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6家企业缘何家家盈利?─—松滋县新江口镇发展乡镇企业经验探微李启全湖北省“百强乡镇”之一的松滋县新江口镇,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使46家企业今年1~9月家家盈利,产值达到2亿元,实现利税650万元。这些企业之所以富有源头活水,探其缘由,就在于他们─—...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1,(21):27-2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所有制企业108万家,职工880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412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2438亿元,实现乡镇工业增加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者的精神。”每一个思维者并不一定都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但每一个思维者必须能时时展示出思想家理论家在思维中所时常进发而出的思想的光华。孜孜不倦的学习,换而不舍的追寻,呕心呖血的思索,热情而大胆的社会实践,这一切便构成了思维者生命的基调与底色。人们把和平乡的“班长”李传德与这样的~位思维者联系起来。武汉市洪山区和平乡素以“楚天第一乡”著称,所谓“第一”,不仅仅因为她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最佳乡镇”殊荣和连续三年获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名、全省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围绕农副产品加工 发展乡镇企业吴祖光近几年来,余干县乡镇企业依托资源优势上项目,注重特色求发展,速度逐年加"快,效益不断提高。1995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4.6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14.2亿元,实现利税1.96亿元,继1993年、1994年获...  相似文献   

5.
《北京观察》2004,(3):32-33
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大力推进京郊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郊区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是乡镇企业经济总量提高、实力增强:2003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753亿元,是1997年的近3倍;二是乡镇企业提供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农民得到了实惠:2003年京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提供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50元,比1997年人均净增1900元,翻了一番多;三是连续两年完成市委、市政府对市民的承诺,共安置1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就业(2003年安置7.2万人),维护了农村乃至首都的社会稳定;四是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3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383亿元,占农村经济总量的65%.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我省乡镇企业萌芽于五十年代后期,起步于六、七十年代,发展、壮大于八、九十年代。到1998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89.2万个,职工837.4万人,完成现价总产值9510.2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8449.48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贾宋镇发挥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挖掘潜在优势,着力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做文章,市场、乡镇企业、农业、小城镇建设齐头并进,镇域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分别被国务院11个部委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被国家计委、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1998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5亿元,财政收入1300万元,市场成交额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0元,  相似文献   

8.
周元宵 《政策》2000,(3):38-38
湖北骆驼公司的前身是谷城县石花镇一家街道小厂,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1.2亿元、年实现税利860万元、固定资产4000万元的全国“先进乡镇企业”。1998年,该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四位。为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探索企业机制创新之路,1998年5月,骆驼公司成为湖北省乡镇企业第一家实行动态股权制改革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9.
乡镇区街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迅猛崛起的新生事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有生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哈尔滨市的乡镇区街企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发展路子,并取得了较快发展。“八五”期间,全市乡镇区街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又在“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开了个好局,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423.7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区街企业完成总产值51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积极创造发展乡镇企业的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动员各部门围绕发展经济开展工作,减少阻碍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松滋县努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形成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合力。一是组织有关部门为乡镇企业服务。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服务实行经济工作“一票否决权”。组织人事部门从县直机关、大型企业选拔12名国家干部到乡镇党委、政府担任领导,分管乡镇企业工作;桃树、涴市等12个乡镇选派24名国家干部到乡镇企业任职。财政部门发放周转金377万元,重点扶持了123家企业;农行、信用社投放贷款3177万元,重点支持了200家企业。税务部门“放水养鱼”,培植财源,为54家企业减免税款193万元。工商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新建企业办证91家。同时,全县纪委、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为  相似文献   

11.
洪山区和平乡团结村地处长江公路桥南端。几年来,团结村人依靠科技进步,兴办技术密集型企业,村级经济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一个普通的村落,一跃成为全国十佳乡镇和平乡的富裕村,是武汉市十强村之一。时针回拨到1987年冬,那时的团结村主要靠  相似文献   

12.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吴朝顺坚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积极扶持,大力发展"的方针,楚雄州把乡镇企业作为彝州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全州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由1992年的7.15亿元,发展到1995年的30.05亿元,三年时间增长了4.2倍。乡镇企业取...  相似文献   

13.
经过深化改革,几年来,我市乡镇工业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18亿元,工业产值达30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一半,达到“半壁江山”,从而有力地改变了过去城乡经济条块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但是,也应看到,我市乡镇企业虽然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但从总体水平来看,企业素质不高,管理落后,效能低下,产品的技术含量及产业结构,都不能适应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4.
我省乡镇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水平很低。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为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76年到1982年的七年间,乡镇企业总收入一直在2至4亿元之间徘徊。1982年有乡镇企业1.38万个,从业人员22.56万人,产值4.11亿元。经过1980年以来3年多的调整,到1983年全省有乡镇企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如何经受住市场竞争的冲击,寻求更大的发展?武汉市洪山区委区政府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走上了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的道路。经过三年努力,企业集团在我区经济格局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培育发展企业集团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成效,主要体现在:首先,初步改变了乡镇企业规模狭小、难长大的局面,转向向规模要效益。一方面通过采取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的联合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各集团公司净资产总额均在3000万元以上,仅和平乡八大企业集团总资产就达6亿元以上,截至1996…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洪湖市乡镇企业积极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走出了一条以科技进步驱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的路子。1998年,尽管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特大洪灾的袭击,全市乡镇企业仍然实现总产值13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截止1994年底,京郊乡镇企业已有2.07万家,职工109.6万人,全年完成产值751亿元。实现利润6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额73亿元人民币,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管理素质差、科技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日益显著,加上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湖北枣阳市委紧紧围绕奔小康的主旋律,把加强乡镇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建设“小康市”的重要保证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推动了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1991年,全市25个乡镇、办事处直属企业达到283家,总产值达2.13亿元。一、摆正位置,把加强乡镇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实现小康的一项重要保证来抓乡镇企业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要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们襄樊市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中,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采取超常规措施,促其快速发展。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8.52亿元,实现利税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7%和45%;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55.5%,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7%,分别比上年增加1O.5和20.3个百分点。为了确保乡镇企业今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20.
锦绣江苏     
《群众》1999,(9)
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我省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萌发于50年代,波折于60年代,再兴于70年代,突起于80年代,提高于90年代。1985年,全省有乡镇企业49.66万个,从业员741.93万人,总产值447.3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8.1亿元。1992年,全省乡镇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