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的一条红线。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紧紧抓住和领会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源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邓小平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小平同志身体力行爱国主义 ,并形成了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捍卫国家的主权 ,这是邓小平爱国主义的根本原则 ;懂得中国的历史 ,这是邓小平爱国主义的坚实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邓小平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处处洋溢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认真学习《邓选》,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紧紧抓住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和有力武器。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国权国格。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在设计中国发展蓝图时,他始终把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德育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德育的内容要体现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德育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工作者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集到统一战线中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这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质,是由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只有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才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是统一战线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一、要振兴中华民族,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必然归宿,是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在《振兴中华民族》一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7页。以下引文均出自此卷)这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逐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爱国主义与国家主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等方面,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集到统一战线中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实质,这是由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只有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才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是统一战线进人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共同的政治主张是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为“五个结合”,即:经济建设与与统一战线相结合、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大陆范围内联盟与大陆范围外联盟相结合、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相结合、一个中国与两制并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凝聚中华民族,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体现在社会主义运动之中,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发展方向,增添了新的内容,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爱国主义所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社会的解放与进步要靠社会主义来保证,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一套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沦,成为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四化建设.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伟业的胜利旗帜.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为“五个结合”:经济建设与统一战线相结合、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大陆范围内联盟与大陆范围外联盟相结合、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相结合、一个中国与两制并存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发展。一国两制构想中蕴含了有关爱国主义、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国家结构等一系列与统一战线有密切联系的新观念。探讨这些新观念,对于促进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对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五个结合﹄黄翠芳第一,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溶增强法律意识与激励爱国主义精神为一体——对《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的评述王章合由甘肃政法学院金联华副教授担任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一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奠基人。其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战思想与我国新时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战略与策略的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统一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期统一战线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指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系统的论述,其中就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档案工作是科学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在加强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其他文化事业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档案馆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奋斗目标之一。本文拟就档案工作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作一论述。 一、搞好档案馆(室)的基本建设,把档案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有适当的场所,利用档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风气越来越浓,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与他爱国主义的一生融为一体的。当他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时候,使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必然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从而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前途之中,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懈奋斗。“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邓小平一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真实情怀的凝结。  相似文献   

20.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邓小平深刻阐明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论述,对于加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