内新自由主义的错误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片面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失灵的药方——看西方学者如何批评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自由主义是承袭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思想并作为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保守主义经济思潮。1979年以后,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和  相似文献   

12.
杨立青 《学习月刊》2012,(20):13-14
"新自由主义"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一股思潮,不仅在全球经济领域影响巨大,而且对全球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渗透也异常深刻。以至今方兴未艾的"新公共管理"为例,它其实可以被视为"新自由主义"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贯彻与延伸,从而成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历史起源上,新自由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的古典自由主义,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言,其起点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一、新自由主义简述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3)
<正>西方新自由主义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和蔓延的思想根源。危机的实质是新自由主义本身的危机,危机的后果从实践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市场化、私有化和自由化。风靡一时的"华盛顿共识"就是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曾经被视为新兴经济体和转型国家解决发展问题的"良药"。这些"良药"既导致苏联和东欧国家转型中出现了"大休克"和"大阵痛",又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身陷中等收入陷阱,更是  相似文献   

14.
新自由主义与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中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冷战后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侵略的战略工具。拉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先后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真正良方,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国情,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才能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低迷,各种市场失效的接踵而至,无情地终结了各界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东、北非等地"颜色革命"尝试接二连三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  相似文献   

16.
新自由主义流行全球造成的危害已举世皆知。令人遗憾的是,某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却似乎对此茫然不知,对新自由主义改革政策的危害缺乏了解和警惕,至今仍然盲目地坚持着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相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且通过"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斌 《探索》2005,(4):144-148
新自由主义被包装成所谓“规范改革”方案,在国际权威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一度仿佛成为风行全球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新自由主义流行全球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因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社会经济恶果,在全球范围遭遇越来越强烈的抵制和反对。新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存在内在的联系,从大量证据包括西方学者透露的内幕,都揭露了美国如何将新自由主义作为战略工具,误导前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的经济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私有化,导致了经济衰退、失业和社会贫富分化,经济命脉和战略性行业落入跨国公司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5,(8)
新自由主义最初以经济理论的面目出现,华盛顿共识的出台给予了新自由主义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此时的新自由主义更多秉承着一种政治意蕴,逐渐变为国家意识形态化和范式化。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际垄断的政治工具,力图西化和分化广大发展中国家,以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白雪秋  钟欣 《红旗文稿》2012,(14):17-19,1
上世纪90年代,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新自由主义被作为"医治经济社会痼疾的灵丹妙药"开始在全球蔓延和推行。"华盛顿共识"极力主张完全市场化,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任由"看不见的手"掌控经济的调整和发展。可是,20余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里,哪里就可能会有巨大的风险和灾难。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认为,《西方新自由主义不是"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