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南省新县坚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目标,将留守儿童关爱主阵地由学校"小家庭"延伸到社会"大家庭",倾力打造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一、 坚持整体联动新县出台了《新县关爱留守儿童三年行动计划》《新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规模的扩大,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恶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及家长的访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重庆南川市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大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程”,较好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半月谈》内部版、《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2006年3月5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播出专题节目《春天的约会》,介绍了该市推行代理家长制的情况。在对话中.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张世平认为“重庆南川市的做法很好.是一种有效方式”。鸣玉中学还荣膺“全国暨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10月21日.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川市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5.
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留守儿童院舍服务机构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目前大多都面临着成长困境和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方的积极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为此,我们探讨将小组工作方法引入留守儿童教育领域的积极意义,试图从新的有效角度解决该群体的成长教育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这一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对于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又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过大年"。20多年前,贫困地区孩子的梦想是"我要读书"。现在,已经走进课堂的农村儿童的梦想转眼间变成"我想爸妈"。5800万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深度关注。他们吁请构建政府支持、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的社会化教育及监护体系,给留守儿童以持久、温暖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魏博通  戴逢波 《人民论坛》2012,(36):154-155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以江西省靖安县仁首镇的小学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性格、学习成绩、日常行为、父母亲和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依赖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邵昌玉 《人民论坛》2011,(9):176-177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留守的处境导致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自我意识不健全、人际交往焦虑等状况。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应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留守的处境导致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自我意识不健全、人际交往焦虑等状况。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应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频发的现状,调整法治教育结构和模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需通过明晰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不同主体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对留守儿童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师、家长与农村社区成员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留守儿童编织法治"安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