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西欧各基督教国家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名义发动了一系列对东方伊斯兰国家的军事远征。由于这些远征的参加者大都在军服上绣着十字架作为标记,所以史称十字军东征。作为中世纪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后世学者对于十字军东征的前因后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领袖萨德尔现年31岁,出生于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纳杰夫。父亲和兄弟被暗杀后,年幼的他就不得不开始东躲西藏,逃避萨达姆特工的追  相似文献   

3.
<正>1936年2月至5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高举抗日大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展开东征。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渡河东征中,红军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集了财物,扩大了自身力量。红军东征作为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为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把山西作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党课》2013,(23):120-121
“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部队挺进至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5.
正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吕梁市石楼县东城乡故乡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到达陕北。但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红军给养困难,扩军很不容易。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后,红军按照"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方针和战略行动的具体部署,开始了东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柳晓森  平秀增 《党建》2009,(8):39-40
公元996年,北京牛街修建了一座伊斯兰教的礼拜寺,成为这条街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圣地。围绕着圣殿,以回民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在这里生活聚居了。在现今5.4万总人口中,共有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等23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人口总数23%。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有幸游历江西省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伊斯兰教徒以朝圣麦加、基督教徒以参拜耶路撒冷为最高荣誉,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我对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井冈山无比景仰和向往。能亲临圣地,千里寻根,凭吊革命遗踪,缅怀先烈业绩,怎能说不是今生最大幸事。   听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毛秉华同志关于井冈山斗争的报告,参观了革命斗争旧址,游览了井冈风景区,对我的身心都是一次洗礼。几天来,我深深被这里厚重的革命历史气息所感染,同时也被她雄伟秀丽的风光所吸引。群山巍峨,林海苍茫,飞瀑流泉,满目绿波,遍山杜鹃,雨…  相似文献   

8.
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首次为在山西建立对日直接作战的战略支点作出的关系全党、全国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1936年2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率领下,渡河东征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9.
龙军  禹爱华 《新湘评论》2014,(19):34-35
在雷锋家乡望城,有这样一支消防队伍:他们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进行着跨世纪的道德接力和传承;他们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他们就是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36年如一日。一代又一代军人走进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他们用行动守护着望城这片精神圣地。正如他们的队歌歌词写到的那样:"身着橄榄绿,奉献在火线,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从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胜利回师陕北,东征红军在山西境内转战75天。其间,毛泽东两次进驻永和县,成为永和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毛泽东两次来到永和与第一次离开永和的时间基本清楚,但是他回师西渡的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毛泽东在东征红军渡河之前先行过河到达延川县(即5月2日离开永和),二是毛泽东在河东指挥,  相似文献   

11.
_。_左中右三路出击第九回左中右三路击巧周旋驰骋山西晋西的农历三月,乍暖还寒。山沟里,东征抗日先遣军总指挥部的人马,正沿着一条河床行进。骑在马上的毛泽东不时地向四周察看。山坡上、河床边那些经过冰雪沐浴的松柏树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和那宜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毛泽东。连日来尽管他几乎每天与敌军周旋,紧张劳累,可心情却很好,因为东征部队的行动,正按着预定的部署进行着,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当东征部队从兑九峪战场主动撤出后的第五天,毛泽东等即在郭家掌村召开了军事会议。鉴于蒋介石增援阎锡山的部队从风陵渡由…  相似文献   

12.
第十回为抗日回师河西话东征纵论意义座落于群山环抱中的康城镇,虽然只有百多十户人家,可它却是隰县东南部的一个重要商贸中心。每逢三、六、九,周围几十里内的百姓,都要前来赶集。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流把镇中一条不到半里长的狭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煞是热闹。农历三月十九日的集散了。人去街空。喧嚣了一天的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几经转战又回到这里的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心情却极不平静。都一直在为东征红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而紧张地思考着、筹划着。自从郭家掌分兵以后,尽管3路大军的凌厉攻势和巧妙周旋,打乱了阎锡山…  相似文献   

13.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文汇》2023,(10):18-26
<正>永和县位于吕梁山南麓、黄河中游东岸,与延安隔黄河相望,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之一。该县东征村是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等组织东征红军返回陕西时在山西的最后一站。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期间,两次进驻永和县,路经40多个村庄,行程200余华里,在永和境内战斗生活了15天,穆家坡、赵家沟、桑壁、前龙石腰村、上退干村(今东征村)等村庄,都是他东征期间在永和县的主要路居地,见证了他运筹帷幄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我们追寻毛泽东在永和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14,(8):43-43
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反共后,一方面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另一方面又竭力煽动张发奎"清共"。在汪精卫的影响下,张发奎态度动摇,形势十分险恶。当时叶挺等同志率领的部队,因奉命"东征讨蒋"已开往九江。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7日(或18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9)
华容县委党史办在县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革命烈士黄祖轲写的东征日记。黄祖轲,华容县东山乡人,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十月率黄埔军校一支小分队参加第二次东征。他在日记中,较详细地记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下。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北伐战争期间的广州。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毛泽东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主编的《政治周报》第三期曾对第二次东征作了介绍,指出:“此次东征,组织了伟大的政治宣传队,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为之统率,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毛泽东曾在李富春家中讨论反击蒋介石的问题。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曾去作《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的讲演。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最早认识到军事工作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交往的50多年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8.
1925年的东征,是在国共合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以铲除广东革命政府的敌对势力、打倒地方军阀和保卫工农运动为主旨的一场革命战争,它是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陈炯明叛乱之际,第一时间召开军事会议,并从政治、经济、工农民众宣传、后勤等方面着手,为东征贡献力量。廖仲恺作为第一次东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为取得东征的胜利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再创圣地新辉煌访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1989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延安时讲:“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发扬延安精神。”1995年省委书记安启元又发出了“宏扬延安精神,塑造圣地新形象”的号召。1996年秋在西安召开的塑造行业新形象大会上,省委、省...  相似文献   

20.
1932年4月20日,红军攻克漳州,取得了辉煌战果。在这一胜利中,毛泽东力主东征福建、决战漳州,其历史功绩巨大。但是,周恩来在支持毛泽东东征漳州、保证漳州战役胜利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一、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