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南京农业大学郑明球等报道,他们所做的中间试验结果表明,N-79型疫苗不受母源抗体影响,给刚出壳雏鸡滴鼻免疫,表现安全且免疫效果良好。河北省目前对鸡新城疫防疫是按现行免疫规程,即7日龄、30日龄各用NDⅡ系苗滴鼻免疫,2月龄后用NDⅠ系苗肌注免疫,但孵雏房的雏鸡多在1~3日龄未免疫就出售了,常造成免疫空白而爆发鸡新城疫。为了改革我省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高防疫密度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3.
罗曼蛋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发病情况江苏省洪泽县万集镇郭贝村李某,1996年12月由宿迁市某鸡场购回罗曼雏鸡300只,途中压死24只。饲养至7日龄时进行IBD疫苗滴鼻免疫,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8日龄时用IBD疫苗作第2次饮水免疫...  相似文献   

4.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们在禽病调查中,发现不少地区的7~10日龄雏鸡经Ⅱ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或F系疫苗饮水免疫后4~10天,大批发病死亡。从4个发病鸡场和专业户,采集了86份材料,经病理解剖、切片、细菌学检查,双相血清测HI抗体,分离病毒和毒力测定,确诊为鸡新城疫病。 (一)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7~10日龄雏鸡Ⅱ系或F系疫苗免疫后,一般4~10天发生新城疫病,最早在免疫后1天,最晚80天,死亡率约50~90%。病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气喘,气急,有罗音,时时  相似文献   

6.
我省对雏鸡的鸡新城疫免疫,多年来一直是把住孵房采用Ⅱ系苗在出孵后一两天点鼻(或点眼),然后再用Ⅰ系苗注射或刺种。为了避免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现已改为出孵后7~10天用Ⅱ系苗免疫一次,25~30天用Ⅱ系苗二次免疫,两月龄后再用Ⅰ系苗免疫。应该肯定,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在较大日龄施行多次免疫,无疑是比较好的免疫方法。然而,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目前,不易达到有效的免疫密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广大农村,危害鸡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仍是鸡新城疫。根据农村现状,预防接种还是防制本病的首要手段。但是,影响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甚多,如疫苗种类的选择、免疫时间、接种途径等等,而雏鸡的母源抗体也被认为是影响因素之一。究竟在广大农村雏鸡饲养阶段的新城疫免疫程序应如何制定,确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农村孵化房孵化的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及用新城疫Ⅱ系弱毒苗经滴鼻和饮水不同途径接种后产生免疫抗体测定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8.
疫苗免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滴鼻、点眼、皮下或肌肉注射、刺种,气雾和饮水等。群体免疫以饮水法较为实用,而气雾法因受条件限制,往往不如饮水法方便。饮水免疫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已用于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等。本文仅就新城疫Ⅳ系(Lasota)疫苗的饮水免疫方法及应用作以简述。 (一)效果观察 1.笔者对青岛市某鸡场饲养的2639只海赛克斯祖代雏鸡应用NDⅣ系疫苗进行了饮水免疫。10日龄首免时,用Ⅳ系滴鼻和灭活苗半个剂量注射,免疫后15~20天采血测HI抗体,48日龄时HI效价均值为6.0log_2,至71日龄时HI抗体效价降至3.92log_2。于75日龄时进行Ⅳ系疫苗(弱毒)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4小时。疫苗用量为1.5剂量/只,用凉开水稀释,加水量按每1000 只鸡40L计算,并加0.2%脱脂乳。将疫苗水直接加入塑料水槽中让鸡自饮,在20分钟内喝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内大型养鸡场开始试用气雾免疫进行鸡新城疫的预防,但都是采用Ⅱ系、Ⅲ系和Ⅳ系疫苗。Ⅰ系疫苗属于中发型疫苗,能否用于气雾免疫,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如何,有待试验观察。为了适应养鸡业的新发展,我们于1984~1986年在西华县和郑州市对中、成鸡用JM—Ⅱ型医用气雾枪和DPS—1型免疫喷雾器进行了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接种试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自制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简称油苗),油苗与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同时应用于带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较好地克服了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60日龄内,Ⅳ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内,HI抗体效价在4 log_2 X以上,攻毒保护率为100%;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HI效价为3 log2 X,攻毒保护率为80%,其免疫效果远远高于油苗单独免疫及Ⅱ系疫苗对1日龄或9日龄雏鸡的免疫。在农村推广应用油苗与弱毒疫苗同时免疫孵坊内的1日龄雏鸡,可避免雏鸡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悬殊而造成的单用弱毒疫苗的初免失败,又克服了在7~15日龄时,鸡己分散到千家万户,使免疫很难进行的缺点。既提高了免疫密度,又提高了免疫效果。油苗对经免青年鸡及成年鸡的免疫,其HI抗体效价高于Ⅰ系弱毒疫苗免疫鸡3~4个倍比滴度,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免疫水平状态。免疫后390天,HI效价还在4 1og_2X以上,攻毒保护率100%。疫苗原胚液经4~40倍稀释后制成油苗,免疫鸡仍能达到或超过Ⅰ系疫苗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IBDPBG98鸡胚苗和IBDPBG98F_5CEF细胞苗对1日龄雏鸡在免疫原性、临床安全性、病理致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对雏鸡法氏囊均有一定的保护力,而以IBDPBG98F_5CEF细胞苗保护法氏囊组织免受强毒破坏的效果优于鸡胚苗。用细胞苗1000EID_(50)的免疫剂量免疫2周,就可达到100%的保护率。两种疫苗对法氏囊组织几乎不形成组织学损害,免疫雏鸡后,只引起法氏囊内反映体液免疫反应的B淋巴细胞系细胞明显的活化增生。  相似文献   

