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两型社会”指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手段,两型社会建设是目的,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两型社会在内涵、发展目标、建设框架、建设途径和建设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2,(12):2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显示了执政党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批准在湖南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子。四年多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年前,胡锦涛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主题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并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是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以来,中央又一次重点强调“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湖北已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要指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湖北要坚持发挥外向型和内在型经济双重优势,弯道跨越实现由"速度型"向"结构速度型"转变。要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突破性发展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主线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求;“经济建设”的发展重心。  相似文献   

7.
公安事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评价过去、判断形势、审视自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三项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8.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两型社会”试验区意识,充分认识金融工作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事关“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大局的高度,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它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目标而努力。一、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必须认真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1·认真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落实部党组提出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三个具体目标”,即全线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压缩到最短、全线设备实现“免维修”…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建议所强调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等精神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企业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即要承担起科技自主创新的责任;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要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地方立法生态化要求,地方立法生态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实现地方立法生态化,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生态主义立法原则,以环境正义为价值取向完善地方法规的体系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因而,推行绿色立法至为关键。在立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借鉴、移植国际立法经验,敢为人先,推进制度创新,以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3.
对“两型”社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海 《学习与实践》2009,(11):144-148
“两型”社区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型”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进“两型”社区建设,要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即:在全市社区建设一批“两型”基础设施,倡导一种“两型”生活方式,完善一个“两型”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一套“两型”社区长效工作机制。“两型”社呕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需要举全社会之力采取得力措施去实现。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大连,必须以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为主题,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共建。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企业之外重要的社会建设领域,在其培育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个统筹”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敢于先行先试;2、狠抓循环经济;3、实施项目带动;4、共谋经济一体化。长株潭的做法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武汉周边八市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都表现出空前的使命感、主动性和求实精神,对相关改革的认识已趋于深化,特别是在同武汉经济“对接”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期待;八市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上已形成有价值的初步成果;八市“两型社会”建设已主动起步,发展势头良好;八市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诸多值得重视的建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在协调机制上有切实保障;必须在先行先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在发展环境上有重大创新;必须在政府改革上有重大进展;必须在资源整合上有重大举措;必须在两型经济发展上有政策支撑;必须在产业转移上有通盘考虑;武汉市自身必须做大做强,增强集聚力与辐射力,在“8+1”城市圈中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体的发展观,是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观。广大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妇女运动的发展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妇女为本,努力满足广大妇女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需求,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妇女运动的主题——坚持以…  相似文献   

19.
李堂 《前沿》2011,(7):81-83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