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晶  陈美秋 《人民政坛》2008,(12):34-35
2008年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而言,真是不轻松的一年。连续数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代告一段落,经济下降周期终于来临。而正当中国企业因各种原因处境艰难的时候,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并波及中国,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企业的出路在何方?本刊就世界金融“风暴”背景下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之路的话题。对话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大陆集团总裁王晶。  相似文献   

2.
韩立春 《群众》2009,(4):25-26
2008年的中国经济波澜起伏,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民经济“体温”由热转冷.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虽然全国GDP增长9%。但比2007年13%增速回落了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速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经济下行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1月,全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9%,跌幅比2008年12月加深1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论坛》2009,(1):94-94
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不久前发表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报告回顾了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总体上看,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4.
2008年8月底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历经一年,目前已初步见底,但是,金融海啸深层影响全球经济还没结束。一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增长、保出口、拉动内需,成效突显,中国经济正朝着企稳回升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德国慕尼黑世界经济研究所对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作了乐观的估计,该所称:“不只是全球经济保持持续繁荣的走势,而且经济复苏的过程加快。”“美国经济有可能再次出现强劲增长势头,增长速度不会放慢”。“所有国家的国内需求非常令人满意,而且这种需求是上升趋势。”不久前,香港渣打银行经济分析表示对中国经济增长看好,他们认为中国已告别了双位数字的膨胀型高增长时代,进入了一个7%至8%的温和高增长时代。这样一个变化意义是正确的和积极的,他们预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将至少持续20年。2000年5月,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发表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方向正确,经济增长加快。它称:“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5%,比亚洲国家的平均增长率6%高出1.5个百分点。”“明年的增长速度将更快,将达到7.8%。”“中国的良好前景是同亚洲大陆经济的普遍恢复联系在一起的,在经历了几年的经济收缩后,亚洲今年将出现向经济增长的‘彻底转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富起来的国民希望为自己的闲钱找到一条投资之路,股票市场的建立似乎为他们带来希望。但残酷的现实是,在中国证券市场18年的历程中,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伤痕累累。特别是2008年,中国股市的跌幅更是创世界之最。股市的剧烈下跌不仅使投资者损失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何鸿 《新东方》2012,(2):51-53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综合国力的增强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未来十年仍是中国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房地产调控既能释放国内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拉动内需,也能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挑战:体制机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影响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可能给中国带来转型压力;伊朗核危机可能造成石油供应短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8.
《思想工作》2007,(4):7-7
8%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缘何连续三年设定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少有的连续四年两位数加速增长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07年经济增长提出的预期目标,仍然是过去两年提出的8%左右。  相似文献   

9.
林毅夫 《政策》2004,(3):24-25
最近,国外一些经济学界和新闻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产生了质疑。为什么有疑问?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在1998年以后,出现两个新的经济现象:一个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通货紧缩;一个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反而下降。而这两个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时从未遇到过的。因此,我认为消除国外的疑问,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地解读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0.
杨振威 《群众》2011,(2):79-79
根据2010年12月25日公布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和2004年相比,2008年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目益增大。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8,(11):61-62
洪大用在2008年第3期《湖南社会科学》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环境状况却未见明显好转。已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构成了重大威胁,并对全球环境变迁形成了重要影响。由此,如何改进环境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目前环境衰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边治理、边衰退”,具体表现为治理失灵。我国环境治理所具有的早生性、外生性、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开始,中国开始真切感受到这场金融海啸中没有旁观者,中国经济也开始受到大面积冲击。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外贸主导的企业,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发展方向,卷入其中的企业领导者,不可逃脱地必须在“发展”和“维持”问做出选择。遗憾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更多的企业家依然倾向于选择“维持性”生存,以求熬过冬天,伺机而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9,(3):25-27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明确了贯彻落实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全国妇联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国妇女十大精神,联系妇女发展和妇联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9):18-18
王前强在《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局限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很难客观诠释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增长。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强化了政府的有效性、社会的韧性,塑造了企业的内在精神,提供了基本的产权保护意识等,令人惊奇地创造了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中国顺利转轨的同时获得了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代表语录     
《中国人大》2008,(17):4-5
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维持近10%的增长林毅夫: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萧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规模跟其他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差异较大。中国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世界经济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险象环生。“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使经济发展峰回路转,实现了“V”型反弹,经济增长达到8.7%。  相似文献   

17.
刘红文  谷建斌 《西部社会》2002,(9):39-39,45
我国正式加入WTO后,鉴于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西方企业到中国谋求发展,中国企业的专业人才将成为首先争夺的资源。企业专业人才作为经营管理、生产工艺、行业技能或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2,(10):7-7
中国经济,今后20年是关键 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大学2012年开学典礼上指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我们没理由相信中国不能在未来20年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如果我们能挖掘出潜力,2030年人均收入至少达到美国的50%。“如果我预测正确,中国在203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林毅夫说,“人均收入达到美国50%的同时,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这表示我国经济规模为美国两倍。”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大陆成为世界输入贸易大国与亚洲经济中国大陆经济自1978年底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起伏伏,但取得了9%以上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内需的扩大,经济改革开放的进展带来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贸易自由化的关税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带来了中国大陆走向世界输入贸易大国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2000年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为2251亿美元,到了2003年增大到4128亿美元,约增大了一倍。结果,中国大陆的进口贸易额在世界进口贸易总额中…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长期坚持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视经济效益高于一切。这种增长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近2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很多诸如失业、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环境破坏严重等大量不和谐因素。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