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女性主义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之间的联系 ,其理论既是“女性的” ,又是“生态的” ;同时它又超越了两者。与文化领域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相呼应 ,文学领域内也将诞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 ,探讨文学中双重统治的联系 ,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运动与女性主义运动的共同目标是推翻二元统治的逻辑框架,以此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情境伦理(contextualist ethic),认为个人的伦理叙述和实践都是处于不同的历史环境的。生态女性主义对关系伦理的强调,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首先认清自身作为关系中的个体或共同体而存在,从而使人与自然关系有一个更为和谐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学术聚焦于环境伦理学。生态女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对女性、其他受支配的人群、动物和自然的概念化和待遇之间的联系,需要一种女性主义的伦理分析和回应。最低限度上,生态女性主义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是发展不偏向于男性的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实践并在前女性主义存在中提供一种导向去实行。但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环境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又存在显著不同,除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还研究性别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成长于对女性的支配和自然的支配之间的联系和理论化。作为一种关爱伦理,生态女性主义重新将环境伦理学的焦点聚焦于自然可能的意义、道德上的说法、人与与他者联系的观点(人与非人类自然),塑造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环境的义务的基础。生态女性主义伦理以反对二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批判为基础,将所有具有父权统治逻辑概念框架的不平等现象均纳入其探讨的视野。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将女性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相结合,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在当代环境伦理学中展示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余维海 《前沿》2011,(21):175-178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上世纪中后期,并在短短数十年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产生了众多理论流派。生态女性主义内部派系林立,却也呈现一定的共性,即从女性的视角看待自然,认为在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统治与对自然的统治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父权制基础上的二元结构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女性主义因其对人、自然与社会的独特看法而备受世人关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些接受环境差异包括:一、历史背景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先“破”后“立”,而中国本土则是先“立”后“破”;二、意识形态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权思想形成的对照;三、学术背景差异,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反拨“新批评”的学术革命开始的,而中国本土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滋养。这些差异既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面貌,同时又呼唤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珍兰 《求索》2011,(8):98-100
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同女权运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男权社会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歧视联系起来,从批判男权思想入手来分析生态问题,在反对男权压迫与支配的斗争中寻求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三巨将之一的赫斯顿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男性是他者的藩篱、女性感悟自然进行自我救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海彦 《人民论坛》2010,(6):266-267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明 《思想战线》2005,31(4):90-96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首次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将生态思考融入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在跨学科的生态与文学视野中重新思考人类的自然观,积极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为己任,形成了以生态整体观为核心的思想内涵。同时,美国生态批评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流派,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理论尝试还有待于改进,需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与生态文明前景的生态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运动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而作为一种理论,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女性主义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而是分化成为不同派别,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且不同派别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女性主义理论以女性为中心,从女性的视角来看世界,试图为女性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11.
谭东峰  唐国跃 《求索》2013,(1):165-167
当下的文学批评正面临种种诘难与怀疑,批评的品格发生了蜕变,批评的信誉也已降到了冰点。此时,生态批评出现在当下的文学批评领域中,颇引人注目并已取得大量学术成果。但生态批评仍旧面临着学理困境、生态思想与文学文本的兼容困境、生态批评的对象困境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引入生态批评,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生态维度,可能是化解生态批评困境的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尹雪梅  ;廖才高 《求索》2008,(6):184-185
西方传统文学以人为中心,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导致了传统文学与自然生命伦理的截然对立,这是西方人本主义主导下的传统文学的伦理缺陷。生态文学于是对传统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与评价,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自然生态新纬度,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范式。然而,对待传统文学与生态文学,我们应该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文学生态链”角度考察与判断西方文学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使传统文学和生态文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自的哲学导向。  相似文献   

13.
陈伟华 《求索》2012,(2):102-104
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作为批判的利器,对环境问题症结进行了揭示,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的分析,探讨和挖掘生态女性主义的方法论,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世界观、实践目标和理论的多元化展开阐述,并探讨其在诸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经典叙事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中国现当代学界利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进行了诸多女性文学及跨学科现象的研究。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方式进行补充与提升,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研究的不充分和模式化弊端。在充分发掘已有女性写作基础上,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与国情发展开展中国式"交叉路口性"研究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未来路向。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指出了女性歧视与自然歧视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协同探寻女性解放与自然解放的可能文化与现实路径.为此,对现成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就成了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议题.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发起了对现存自由民主制度的独特批判,从而开启了构建生态女性主义激进民主理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侯天皓 《求索》2008,(10):161-163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张以独特视角对以往的文学作品进行多维视角的女性主义解读,对男权主义文学歪曲妇女形象的事实进行批判和拆解;努力挖掘不同于男性霸权主义的女性主义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构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书写与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心理状况;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同化和淹没,提倡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17.
喻琴 《理论月刊》2008,(3):62-64
诺思罗普·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的倡导者;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不满文学批评成为文学之外附庸品的现状,企图从人类的本性与起源来追问文学的本质属性,以此建构独立的文学批评体系.二人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在提问方式、研究视角、理论追求上存有较大差异.若将他们对文学文本和读者的看法加以综合,那将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多元化的文学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印度本土视角出发,范达娜·席瓦提出了具有第三世界特色的自然与女性观。她界定了女性原则的内涵,认为恢复女性原则的首要目的是同时解放受男性压迫的妇女和受人类统治的自然界,并反对产生不良发展的父权制及其暴力,主张女性原则的恢复以包容性为基础。席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了恢复女性原则的思想,为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第三世界视角;其创造性地运用"原质"概念,对伦理学、认识论和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转换;其强调女性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并在实践中着力推动第三世界生态运动的深入发展。但同时,其也应规避掉入女性中心主义理论窠臼的风险、超越性别简化论的缺陷、更加重视女性与自然的差异性、进一步融合环境主义与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都是在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大背景下形成的重要思潮和派别.重视环境实践、直击现代主流文化以及拥有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在生态危机的根源、解决途径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定位上,二者又有着不同的思想进路.如果双方能够互为借鉴,取长补短,则对它们各自的发展以及环境哲学的深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崛起.1979年,两位美国女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巴合作出版了长达700多页的厚重之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以下称<阁>著),以对性别与文学关系的全新阐释、对"父权诗学"的"激进误读"和文本分析的振聋发聩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