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16,(8)
正当前,我国吸毒人数持续增长,吸毒人员呈现出逐步低龄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数量的62.4%。近3年,山东登记的吸毒人员以年均37%的速度在递增,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3.4%。虽然青少年吸毒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但缺乏有的放矢的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毒品问题是美国社会面临的头号难题”。此话不假,据估计,在80年代末的美国,由吸毒诱发的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600亿美元;吸毒妇女生下的残疾婴儿每年超过20万个;政府用于扫毒的各种开支在100亿美元以上,而毒品市场上的交易额则每年高达110亿美元。拉美国家同样面临严重的毒品问题。与毒品生产、销售和消费有关的暴力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3.
1989年盛夏,笔者对西安市某地区的青少年贩毒吸毒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深感贩毒吸毒现象沉渣泛起,蔓延迅速,必须立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调查1989年1至6月份,西安某地区共查处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案件33起,吸食、注射毒品者达451人,其中青少年为432人,占其总数的95.8%。人员构成;从某地区1989年1至6月份参与吸毒贩毒青少年的职业构成看,青年工人、个体户及社会闲散人员吸毒贩毒情况特别严重,分别占其总数的33.5%、17.7%、38.7%。吸烟、贩烟的种类和价钱:在我省境内发现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大麻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青少年吸毒的特点、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吸毒问题越来越严重,呈现出低龄化、数量多、毒品新等特点,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其原因在于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小群体的影响、管教失控、对毒品危害宣传不够等.大力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防毒意识和加大对娱乐场所管理,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吸毒行为及其防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青少年吸毒行为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防控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的社会宏观环境 ,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 ,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 ,提高首戒率 ,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吸毒主要原因是好奇、寻找刺激、叛逆、受骗等。青少年染上毒品后 ,身心健康、家庭都受影响 ,甚至为筹毒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针对青少年的可塑性特点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教育 ,加上政府部门对公娱乐场所等外部染毒环境的净化及“无毒社区”的建立 ,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提起毒品,相当多的人总认为是发生在南方沿海、西南边境的事,吸毒的也多是那些“钱烧得慌”的“大款”。总之觉得那个东西距自己还相当遥远。 来自曾被认为是毒品“轻灾区”的辽宁省的最新消息表明:毒品近年来蔓延的势头非常快,正向每个人身边逼近。  相似文献   

8.
吸毒人员的群体特征:海洛因和新型毒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毒品问题从海洛因向新型毒品演变的背景下,本文使用上海的调查数据,从人口特征、吸毒行为模式、人际交往网络、性行为与艾滋病风险四个方面,对海洛因和新型毒品两类吸毒人员的群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类毒品的滥用流行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张维 《学理论》2013,(8):63-64,105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毒品贸易和毒品种类的增加,吸毒人数逐年剧增,其中,女性吸毒者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吸毒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特殊性,毒品不仅对女性吸毒者个人带来伤害,更对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女性较之男性,天性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心理特征明显,复吸率居高不下,成为阻碍戒毒工作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0)
毒品问题作为当今社会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已经被列为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随之而来的就是由毒品繁衍出的吸毒人群,他们游离在社会边缘,并且扩散的范围愈来愈大,涉及的地区已经不仅限于几个小区域,在部分边境地区比较猖獗,所以在对吸毒人群的监管方面十分棘手,这就要求管理吸毒人群方式方法上需要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吴然 《瞭望》1990,(37)
近几年来,伊朗政府重视日益严重的国内贩毒和吸毒问题,在全国展开反毒品斗争,收到了较好的成果。 伊朗的贩毒和吸毒是在80年代初开始泛滥起来的,其原因是在它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告别毒品     
程青 《瞭望》1999,(12)
吸霉和禁毒是个世界性问题,几平所有国家的洁律都明文规定禁止吸毒。但是为什么吸毒现象仍屡禁不止,而且吸毒人群又以青年中年为主。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吸上第一口?他们由此发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又是什么?他们有没有设想过吸毒带来的后果?他们是否为自己的这一行为后悔?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南公安局缉毒处第一强制戒毒所(太阳宫强制戒毒所)和第二强制戒毒所(顺康强制戒毒所),对四名戒毒人员进行了采访。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因为交友不当而沾染毒品,以为毒品能够带来解脱和安慰,但实际上他们及他们的亲友体会到的是更大的痛苦和心理创伤,他们痛悔自己吸霉成瘾却无力自拔。他们都表示从戒毒所出去,一定自别毒品。第一强制戒毒所所长崔席斌告诉记者:一个人一经沾染毒品,对毒品的记忆是很难磨灭的。尽管经过一段治疗尿检转阴,躯体脱瘾完毕,要真正戒掉“心瘾”却很不容易。而且吸过毒的人往往心理比较脆弱,从戒毒所出去后碰到压力和不顺心的事很容易复吸,”家庭和社会应该多多关心他们。复吸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上毒源断不了,这也是我们所深深忧虑的。崔席斌所长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毒品的受害者,一次又一次面对他们亲人的痛哭流涕,他希望通过记者对所有吸霉者说:“戒毒先戒毒友。戒毒是十  相似文献   

