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赴美生子将不给美国国籍?!2013年6月,美国24名共和党众议员“公车上书”,要求国会解释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列明本身虽在美国出生但父母均非美国公民的婴儿不得享有美国公民身份。消息一出,让不少想赴美生子的华人准妈妈“很闹心”。  相似文献   

2.
权益受侵,身在异国,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维权经验的移民是该保持沉默,还是选择抗争?一对华人夫妇在美国遭遇职业陷阱。血汗钱被骗走,丈夫又遭解雇。为向同为华人的无良老板“讨说法”,年近半百、不精通外语的他们走上了漫漫维权路。其间,老板竞唆使昔日工友作伪证。又动用人脉“封杀”他们的求职路。面对对方强大的阵容以及重重威胁、恐吓和谎言。走投无路的他们向美国劳工部长求助……  相似文献   

3.
俺闯大祸啦     
作者箩筐因为遭遇经济危机,不得不全负荷工作,写作时间减少,本刊又特邀作者王晶与箩筐一起主持本栏目。王晶也是一名旅居美国十五年的华人,居住在新泽西。同一个美国,不同的视角,两位作者将向读者呈现更缤纷的美国生活。  相似文献   

4.
千古洲 《中国律师》2005,(11):12-15
作为“国际访问者”,我第一次来到了被称为“住在这里的100个理由”的纽约。对于纽约,有人说是天堂,也有人说是地狱;有人非常迷恋它,也有人非常厌烦它;有人说“我有100个要住在纽约的理由”,也有人说“我有100个搬离纽约的理由”。爱也好,恨也好,全在于每个人的心态。其实纽约还是纽约,纽约还是没变,纽约还是在与时俱进地变。对于我这个短期访问者来说,来到纽约还无法谈到对这个城市是爱还是恨。主人告诉我们,希望我们看到“真实的美国”。这个“真实的美国”,当然也包括真实的纽约,一个真实得有人爱有人恨的纽约。同时“,真实的美国”当然也包括美国人天天挖苦、揶揄又天天离不开的美国律师。我们知道,在百万美国律师中也有不少华人律师、不少被人赞誉有加的华人律师。此次在纽约,我就见到了一位老朋友、一位华人律师。这位华人律师就是远近闻名、内外皆夸的胡知宇律师。去年冬天,在北京建元律师事务所,我见到了这位由鲁哈达律师介绍相识的华人律师,这位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之邀回国访问的法律界知名人士。此次纽约再见,自然高兴万分,兴奋异常。胡知宇律师给我留下印像最深的并非他高超的办案能力、精深的研究能力、周到的活动能力、长远的判断能力……而是他对“命运”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公交车、地铁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许多华人在祖籍国从小就接受的公共美德教育,但在美国搭乘公交车、地铁的新移民或亚洲观光客会发现,美国让座文化与中国两岸三地不同。  相似文献   

6.
《典型美国人》把儒家的人伦和个人主义看作是中国传统化和美国主流化的一对基本差异,并以此结构全篇,通过讲述华人移民张意峰及其家人由于语境的变化而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的改变及其后果,批判了“熔炉”模式下“典型美国人”的定义,提倡“美国色拉碗”式的多元化,主张华人移民在建构化身份的过程中,应该对东西化进行鉴别吸收,融合贯通两种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从本期开始,本刊连载《人间美国》,展示已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小鹜(笔名)女士眼中的美国。爱城的蒋太太,是三个孩子的妈,五口之家的女主人,一个深居简出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东海岸的小镇爱城,和大都会纽约隔海相望。一方面保留着格林童话中的森林草地,小桥流水,木屋人家,一方面也有格林童话中没有的高速公路,购物摩尔,公司商厦,是不少华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既不乏异国的风光情调,又不会感到他乡的孤单寂寞(周围总会找到华人街坊的),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少数族裔与白人友好相处的社区。“煮妇”忆“油花”爱城的华人,大都是受过美国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为爱举枪     
紫薇 《江淮法治》2008,(8):48-50
一对移民美国的华人夫妇,经过十多年艰辛打拼,终于在美国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和地位,可他们的感情却走到了破裂边缘。夫妻分居多年,妻子多次要求离婚,丈夫拒不同意。就在婚姻的僵持中,妻子另有所爱,去意更坚。见苦劝妻子回心无望,2007年11月29日晚,丈夫携枪支闯进妻子住处,将妻子击毙,自己随后自杀,血案震惊了休斯敦华人界。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21日,山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6·21”特大境外网站传播淫秽信息案件侦破情况。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关闭了“情色六月天”、“天上人间”“、情色海岸线”“、华人伊甸园”4个境外色情网站。该案是公安部督办案件,也是山西省破获的注册会员最多、危害最严重的同类案件。2005年6月下旬,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网监部门在办理一起涉嫌网络传播淫秽信息案件工作中发现了“情色六月天”网站。经初步侦查,发现“情色六月天”网站是一个组织严密、极具规模的境外色情网站,该网站在互联网上自称“华人第一成人社区”,服务器设在美国…  相似文献   

