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6月8日上午,中国学术界30余位专家和学者聚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6号学术报告厅参加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一书首发式。出席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副局长孙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档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主编李惠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韩国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长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黄有福教授、严圣钦教授,《当代韩国…  相似文献   

2.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博士是继费正清、鲍大可之后,美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曾任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商学院教授、威廉斯·戴维斯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1998年至2000年,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资深主任。他在密歇根大学执教的3  相似文献   

3.
钟和之 《美国研究》2001,15(2):153-153
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0年11月正式成立,隶属同时组建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为系、所一级学术建制.该中心前身为1964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成立的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在杨生茂教授、张友伦教授等前辈学者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南开大学的美国史学科得到稳步发展,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条件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各个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迄今已出版美国史方面的专著20余部,发表专题论文300余篇,还翻译了多种美国学者的论著,编辑了多种资料集和论文集;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近60名硕士研究生和19名博士研究生.通过教育部文科专款、"211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和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亚洲基金会的捐赠,南开大学的美国史藏书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将美国史研究室改组为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是南开大学为扩大美国史研究的优势和特色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邀请 ,以汝信教授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一行 3人于 2 0 0 3年 10月16日~ 19日赴韩国济州岛参加了由该财团举办的第一届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联席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辽宁大学以及蒙古国立大学、越南河内国立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缅甸仰光大学、柬埔寨国立大学等 7个国家 12个亚洲研究中心的 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联席会。中国驻韩国使馆文化参赞安玉详出席会议 ,并代表中国驻韩国大使李滨先生宣读了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  相似文献   

5.
热点     
《新民周刊》2023,(16):26-27
<正>A中国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圆满成功4月24日,“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所属亚洲最大推力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圆满成功,可正式投入工程应用。航天液体动力学术技术带头人、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表示,亚洲最大推力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顺利建成,并圆满完成考台试车,标志着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试验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9月5~7日,"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成立50周年纪念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与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和美国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通过大会报告、主旨演讲、分组讨论三个环节,与会学者就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改  相似文献   

7.
董瑜 《美国研究》2007,21(2):155-157
2007年5月24~27日,“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议由美国J.威廉.富布赖特海外学术委员会(J.WilliamFulbright Foreign Scholarship Board)与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资助,由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中国香港及大陆的100多名学者和在校研究生与会,共提交论文60余篇。学术讨论十分热烈。讨论的问题涉及美国早期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宗教、经济发展、少数族裔与妇女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视角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  相似文献   

8.
由青岛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与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1日至2日在青岛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青岛驻韩国商会、韩国光复会的30名中韩两国代表及青岛大学的200名师生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卜凤坤 《当代韩国》2010,(4):120-122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1月8~9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召开了"中韩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学者就会议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汝信作了基调演讲.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薇以及来自韩国和国内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3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了2003年度第一次理事会议,我院副院长王洛林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金在烈等出席并致辞。 王洛林在致辞中说,在中韩双方的密切协作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自去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度,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2月7—8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与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在宁举行。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  相似文献   

13.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成立于1967年,当时隶属于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研究人员的增多,于1985年成为朱拉隆功大学的独立研究单位。目前,该研究所共有教职员工50多人,大多是来自其他院系、大学和团体的志愿者。现任主任是Dr.Sunait Chutintaranond。作为  相似文献   

14.
中韩建交前后两国关系比较研究南钟镐韩国同中国有着特殊关系,这是因为许多世纪以来,中国以它所处的亚洲文化中心的地位对本地区的影响很大。自19世纪末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大陆成为西方列强彼此争夺的舞台。中国在共产主义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韩国在冷战中...  相似文献   

15.
题为“形成中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局限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6月3日至5日在香港利园酒店召开。研讨会由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办,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的赞助。日本国际交流计划中心、日本东西关系研究中心、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也在经济和学术上予以支持协助。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对外政策决策体系中,思想库在政策理念创新、人才储备、打造政策辩论平台以及教育和引导公众等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新近兴起的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巨大。该中心的亚洲政策研究强调务实的态度,注重美国对亚洲事务的重新"参与",倡导强化和升级美国在亚洲的联盟关系,推动美国积极介入地区多边制度,其政策建议通过"旋转门制度"等对当前美国的亚洲政策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聚国 《美国研究》2004,18(3):154-155
20 0 4年 6月 1 9~ 2 0日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协同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和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举办了题为“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暨美国史、日本史和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成立 4 0周年纪念”大会。在美国史方面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单位十余名学者与会。大会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三个部分。在开幕式上 ,87岁高龄的杨生茂教授回顾了美国史研究室 4 0年来的学术发展道路 ,指出研究室 4 0年的历程积累下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1日,由上海美国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港美中心合作举办的"非政府组织与美国文化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港美中心、上海美国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地区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共与外交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解放军外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国内外学者与会,就"非政府组织与文化外交:美国的经验"和"文化外交与和谐世界的建设"两个专题展开了热烈和富有成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周方冶主编的《亚洲的发展与变革》一书已于2007年7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深入了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已成为学术界、政界和商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于2006年设  相似文献   

20.
由欧洲联盟亚洲连接项目支持的“欧洲研究核心课程开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欧洲研究中心和中国澳门欧洲研究所为时3年的通力合作下已于今年9月份圆满结项。这个项目旨在为亚洲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一套标准的跨学科的欧洲研究高等课程。课程开发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三个部分,项目协调人为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这套核心课程对中国的欧洲研究和教学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加深中国对欧洲的了解,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欧洲研究核心课程”是一门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