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系统论述,意义重大。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传统理想社会的继承和改造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 《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小康是小小安康的意思。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小康辞典     
《传承》2003,(1)
小康小康,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小康”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呢?如何正确把握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在《大雅·民芬》中有“民亦老止,汔可小康。”其后,小康的含义不断被扩充发展。到西汉时,《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小康”已经成为与“大同”相对应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简言之,小康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3,(2)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这个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新世纪初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初期江苏的新目标。必须再识“小康”。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 《小康》2006,(1):108-109
“小康”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标准,这不仅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理想,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诉求——富足、和平、积极、乐观、健康、环保、科学、公平、法治、民主等等。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求是》杂志社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创办《小康》杂志。“小康”作为《小康》的旗帜和灵魂,歌颂和弘扬一切符合小康精神、理想和标准的内容,鞭挞和批判一切违反小康精神、理想和标准的现象。《小康》以“影响一个民族与时代”为己任,搭建一个交流与研究全面小康建设的平台,全力打造“中国小康指数”,记录中华民族走…  相似文献   

7.
清点今年两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有媒体定格“小康”。 的确,“小康”如今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小康”引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向前奋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奔小康,已经成为席卷中华大地的潮流。 全面建小康,体现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在朱镕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串串数字印证着这种发展和提升:从1997年到2002年的5  相似文献   

8.
苏枫 《小康》2023,(21):55-56
<正>通过在街道镇全面推广“汇”治理模式,目前,泰山全区7个街道镇全部建成了集矛盾纠纷调处、信访诉求化解、风险隐患研判于一体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中心。泰山政法样板如何打造而成?为此,《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专访了中共泰安市泰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杰。《小康》·中国小康网:泰山区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一站一品”社区特色品牌,“一网统管”制度,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泰山区是社会治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作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和向往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以及人们对殷实、宽裕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从未实现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小康”社会不仅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而且被确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阶段。一 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  现代化作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潮流 ,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和…  相似文献   

10.
王波 《小康》2006,(6):6-6
《小康》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63.5》,文章一经刊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普遍关注。4月30日,新华社陈芸、宋振远、张景勇、王立彬等四位记者就“中国休闲小康指数”采访《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5月2日开始,新华网连续报道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中国第一个“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变迁》、《“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变迁》、《“休闲元年”:“休闲小康指数”标记中国变迁》。5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以《“休闲元年”:“休闲小康指数”标记中国变迁》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11.
小康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好过了。这是仅从体力能得  相似文献   

12.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183;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很明显,这里的“小康”指的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后来儒家创始人孔子阐释“大同”、“小康”思想时。把“小康”视为“大同”的前一阶段,指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来维持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小康”“、国是”“、革命”三个词在政治课中很常见,但这三个词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考查其来源,现整理如下: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小康”一词,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早在西周时“小康”一词既已出现。《诗经》上《大雅·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7,(2):14-15
2007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2.7分,比上一年度的71.5分提高1.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总体趋势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07,(8):16-18
一年前,《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2005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在发布的同时,《小康》写道: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 一年后,《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状况再次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分,比上年的60.1分下降0.1个百分点。如所预言的那样,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没有改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相似文献   

16.
关注精神小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语出西汉的《礼记·礼运》,是与"大同"比较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可以理解为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它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个要求是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宽余,同样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善,是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7,(8)
一年前,《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2005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在发布的同时,《小康》写道: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一年后,《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状况再次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分,比上年的60.1分下降0.1个百分点。如所预言的那样,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没有改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富裕了的农民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图为浙江龙港镇农家子女举行200架钢琴大联奏活动。本刊资料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礼记》,是儒家提出的相对于“天下为公”,“大同”而言的一种社会。后来则作为比较充裕的家庭经济生活的描述。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小康被定位为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发展阶段。1979年底,邓小平就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小康构想,他指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6,(9):18-18
2006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间“平安小康”进行了调查。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经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平安指数为64.3分,比上一年度的66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小康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小康思想启蒙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下几千年 ,中国历代思想家、仁人贤达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 ,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 ,中国人的“小康”情结就这样琥珀般地凝固在历史中。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伟大的思想家邓小平 ,衍承中国“小康”一词 ,设计了中国现代“小康”社会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康之路之发轫。 2 0年如一瞬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春江放舟 ,成功地实现了小康社会“三步走”的“第二步” ,即总体小康水平。如果说中国现代化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 ,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 ,“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创新家江泽民同志在实现“第三步”之间 ,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新“三步走”是对原“三步走”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是一个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战略杰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过去的 2 0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现在伟大的中国人民 ,有 2 0年来成功发展的经验 ;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针 ;有十六大确立的正确的发展思路。“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