10.
5月10日,纽约华人状告CNN一案出现新的转机,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梁淑冰女士将委托新的代理律师,坚持将官司打下去;二是美国著名华人黄克锵在帮助梁女士的同时,将作为新的原告,同时委托律师立案状告CNN。  相似文献   

11.
但伟 《检察风云》2000,(3):63-64
自19世纪初,华人劳工大批移民到旧金山时起,美国华人的数量就一直在缓慢增加。但直至1965年,美国通过移民与归化法案,移民的家属可以优先申请到美国来和家人团聚后,美国的华人的数量才发生历史性的转折,在过去的30年里,几乎每10年就增加1倍。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在美国合法居住的华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炎夏8月,"中国大妈"又一次站上了舆论舞台。这一次广受关注,是因为她们在纽约的日落公园跳广场舞的行为惊动了美国警察。来自美国《侨报》的报道显示,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如今已成为华人晨练、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一支华人舞蹈队就活跃在日落公园里。在日落公园地区,这支华人舞蹈队十分活跃。据《侨报》称,每逢华人社团举办大众性或大型活动,"她们的身影都会出现在现场,为中外民众送去腰鼓、传统舞蹈等"。平日里,这支舞蹈队就在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里排练。因为前往日落公园锻炼或跳舞健身的华人越来越多,且华人大多喜爱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跳集体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箩筐因为遭遇经济危机,不得不全负荷工作,写作时间减少,本刊又特邀作者王晶与箩筐一起主持本栏目。王晶也是一名旅居美国十五年的华人,居住在新泽西。同一个美国,不同的视角,两位作者将向读者呈现更缤纷的美国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陶短房 《政府法制》2013,(33):18-20
“神灵附体”的做法,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降僮”文化的变体。不过,信奉“神仙”的大人物,不止于华人圈,外国名人也颇有好这一口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之行结束了,从本期开始我们和读者一起开始美国的行程。作者是旅居美国一明年的华人,有3个儿子,现居住在美国阿利桑那州。  相似文献   

16.
《商务与法律》2006,(3):50-51
经过一周多的激烈讨论,美国参议院2006年5月25日通过一项“折衷”的移民改革法案,较众议院2005年年底通过的移民改革法案,这项新法案要“温和”许多。新法案除了要加大力气保卫边界安全外,还将布什总统的“客籍劳工计划”加以修改收入其中。法案将美国的非法移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美国呆满5年以上的非法移民,他们可通过“客籍劳工计划”逐步申请成为合法公民,这些人约有700万,当然,他们要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并要通过英语语言测试;  相似文献   

17.
走进美国的华人社交圈,很多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我谈起一个叫做莫虎的华人。在我此次访美之前,有好几位国内的律师都曾建议我去见见莫虎。尤其是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的阎建国律师和他的太太李晓法官(曾赴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特别建议我采访一下这个值得一访的华人。为此,他们已经给我安排了如何见、何时见、何处见莫虎的一切事宜。尽管原定的“国际访问者计划”中没有这个安排,但我还是想方设法抽空见到了那个我在大学时代就听说过的叫莫虎的华人。  相似文献   

18.
原告北京捷利成商贸公司(以下简称捷利成公司)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诉称:其于1997年6月21日取得了在皮衣类商品上使用“蕾蒂尔·克丽斯瑞娜”商标的专用权。近年来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该品牌皮衣的销售量与日俱增。2000年1月,原告先后发现北京市华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人工贸公司)在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北京燕莎购物中心、贵友商场、赛特购物中心销售标有“蕾蒂尔”字样的皮衣,销售现场显  相似文献   

19.
镇戈 《江淮法治》2008,(16):48-49
2008年3月11日.受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三国通缉,位列美国100号特大通缉犯名单的新西兰华人薛乃印在美国被捕后.引渡回新西兰。19日,新西兰奥克兰地方法院正式对薛乃印进行庭审.控告他谋杀妻子刘安安。这样,去年在新西兰轰动一时的薛乃印杀妻弃女一案在归于沉寂之后尘嚣又起.重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青木 《政府法制》2014,(26):20-20
据美国“环球新闻网”7月6日报道,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医院宣布,该院将不再聘用任何吸烟人员。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一人事政策带有“歧视性”,然而这在美国很多州是合法行为。 根据“美国非吸烟者权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81.6%的美国人置身的职场、餐馆、酒吧等场所都有国家或地方法律禁炯限制。截至2014年1月,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等28个州全面实施禁烟令。马里兰州禁烟令于2008年2月起生效,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和包括酒吧、餐馆及私人会所在内的密闭公共场所和职场全面禁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