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实践》2018,(6)
正荣耀先,字耀庭,男,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察素齐镇人。1918年,进蒙藏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受李大钊、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思想影响,积极投身于进步活动。1919年,在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成为北京蒙藏学校的运动领袖之一。1921年,参加了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北京马列主义研究小组。从此他如饥似渴地研读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2,(7):49-50
1924年.陇西县文峰镇人马元凤在北京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成为定西市加入党组织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刘晓艳 《党的文献》2016,(4):121-127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在军警严密监视和破坏下,李大钊遗属与北大同仁、同乡好友,为李大钊遗体装殓并暂厝于妙光阁浙寺南院。1933年春,北大同仁蒋梦麟等13人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中共北方党组织参与了公葬活动并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李大钊夫人赵纫兰于公葬活动35天后病逝于北京,与李大钊同葬于万安公墓。1983年10月29日在李大钊诞辰94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李大钊及夫人灵柩移葬于陵园,接受各界人士瞻仰。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李大钊诞辰120周年,6月18日我带自己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一起去了位于北京西单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参观。这所故居是李大钊就义之前在北京住过的8所租宅之一,因李大钊一家在此住的时间最长,故北京市政府将此处定为故居。2006年2月,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搬迁、修缮,恢复故居面貌。200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80周年时,故居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5.
《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是少年中国学会1922年7月杭州年会上该会北京的部分会员的一份提案(即《北京同人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发表于《少年中国》第3卷第11期,署名依次为黄日葵、陈仲瑜、邓仲、刘仁静、李大钊、沈昌。该文被收入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续)和1989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遗文补编》。该文到底是不是李大钊的文字呢?笔者认为,很值得重新研究。现据考察,该文的执笔者并不是李大钊,而是邓中夏。一、关于《提案》产生的背景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最…  相似文献   

6.
一、李大钊遇害始末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进入天津大沽口挑衅。16日,日本又纠合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此举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李大钊适时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帝斗争。17日,李大钊率领游行队伍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时,和部分群众一道遭到军警殴打。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领导下,3万多群众召开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北京10万余人举行大示威,在执政  相似文献   

7.
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是在李大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由弓仲韬同志一手创建的。弓仲韬于1886年生于安平县台城村的一个书香门第。1916年.他3()岁时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19年毕业。毕业后,他在北京沙滩附近的一所小学任教,因当时的北京大学也在沙滩,他经常去北大图书馆翻阅进步书籍,从而结识了李大钊。在李大钊的悉心教诲和影响下,  相似文献   

8.
眼下所有关于李大钊生平的论著都认为他是在1922年2月开始参与俄国灾荒赈济会的活动,然在《救灾恤邻》档案汇刊中却明确记载,李大钊从1921年10月北京俄灾赈济会成立伊始即参加了该会的发起和组织工作。他积极投入赈济俄灾活动,一方面是出于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机会加强与苏俄联系,培养进步青年"走俄国人的路"。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着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灵柩,陪伴李大钊长眠地下的是他的夫人赵纫兰。1983年,李大钊烈士陵园在万安公墓的园林中修建时,赵纫兰的灵柩随同李大钊的灵柩迁葬至陵园单辟的墓地上,墓碑上的镌字由原来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  相似文献   

10.
1924年至1927年陈为人在北京地区的革命活动吕芳文协助李大钊拓展工人运动1924年11月,李大钊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后,从苏联回国。赵世炎等前往汇报北京的工作,谈到北京虽不是工业区,但也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工业,如财政部印刷厂等等。过去虽对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1.
1927年春天的北京乌云滚滚、血雨腥风,奉系军阀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纵容下,逮捕了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党组织成员,4月28日年仅38岁的李大钊及其同志共20人死于反动军阀的绞刑架下。80年过去了,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岁月的沧桑丝毫没有磨损李大钊生命的光华,他生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撤保     
有一年暑假,李大钊携夫人赵纫兰回到故乡河北乐亭县探亲。到了岳父家,妻弟赵晓峰谦恭地请求李大钊说:“三姐父,给我在外边找个事干吧。”赵晓峰读过书,有文化,年轻人出外见见世面、寻求发展也是人之常情。李大钊沉思了片刻,便点头应允。李大钊返回北京不久,赵晓峰就接到了他的来信。信中写道:“你托我的事已办妥,由我做保,到汉沽盐务局当职员。望你按时报到,好好干事。”那时候,在外边干事要有“保人”,否则是无人敢聘用的。而今由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出面担保,聘人单位自然允准。赵晓峰异常高兴,立即整顿行装,赶赴汉沽盐务…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4,(10):34-34
1918年冬,从湖南来到北京的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和李大钊第一次见面。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毛泽东在北京大学获得了每月可以领到八块大洋的图书馆助理员的兼职机会。依据北京大学档案现留存的工资发放册记载,毛泽东于1918年12月、1919年1月和2月先后签收了3个月工资,月薪为8元。由此可知,毛泽东到李大钊身边工作的时间是1918年的最后两个月,正值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之际,恰是李大钊开始向中国民众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15.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先就读平江县启民女子学校,后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学校。 这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中国社会激烈动荡。一批怀有远大抱负的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救国途径。1919年底,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  相似文献   

16.
谷新德 《党的文献》2012,(1):121-122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17.
韩玉玲 《湘潮》2014,(5):28-29
张申府被人所熟知的,是与冯友兰、金岳霖等齐名的著名的哲学家身份,他的政治活动家的事迹却介绍不多。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曾经风云一时的政治名人和先驱式的学术家淡出历史舞台。历史仿佛在他身上失去了记忆,尤其是他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张申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什么角色?由声名显赫转入沉寂冷落的原因何在?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张申府(1893~1986),河北献县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升入本科,先学哲学后学数学,1917年肄业留校任教,教授预科部逻辑学和数学。1918年,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张申府在授课之余,曾在图书馆帮助李大钊从事管理工作,常常和李人钊聚谈,关系口益密切。在暑假李大钊回家休假期间,张申府曾两次代理其图书馆主任职务。当时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了传播和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张申府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8.
思悄 《党的建设》2008,(3):60-60
胡廷珍,乳名隆喜,甘肃省临夏县城关镇人,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商兼营的殷实家庭。1921年,胡廷珍前往北京求学,在北京朝阳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1924年,胡廷珍在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27年4月28日,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反动军阀张作霖绞杀于北京。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妻子带着子女被迫离开北京,辗转流离,分散四方。67年风雨过去了,李大钊的子女现在何方?境遇如何?我开始在北京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20.
董宝瑞 《党史纵横》2004,(12):22-25
在北京香山的万安公墓中,安葬着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灵柩。1983年李大钊烈士陵园在这里修建时,赵纫兰的灵枢也随同李大钊的灵柩迁葬至陵园里,其墓碑上的镌字由原来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作为李大钊同志的结发妻子,赵纫兰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1884年1月21日,赵纫兰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富户人家。她与李大钊是同村人,比李大钊大5年零9个月。“纫兰”一名,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纫秋兰以为佩”。这句诗在当时的书信中被广为引用,喻对人所施德泽或教益铭感不忘。赵纫兰在家中行三,其上一兄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