13.
刘汉杰 《党政论坛》2014,(18):34-35
一个编剧因为吸一种俗称“冰毒”的毒品被抓。于是就有人出来替他说话,说“冰毒”是一种软性毒品,对人没有危害。更有人进而说,毒品的危害是被夸大的,其实吸毒就跟人跑步、看世界杯比赛一样,后者也会让人觉得爽,因此上瘾的。那么“冰毒”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的毒害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使用媒体实现自我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 每天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构成了当前几乎每一个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一部分,平均而言,美国青少年每天花大约四小时听音乐,花另外两小时看电视。流行音乐唱片的70%购买者是12—20岁的青少年。十几岁的青少年比任何其他人口部分的人观看更多的电影,四百万以上的女青少年每月购买诸如《十七岁》(Seventeen)和《时髦》(Sassy)一类的杂志,3/4的12—14岁的白人女性定期地读至少一种杂志,加上录像、书、报纸等,所有这些构成了青少年日常经历的一个相当可观的部分。在20世纪刚开始时,大多数青少年(及其他人)被局限于书、杂志和报纸等这些印刷媒体中,那时根本就不存在电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我国公布登记在册、列入统计的吸毒者为7万人。据对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广东7省、自治区的抽样调查,吸毒者已达15万人;这种现象在云南最为突出。至1990年底,云南已有吸毒者57787人,吸食海洛因的19706人,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在云南毒品受害重灾区A县,1982年发现有18人吸食海洛因,且全是年青人。到1985年就增加到316人;在B县,1989年吸食海洛因的青年达90人;据1991年对该县第一中学的调查,该校已有30多名学生吸毒,年龄大都在14-16岁之间。西安仅青工吸毒的就有7000多人,兰州市16-25岁的吸毒者占72.6%,26-35岁的占了22.3%。目前,我国年龄最小的吸毒者年仅11岁。  相似文献   

16.
毒品犯罪日益猖獗,并逐步向有组织犯罪的方向发展。在重刑治毒的政策下,有组织毒品犯罪陷入越打击越多的困境。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猖獗是毒品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低成本、高利润促使毒品制贩严重,供给市场毒源充足;吸毒群体日益庞大,需求市场持续存在。有效治理有组织毒品犯罪应从"供""需"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供"的问题就要"堵源截流",打击毒品制贩;解决"需"的问题就要"禁吸戒毒",压缩毒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的毒品问题是威胁众多国家和平安全的大问题,社会频频出现的毒品犯罪事件,凸显我国刑事立法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长期以来仅仅用治安行政处罚的手段对屡教不改、屡戒屡犯者是难以杜绝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本文提出在我国增设吸食、注射毒品罪的基本设想,并具体探讨罪名的设置构成要件及量刑的规定,相信随着我国刑事立法的不断完善,吸毒行为犯罪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毒品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其毒品犯罪类型多表现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等,其中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最甚。该地区毒品犯罪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与该地区独特的经济、历史、文化、社会控制等诸多内外在因素有关的。防止此类犯罪产生与发展的对策是从满足少数民族民众的迫切生活需求出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吸毒心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了解了青少年吸毒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深层根源 ,才能施以正确的预防措施。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的及其社会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行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毒品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其依托网格实现吸毒人员"发现得了、管控得住、服务得好"目标。在科学合理依法利用网格开展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实践部门面临网格化理解认识偏差,信息化、智能化运作不统一,法治化、社会化推进困难等问题。在推进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要依法规范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信息平台,推动智慧治理,实现社会合作治理,推动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