12.
根据鸡新城疫Ⅰ系疫苗(ND Ⅰ)免疫剂量将2周龄健康雏鸡200只随机分成4组,检测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接种后ACTH从第1 d开始上升,第5 d达到高峰,此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7 d开始下降,第21 d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我们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炕坊滴鼻免疫母源抗体平均在4.8(Iog_2,下同)的1日龄苗鸡,证实免疫后可产生2个月的保护力。为了探讨用Ⅱ系苗对具有高母源抗体苗鸡进行炕坊滴鼻的免疫效果,做了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14.
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喂鸡免疫试验武宇(内蒙古固阳县畜牧中心014200)窦冬锁(固阳县兽医站)为了达到省工、省时和提高免疫密度,作者做了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喂鸡免疫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试验材料1.1疫苗由农业部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Ⅰ系冻干...  相似文献   

15.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月16日,成都市温江县农友家禽研究所由四川省原种鸡场购进罗曼父母代卵用型种鸡苗4000只,1~10日龄期间在饮水中加百病消药液防病,于7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免疫,饲养至15日龄时开始有雏鸡发病,整群发病率近5...  相似文献   

17.
1984年7月上旬,我们对25只65日龄希塞斯鸡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瘟疫苗按规定方法和剂量同时分别免疫注射,却于8月初发现其中11只鸡感染了鸡痘。而同样保存的同批鸡痘疫苗(均系南京药械厂1983年12月21日生产,批号为33-1)给省属练湖农场的6000多只星布罗肉鸡单独使用又未见有感染鸡痘的情况。原因何在呢?为查清这一问题,我们分别在1984年12月19日至1985年1月18日对50只星布罗肉鸡和1985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对15只D系罗斯鸡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证实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对鸡痘疫苗存在干扰作用,而Ⅱ系疫  相似文献   

18.
干燥鸡新城疫弱毒(Ⅰ系)疫苗用痘苗管分装,分发市郊和农村个体分散养鸡户,供防疫之用,克服了原冻干苗剂型大易浪费的缺陷,优点较多。我县在几年来制造玻璃痘苗管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较为优越的塑料痘苗管,用以分装疫苗。此种塑料痘苗管制造简便,成本低(一分钱管子可制造几根痘苗管),不象玻璃管那样易破碎,携带方便,深受群众欢迎。现将鸡新城疫Ⅰ系苗塑料痘苗管的疫苗分装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76年作者在某鸡场蹲点期间,该场发生鸡新城疫后,在1~2个月龄雏鸡中发生了鸡支原体病,死亡较多;虽然投给了大量土霉素、但疗效不高。根据国外报道及作者经验,认为鸡支原体甲醛灭活苗有一定免疫作用。为了帮助场方控制本病,从该场病鸡分离出鸡败血性支原体(MG),制成甲醛灭活苗,对假定健康鸡与病鸡进行了气雾免疫,观察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新城疫V4苗临床免疫试验周德群苏承宗熊仲良(重庆市兽医防疫站630043)鸡新城疫V4苗是用澳大利亚学者Simmcn从健康鸡中分离到的无毒力型病毒株制成的疫苗,在东南亚各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探索该苗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饮水、肌肉注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