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晋芳 《法制与社会》2011,(36):77+91-77,91
本文通过对一个案件的评析,阐释了非法行医的相关构成要件,并捐出了认定非法行医罪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非法行医行为的争议不断。司法实务中对非法行医类案件的处理也大相径庭。究其根源,非法行医定义本身有诸多争议。笔者认为非法行医存在行政法与刑法不同层面的理解,区分其二者才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本文将从以往的司法判例出发,明晰非法行医罪所要保护的根本法益在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解构成立本罪的具体情形,以期为今后对此类行为的定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顾加栋 《证据科学》2004,11(3):209-212
非法行医罪基本犯罪构成中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擅自行医会破坏医疗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结果仍然为之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对于加重结果出现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而不是过失。  相似文献   

4.
论非法行医罪在刑法学理论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行医罪作为刑法分则的一个个罪,蕴涵着许多刑法学理论基本问题,包括法定犯、职业犯、结果加重犯、身份犯、抽象危险犯以及与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关系等问题。探究非法行医罪所涉及的刑法基本理论问题,既是深入研究本罪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非法行医行为正确定罪、准确量刑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结果加重犯是行为人实施符合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加重法定刑的犯罪。非法行医罪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法条规定了三个不同的量刑幅度。其中,"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者造成就诊人死亡"是本罪的加重结果。本文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标准作了论述,并探讨了非法行医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关于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本罪是特殊主体犯罪,另一种认为本罪是一般主体犯罪,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只能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才能成为非法行医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不具备医疗技术、医疗知识的普通自然人;(2)具备医疗技术,但尚未取得合法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人们对非法行医罪诸多分歧性的理解,造成了非法行医罪的运行冲突,抑制了非法行医罪作为规范作用的发挥,对该罪进行立法分析,有助于对非法行医罪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在非法行医罪的认定中,个体行医同时需要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执业证书并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一个条件的缺失,就可以使行医人具备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资格。只要积极的诊疗行为对于结果的发生存在着助推和加重作用即可认定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有在这种过错是不被容许的,并且这种过错对于加重后果的发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的过错行为才转化为一种业务过失行为。  相似文献   

9.
陈平 《证据科学》2001,8(3):143-145
本文结合部分非法行医典型案例讨论该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问题,对于非法行医行医造成人身健康受到损害的程度如何界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作者认为应以刑法为基础,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并考虑非法行医行为在这类案件中的参与程度,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10.
97刑法增设非法行医罪,对于规范国家医疗卫生秩序、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刑法对非法行医罪只作了抽象性的规定而缺乏可操作性,司法机关在对该罪的法律适用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同时,理论上对非法行医罪的界定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探讨了非法行医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分歧,并对非法行医达到"情节严重"的界定和非法行医罪中结果加重犯的因果关系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南昌市个体牙医章俊理非法行医、伤害一案,像一颗炸雷,轰动了南昌,轰动了江西,也轰动了全国。一时间报纸、电台、电视台竟相报道,声讨之声铺天盖地,影响之大超乎寻常。笔者在本案开庭之前,曾介入过该案,对该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现仅就章俊理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何为非法行医罪非法行医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第1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什么是医生执业资格,刑法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目前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笔者认为,执业资格主要是行为人本…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K市某"生命养护中心"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起不同时段、不同违法主体开展非法行医的复杂案件的介绍,对案件调查取证、执法程序和法律适用进行全面评析,总结此类案件查处中的争议和不足.在国家全民大健康背景下,随着《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出台,就未来如何有效打击和遏制非法行医活动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舒玲华  徐惠 《证据科学》2001,8(3):141-143
近年来,非法行医行为急剧增多,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也不断增加,而司法活动中对涉及非法行医的案件的处理中常因对“非法行医”行为确诊上产生医疗事故、非法行医、民事伤害等分歧,导致案件定性困难,直接影响案件审理。本文主要就非法行医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及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与确认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非法行医罪基本犯罪构成中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擅自行医会破坏医疗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结果仍然为之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对于加重结果出现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而不是过失。  相似文献   

15.
提高违法成本 遏制非法行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打击非法行医的实践认为,有效遏制非法行医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提高非法行医的违法成本,本文从完善法律依据、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等七部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石家庄市自2005年5月起,在全市23个县(市)区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为总结评估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工作深入开展,2007年7~8月,我们对23个县(市)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对于打击非法行医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多年以来非法行医的现象却屡禁不止,非法行医的行为给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对非法行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能对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非法行医罪在相关的法律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是有一定作用的.非法行医罪作为法律规范对医疗管理及保证公民健康权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非法行医罪是一种职业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是行政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是身份犯进行分析、对非法行医罪中的医疗行为进行分析四方面,对非法行医罪在刑法学理论上的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4例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龙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1997,13(4):215-217
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已有不少报道1-3,但因非法行医引起药物中毒死亡的案例尚未见专门的文献报道.本文总结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自1958年以来的14例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案例,认为认真分析总结非法行医中毒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有关医政管理措施,以及可能的防范措施,对防止类似中毒的发生和提高法医学鉴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58-1995年的尸检资料中选出14例明确因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的案例,即因应用无行医执照的游医所配药物而中毒死亡的案例.将每份尸检材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末,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章俊理、章君鹏等非法行医罪案,在江西省甚至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该案一审判决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对非法行医罪中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标准以及审查范围,笔者借此谈谈不同的认识。一、医生执业资格的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因此,确定行为人是否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是判断行为人的行医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关键。确定行为人是否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医生执业资格”。“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