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合作呈现对内"分散交叉"和对外"开放"的特点,凸显了地区一体化在理想和现实上的巨大鸿沟,成为该地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种常态。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对地区政策看法不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地区定位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拉美区域合作存在缺乏共同发展目标、内部分歧难以调和、各组织间对接难度大等矛盾。根据目前中拉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拉美地区的独特性和多层次性,对不同区域组织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方式,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双管齐下,积极参与拉美区域合作,创建良好高效的中拉多边合作机制,增进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2.
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尝试一体化的地区。中国学术界目前对拉美一体化起步早却成效微的原因尚未形成共识。由于目前参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因此,人们在解释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驱动因素时往往囿于国家范畴,无法摆脱"国家中心主义"的影响,忽视对一体化的深层次驱动因素的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拉美一体化驱动因素的历史考察,找出拉美一体化不成功的真正原因。本文结论是跨国生产资本形成问题导致了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第二个10年,域外经济、政治发展和拉美国家政治生态变化引发了拉美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新态势,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地区建设的周期性、多样性和复杂的动力机制。本文选取拉美国家外交政策视角观照目前地区建设动态,考察自下而上影响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各种因素,将地区主义的两个维度(即合作和一体化)作为国别外交政策选项,阐明拉美国家如何利用区域次区域组织展开互补和竞争,分析各组织间的互补关系及其缺失,同时指出其并非壁垒森严的竞争关系。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的演化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在面对域内外挑战时所体现的拉美地区建设的固有风格,指出成员国利益和诉求的最终决定作用,即区域次区域组织关系背后的国别政策基础。由于拉美国家利益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差异性,拉美一体化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如何凝聚具有共同诉求的成员国直面当下最急迫的挑战,借助区域次区域平台解决经济衰退、对美关系和地区热点等诸多难题,其现实路径是采取协调和谋求共识的方式开展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是全球较早推进区域能源一体化的地区,但目前进程却呈现高开低走、滞缓不前的特征。本文梳理了区域能源一体化的理论观点,回顾了拉美能源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和三个具有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以电力一体化为例详述困境的表现和造成困境的具体原因。分析发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包括:地缘政治层面的现实矛盾和互信不足导致国家参与能源一体化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间主义合作模式赋予一体化较强的人治色彩,不能吸纳非国家行为体充分参与;能源保护主义使各国不愿为一体化做出足够的体制机制调整;社会群体出于社会公平、环保、土著人权益等理由反对电力互联工程;拉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面临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问题。笔者建议,目前推动拉美一体化的关键是培育复合型治理动力,吸引更多利益相关方、域内外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一体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两者相互作用 ,互为影响。前者构成后者的大背景、大前提和大前景 ,后者则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象和应对举措。拉美一体化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拉美联合自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拉美是发展中国家中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的地区 ,也是建立一体化组织最多、参与国最为普遍的地区。拉美一体化运动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南南合作、寻求联合自强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迄今为止 ,中国国内关于拉美经济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引人瞩目。 以APT(东盟 中日韩)为核心,从次区域的ASEAN(东盟)、MRC(湄公河委员会),到跨区域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ARF(东盟地区论坛)、ACD(亚洲合作对话)、ASEM(亚欧会议)、FELAC(东亚拉美论坛),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如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合作的领域从经济、科技到政治、安全,不断深入、扩展,取得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际成果,如: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实行投资便利化措施、签署区域货币互换协定、打击跨国犯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为了提升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深化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哥伦比亚4国成立了太平洋联盟.由于太平洋联盟具有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开放度较高的优势,且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成立将给拉美经济一体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太平洋联盟的成立也可能导致大国间的博弈更加复杂化,区域组织之间的竞争明显化,进而给拉美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变数.中国应抓住大平洋联盟成立的机遇,积极与其发展自由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9.
拉美一体化进程在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既体现了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成为拉美地区各国的共识和发展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拉美各国不断积极探索一体化新模式和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进程的成果.但是,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阶段仍面临制约其向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和挑战.拉美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差异、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分歧、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者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因素,也对拉美一体化进程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拉美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早推行区域一体化实践的地区。拉美一体化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迄今尚未走上以单一区域组织为核心的内涵逐步深化、外延持续扩大的一体化道路,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发展的特性,形成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性或次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与数量众多的双边一体化贸易安排交叉重叠、共同发展的局面。就内部效应而言,一体化的多层次发展满足了各一体化组织成员国在不同框架下的利益诉求,为拉美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对于振兴民族经济、改变地区经济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各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也制约了拉美地区一体化的深化与整合。就外部效应而言,一体化是拉美摆脱经济上依附、政治上从属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推动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日益走向独立自主和多元化,但一体化的多层次发展制约了拉美在对外关系中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的能力,不利于拉美作为整体在国际关系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