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兴霖 《理论探讨》2007,(3):127-131
政策科学的源起与现代社会的整体演进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在政策科学的诞生地———美国,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并且不断趋于严重,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因此,美国社会所关注的政策问题逐渐由外交、安全等外部问题转向诸如经济与社会发展、分配公平与社会福利、能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国内实际问题。这种由关注抽象的价值理念向具体政策问题的转变,一方面反映出二战以来美国政策问题的结构性变化,即政治程度较低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并且在所有政策问题中的地位也渐渐由次要问题变成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巩固越来越依赖于它是否有能力制定“好”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2.
冷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年,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时期。二战所带来的战争创伤虽然极大程度毁灭了世界共有财富,但也带来了新技术的革新,美国和欧洲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世界由列强变成二元对抗。借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历史学家在后来称之为冷战,此时的亚洲又是怎样的格局呢?将从日本对朝鲜的后冷战政策出发,从这个侧面来分析这种调整对当时亚洲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名志 《党政论坛》2008,(14):37-37
众所周知,美国立国至今只有两百余年时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西欧诸国相比,美国在历史、科技、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还是一个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然而,到二战结束后,它竟把许多“前辈”甩在了后头,迅速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成为军事、经济和科技强国,傲视全球,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4.
信息博览     
《侨园》2011,(9)
英国人为省钱养母鸡因为经济不景气,英国很多人为了省钱,自己养母鸡来满足对鸡蛋的需求。据英国母鸡福利信托基金的统计,当前养母鸡的英国人多达70万,是二战以后养母鸡人数最多的一年,比3年前增加80%。二战时,由于物资紧缺,不少人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自己栽果树、种蔬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经历浩劫同时又狂飙突进的时代。当20世纪的群星在晨曦中消失 ,21世纪的阳光普照大地之时 ,中国人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然而 ,21世纪也必然是一个充满惊涛骇浪的世纪。在21世纪 ,中国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世界格局在多极化进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世界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和趋势 ?世界军事安全走向如何 ?21世纪世界科技和文化又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本刊为此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偏见,屡屡导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战略误判就有六次之多。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二战结束前后,中国的第一个问题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究竟谁能赢得中国?而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战略误判,导致其作出"扶蒋反共"的错误决策。当时,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向美国国内提供了大量军事、政治  相似文献   

7.
《瞭望》2010,(52)
<正> 脸谱化对手、神圣化自我的倾向,是美国决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和弱点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在亚洲通过军事手段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具体尝试,也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目标与政策策略的实战演练。对美国而言,这是历史上首  相似文献   

8.
经济动力机制就是社会经济动力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通过相互作用、互相推动促使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一个社会的经济动力结构包括:经济动力由以产生的经济活动主体;经济动力产生的源泉或构成经济动力的内在因素;强化这些内在因素的刺激手段。 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结构各要素互相统一,相互推动的良好形式。它不仅仅是生产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的追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是国家产生以来最重要的现象之一,经济治理作为国家治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和应用,是经济活动与治理关系的反映。以创新驱动为视角,实现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机理的本质是刺激内生增长,内在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外在动力是转换政府职能。由此,提出实现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应采取以下对策: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杨伟宁 《侨园》2005,(1):20-21
我从新加坡到芝加哥留学后,短短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不少对新加坡各方面发展颇有兴趣的外国朋友,其中常谈到的是新加坡文化演变的过程。我同几个中国和美国朋友在一次饭后闲聊时谈起全球化在苏联瓦解后、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聊了一半,中国同学突然问我:“那新加坡呢?新加坡文化是什么样的?”坦率的美国朋友问道:“新加坡有自己的文化吗?”  相似文献   

11.
李斌  黄保明 《学理论》2012,(30):29-30,33
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后,就一直把菲律宾视为其入主亚太的重要平台。二战后,美菲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把菲律宾视为其主要非北约盟国,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接受美国军援最多的国家之一。文章将分析美菲军事合作的历史和新动向,以及美菲军事合作对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现在进入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需要有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困境后果已经显现。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走出上述的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  相似文献   

13.
怎样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趋势?它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命运、对于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许多人关注和研究的大课题。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变化还在不断演进中。我们只能对已经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作大致的考察,从总体上提出初  相似文献   

14.
魏屹东 《理论探索》2001,3(6):40-41
从人的需要这一内在动因出发 ,考察生产科技化的整个过程 ,认为人的需要是产生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 ,科学技术则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生产力系统和科技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古代浑然一体、近代分化和现代融合三个阶段后 ,形成了科技化生产力。科技化生产力是生产力和科技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江 《各界》2006,(12):62
科技发展是时代的主流,有人说是时代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有人说是科技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总之,科技时代在描绘着人类前进的画卷。当科技时代步入会计领域的今天,科技时代会计方向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16.
龚加成 《团结》2004,(5):43-46
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是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1960-19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正如中共中央党校王长江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各个政党的意识形态在没有消除相互对立的同时,开始由基本上是完全互相排斥向互相借鉴、吸收的方向发展。”如何认识当前西欧政党“中间化”的趋势,“中间化”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它对当前西方政党政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西欧政党这一现代化的发展动向,对我们深入全面的解剖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了解西方政治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中间化”的发展趋势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最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欧洲各国在二战之后,逐渐建立了高福利资本主义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很快便显示出在高福利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互牵制问题,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而在不断增加的高债务因素影响下,这一两难选择更加显著。当前阶段,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和维持高福利的两难选择中面临更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欧洲各国经济陷入困境,进而使高福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相牵制问题更加突出;全球经济竞争形势的加剧,使高福利对欧洲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拖累效应更加显著;欧盟和欧元区面临的多种挑战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剧了其两难选择困境。欧洲两难选择困境的加深,其本质是高福利资本主义模式陷入了难以持续的困境,同时高福利所产生的路径依赖,限制了欧洲向美国资本主义模式的转变。这最终证明以高福利为特征的改良资本主义模式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5)
二战后的重大事件之一便是新的国家以色列的诞生。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国家,在中东拥有最多的矛盾、争论和话题。美国与以色列政策的调整、两者关系的牢固与否及其走向,都极为深刻地影响着复杂的中东局势,甚至是世界格局。文章主要梳理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形势下美国青年志愿精神高涨之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是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不减反涨,志愿者创造的社会价值达到美国历史的最高峰。究其原因包括:美国政府的鼓励、美国企业的支持、大量非营利性组织的存在都为美国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此外,美国各高校也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指导体系提供了切实保障;而有益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是美国青年积极投身志愿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一年,文坛也还算热闹,有不少新鲜可议的事情,诸如顾城杀妻之类。然而要论层次之高,又当以关于“人文精神”的探讨为最。此事虽属形而上,然而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地与人世间琐碎细散的形而下的事物有关。议论的焦点是“我们所从事的人文学术今天已不止是‘不景气’,而是陷入了根本危机”;“人文学术内在生命力正在枯竭”。什么是“内在生命力”呢?“实际上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正是由于人文精神意识的逐渐淡薄乃至消失,使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失去了内在的支撑和动力,使得终极关怀远不如现金关怀那么激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