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已经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司法环境等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司法方面的综合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工作。由此本文从10个方面全面具体地阐述了如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预防的问题,无疑对父母教育未成年人子女和预防犯罪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遏制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发展态势。学校教育的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一定影响。如何全面改进学校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的快速增长,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和预防,将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走出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误区,客观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全面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切实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艳红  李川 《法学论坛》2015,(2):145-152
出于为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提供实证依据的研究需要,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A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了基础性数据调查、典型案例采样和重点访谈调研,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经验可以发现:制定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是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朝向职权整合化、职责明晰化和经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紧迫性和必然性需求。调研表明江苏省未成年人犯罪具备独特的家庭原因、媒介原因和社会原因,在特殊预防层面也存在着学校教育保护不足、社会力量难以配合、社区矫正局限和社区综合预防羸弱等突出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吸收地方预防经验,可以更为清晰地从江苏省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性预防立法,以最大程度促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科学有效的针对性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汪陆平 《法制与社会》2011,(18):279-280
未成年人犯罪既有其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启动中小学校法律教师培训工程、成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学术团体、净化社区文化环境等做起。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学校和家庭怎样去做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长,而且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和预防,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实际权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应当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入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法制、体制、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倪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2,(18):288-290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未成年人毒品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从瑞安市人民法院已审结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特征出发,简析未成年人涉毒品犯罪的成因,从而提出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姜伟 《法制与社会》2012,(30):84-85
当前,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兰  魏丽 《河北法学》2004,22(9):75-78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 ,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遵循独特的原则 ,如教育与保护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具有其特点 ,要采取不同于预防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方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的疏导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它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是诸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想更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应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心理特征,从中总结归纳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消除其不良心理,从"心"防起,以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构建科学有效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五个城市800多名在校生及部分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负面影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家庭、学校等在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责任,从而提出一些预防网络对未成年人消极影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几年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其引发犯罪的原因无论是家庭失和还是家庭失教,无论是家庭溺爱还是棍棒教育,无论是学校拒收还是社会浸染,其结果都将直接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而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创伤、性格扭曲,于是违法犯罪就发生了。我们发现,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势头,有必要围绕“权益侵害”问题进行探讨。权益侵害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权益侵害是指各种致害因素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侵袭和损害。权益侵…  相似文献   

17.
陈维环 《法制与社会》2011,(36):277-278
本文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内涵、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净化文化领域等方面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从而力促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相似文献   

18.
史丽 《行政与法》2007,(10):111-11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各种家庭问题是形成青少年高犯罪倾向的重要根源。如何认定和准确地把握家庭责任的性质、特征,以及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则成为防止未成年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以及预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海淀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这样的规律:1 986年,判处少年犯99人;到1996年迅速上升至231人,增长了1. 3倍;2000年以后均在300人左右…… 这组数字再次印证了“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的命题。什么导致这些花季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呢?为了找到答案,北京市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对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100名少年犯进行了调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剖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