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驱动促进城市转型,重在明确转型目标,把握开放创新机遇,积极引进人才. 一、明确城市转型的目标 城市转型的目标转到哪里去? 在创新驱动和城市转型中间,有一个中间目标是产业转型,通过产业转型推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里有两方面特别重要,一个是数字化转型,一个是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4,(12):15-16
<正>当前,江苏经济走到了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如何应对新常态下面临的新挑战,是对全省的一个新考验。"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呈现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增长效率明显提升"的发展新格局。一  相似文献   

3.
萨镇冰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界的元老,在他的一生中,其思想变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以福建事变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根本不同折射出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9,(6)
开发园区是海南推进全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平台。在全球产业再次转移、国内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岛内园区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带动海南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岛内园区在人才、产业和管理上都存在转型发展制约,南京江宁园区的创新发展经验为海南园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江宁园区围绕着人才和科技两个工作重心,通过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深化园区改革创新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海南园区要推进创新发展需在夯实产业基础、增加人才汇聚上谋篇布局,加快立体交通建设便利岛内外交流、把握全球产业再转移契机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园区配套增强人才汇聚能力、推进管理改革释放集聚优势是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者对当前我国文化已经转型和没有转型的辩论一直激战不休,不能定论.到底当前我国文化是转型了还是没有转型?本文从经济政治基础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生活中有新质文化要素的出现、新型文化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大众文化的转变四个方面评判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我国的文化正处在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历史性转型,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尽快适应由革命党的助手向执政党的助手转型的新形势。本文从十个方面对这些转型趋势做出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7.
代表权是工会的基本权利,是工会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劳资矛盾逐渐复杂化、劳资纠纷也愈加频繁,我国工会面临着代表权行使的缺失和代表权行使不到位两个方面的困境。新时期,工会转型存在必要性和紧迫性,是解决工会代表权行使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快工会转型,实现独立型、维权型和法治型工会的转变,从而为工会代表权的行使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内需与外需失衡、投资与消费失衡、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产业结构内部失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当前,需要抓住金融危机的倒逼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必须提升和转型,相应地,'以文化促进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主要课题之一.谈论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文化因素,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文化产业当中的娱乐及信息等领域的产业化,一个是产业文化化.中国文化产业中的企业缺乏文化表现和产品研发所需要的整合性的技术.能够带来文化产业规模化收益的文化元素,不是一般化理解的传统文化,而是创意和创新.要改变关于文化对经济之促进作用形态的认识,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辅助角色,更可以唱主角.各级政府和企业如何借助提升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来帮助实现经济转型,应各有其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10,23(3):40-4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从湖南省自身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和分析湖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压力,要加快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应更新发展理念;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马晓军 《前沿》2015,(2):71-74
内蒙古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与全国旅游发达省市比较,差距明显,发展缓慢甚至不前。随着我区"8337"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旅游业的发展被定位在八个"建成"之列——"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业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要向更高层次迈进,要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要转型升级。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要从"形象宣传、创新产品融合发展、创三心理念、创意人才"四个基础做起,真举实措,才能解决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从而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就居于革命型政党与宪政型政党之间,社会基础虽然以阶级和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但与中国共产党相比较而言,存在社会基础先天不足的问题。全国解放后,民主党派由社会性存在转变为制度性存在,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建设要在国家制度框架下实现两个契合:一是与执政党建设及其执政党的社会基础相契合,二是要与执政党所领导的国家中心工作相契合。两个契合推动了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日市政府在上海举行新春招待会,与外国驻沪总领事馆共商务实合作。来自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新加坡等35个国家的驻沪总领事,以及来自55个国家的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外国商(协)会、跨国公司、经贸促进机构和国际友城  相似文献   

14.
朱其训 《前沿》2011,(23):8-11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实现"包容性增长"迫切需要实行"包容性领导"。构建"包容性领导",应着力在三个方面展开: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领导方法上,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在领导作风上,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相似文献   

15.
杨平 《岭南学刊》2013,(4):104-108
纵览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既对广东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挑战,也为广东经济的成功转型创造了不少机遇。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需要充分认清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准确把握自身经济发展的有利与制约因素,同时全面推进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打造自身为国家产业和社会转型升级示范区,实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整体性和引领性。  相似文献   

16.
陈湘林 《传承》2011,(27):74-75
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较早实现民主转型的东南亚国家。威权政体合法性的丧失、民众的高呼、教会的推动、军队的倒戈、美国的操纵、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等七个方面的原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转型交易费用是经济转型中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是因为不同社会资本之间的交易。转型交易费用升高意味着经济转型中社会资本控制了重要资源尤其是国有资源并阻止其他人进入,经济转型成为少数人谋利的过程。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必须有效地降低转型交易费用,消除社会资本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影响,使经济转型惠及大众。社会资本与转型交易费用的关系,为考察经济转型绩效提供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结构变迁、财政转型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三元结构”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特有约束,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则规定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基于结构变迁和财政转型的双重约束,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在于保障提供方式和财政支撑方式的不合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四大矛盾。借鉴发达国家在保障提供方式和财政支撑方式两个领域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最优路径是:通过社会保障财政支撑能力培育、城镇部门社会保障并轨、一元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三个阶段的主次结合、逐步推进,解决财政功能弱化和城乡三元结构分割两个核心问题,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公平与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郁鸿胜 《中国发展》2012,12(3):16-18
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头十年中国经济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GDP增长主动调整到8%以下,为中国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增长空间。该文提出了上海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包括目标与目的的关系、功能与效能的关系、结构与同构的关系、产业与就业的关系、资源与财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为市场而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我国数千年传统的封建经济制度不具有生成市场经济的条件。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在解决由传统向现代发展这一问题上,曾经有过许多次的犹豫和选择。半个世纪前我们拒绝了市场经济,希望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现代化和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历史证明计划经济可以给国家带来短时期的发展,但却是不可持续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性。根据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的不同原则,由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必须解决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把政府控制的经济资源放到民间;二是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三是从政府官员到一般国民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