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与列宁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它的实质是允许私人自由买卖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受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影响,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发展,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所在.陈独秀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在党内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杨苹苹 《学习论坛》2023,(6):102-109
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出现经济停滞问题,这也是缓和危机的必经阶段。认清经济停滞问题对于把握资本主义历史命运意义重大。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恩格斯开启了对经济停滞问题的探索之路。在恩格斯之前,围绕经济停滞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域,学者们大多将该问题归属经济增长理论的范畴。古典形式的经济停滞争论成为青年恩格斯经济停滞思想萌发的前奏。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入手,在经济维度上发现经济停滞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特征,在社会维度中发现工人阶级是承受经济停滞后果的主要社会力量,在政治维度上认识到经济停滞问题背后蕴藏着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宝贵机遇。青年恩格斯关于经济停滞问题的探索,对于认清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综合性研究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路径选择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854年,马克思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既然创造了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也就实现了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现在它应当实现解放劳动的第二个条件。它应当把这些生产财富的力量从垄断组织的无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马恩选集》第1版第2卷第77页)。这里的“第一个条件’哪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社会化生产力;“第二个条件”即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指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剥夺者。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具体社会矛盾。列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提出了"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又否定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了"完全适应论"的错误观点,导致苏共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在农民国度,工人阶级政党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农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艰巨性和主要措施的论述,构成了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系统的思想。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当前有效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观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范畴 ,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限于本文篇幅 ,只能就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一、所处时代不同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 19世纪的西欧 ,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据统治地位 ,以大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工场手工业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6年至 184 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 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些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怎么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文献,全面论述了新型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一系列观点。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基础,不断加强我国的执政党建设,为丰富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国度,工人阶级政党如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农民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艰巨性和主要措施的论述,构成了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系统的思想.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当前有效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做了认真研究,有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给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很大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可能性问题的探讨 鉴于沙皇俄国对欧州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民族独立斗争的反革命作用越来越大,直接阻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要在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同时发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导报》2007,(10):7-8
报告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了全面部署专家解读:报告用一个独立篇幅、即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题,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全面部署。但关于法治的论述不限于这一部分。法、法制、法治、权利、权益、权力、人权、物权、产权等等法学的基本概念出现在报告的每一部分,很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问题纳入法律范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概念和命题与法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利用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论及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曾明确指出: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①.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附诸实践,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认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②强调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从理论上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的"前十年",中共领导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利用资本主义的极富见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理论.下面就这一时期分阶段论述之.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科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俄国革命实际,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原则。但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基本上贯彻了这些原则,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  相似文献   

13.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列宁认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三大差别不断扩大。因而,提出社会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工业与农业相结合,促使城乡差别逐步消灭的思想,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资源配置具有计划性、直接性和均衡性,把区域综合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对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公开申明自己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以工人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被剥夺生产资料,受到了最深重的压迫,因此它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第二,随着大工业  相似文献   

16.
梁柱 《红旗文稿》2012,(23):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恩  相似文献   

17.
党群关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1922年1月,列宁在为俄共(布)中央起草的一份决议中提出:“对于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来说,最大最严重的危害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列宁全集》第33卷第162页)。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也指出,党群关系好坏,党是否能保持和发展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相似文献   

18.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公然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他们丑化党的形象,歪曲党的建设的理论,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方励之污蔑“党现在是黑的”,声称要“改变党的颜色”。他认为“建党方针应调整”,说什么“我们的建党方针是几十年前根据列宁的理论而定的,即首先发展工人阶级,因为农民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不仅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而且使这一思想更加丰富,并得到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决定了党的性质,它是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和政治团体的根本标志。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才能够成为思想上先进、政治上成熟、组织上巩固的工人阶级政党。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