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 1世纪初缩小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条件日趋成熟。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循序渐进和跨越式发展相结合、市场牵引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先富带动后富联动发展、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战略上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 ,大力推动中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合作 ,扩大和深化内地对外开放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向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受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紧缺、综合成本高、产业升级和环境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之势愈演愈烈。处于中西部后发达地  相似文献   

3.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振兴中西部经济 ,缩小地区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也日益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识。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首要的和关键的环节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不可能一步到位 ,所以必须尽快培育和完善区域市场。一、尽快培育和完善中西部区域市场培育区域市场是完善全国统一市场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市场为区域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创造了先进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3,(7):4-4
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央财政将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坚持民生优先。发展要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6.
促进"十二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中西部、升级东部、强化东中西部的关联度"。具体来讲,就是加快中部崛起、促进东部产业和城市的高级化、加快三大经济圈内东中西交通大通道和物流网建设  相似文献   

7.
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能将东部地区市场、资本与中西部地区相对后发展县域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相对低收入的农户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农产品产业链协作,促进产业链纵向、横向延伸,并将产业链主体尽可能留在中西部县域,对助力这些县域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面临各层级政府间协调性不足、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风险,存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难和阻力。通过完善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顶层制度设计、调适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关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中西部县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利益关系,可以有效克服跨区域产业链协作障碍,让农产品产业链更好地服务带动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发展行业协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松青 《创造》2001,(3):18-19
经济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0年来,区域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发展,使中国经济渐入五彩缤纷和异彩纷呈之佳境。然而,市场力之作用的固有趋势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1978—1999年,从GDP总量的地区构成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看,东部地区呈现持续上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尤其是1994年以前,东部地区上长的趋势和西部地区相对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1994年以后,  相似文献   

9.
促进"十二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加快中西部、升级东部、强化东中西部的关联度"。具体来讲,就是加快中部崛起、促进东部产业和城市的高级化、加快三大经济圈内东中西交通大通道和物流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3,(9):4
把中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是区域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应有之义,国家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经济政策,中央财政将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迈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优势  相似文献   

11.
罗美娟  刘可 《思想战线》2007,33(5):89-95
我国东西部技术发展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在东西部地区进行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是缩小东西部技术差距、促进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提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东西部技术转移,需要在政府的推动下,形成促进东西部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WHEN will China send athletes to the Olym- pics? When will China win the gold? When will China host the Games?"asked a magazine in an article entitled"Ath- letic Sports"as far back as 1908.  相似文献   

13.
<正>The drive to meet the 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by the scheduled deadline of the end of 2015 has now entered its countdown phase.Many of the goals set out 15 years ago,which have served to gauge development levels and develop a global partnership for development,have already been transformed from mere aspirations into tangible realities.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相似文献   

14.
Susan D. Blum 《当代中国》2002,11(32):459-472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s been applauded for the benefits it will confer on China's economy and for granting recognition to China's modernizing efforts. The scrutiny of the outside world will force China to regularize many of its practices, such as legal and economic practices. But most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WTO has focused on a very limited segment of China's societ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realities of rural Chinese life, warning that the consequences of China's increased pressure to reform may be more negative than positive and that the prospect for rural China is far from clear.  相似文献   

15.
享有充分的人权 ,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在旧中国 ,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没有人权可言。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 ,一直把争得人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孕育并成就了联合国这一战后最大、最有影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在联合国的成立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联合国的成立为战后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分歧的机制和场所,而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也自此取得了为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坚韧不拔、仁爱通和的精神,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而以自主创新的优势为先导,是赢得这场博弈,使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