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偶尔也玩一玩“打龙袍”和“画影充军”游戏规则的“包青天”之后,当今的中国,又出了一个“焦青天”。 “焦青天”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之美誉也。对于“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方面所起的作用,当然要充分肯定。但是、对于“焦青天”的返祖人治现象以及它对法治推进所起的负面作用,我们也不可无视。 据说,在“焦青天”的门前,那些申冤告状的老百姓,排起了长队。对此,我们能说些什么呢?我们只能说,中国的法  相似文献   

2.
10月7日下午,在《东方时空》的演播室,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他就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他一进门就对我的同事方宏进说:“我天天看你们的节目。”当时有十几位《焦点访谈》的记者、编辑、制片人聚集在这里。我告诉总理:“这些记者只是我们《焦点访谈》记者的1/10,很多记者正在外地采访,他们也很想和您直接交流,但今天没能到这儿来,您能不能给我们《焦点访谈》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县委书记,多次对周围的同志说:“你们要真心爱护我,就请认真监督我。“同时,他还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都要欢迎和乐于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历来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和富有争议的热点话题,许多人曾对它讳莫如深,但随着政治的开明,社会的进步,民主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对舆论监督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江西、广西提出新闻也是生产力、软实力,到广东省领导欢迎网友“灌水”“拍砖”,从云南省明确将媒体监督作为问责行政首长的依据之一,再到江苏宿迁“上网开博”、  相似文献   

5.
读《羊城晚报》关于山西长治市加强舆论监督,把报纸办得让读者欢迎、让官员有“超级地震”感的报道,首先当然是兴奋:咱们终于有了一家敢于“太岁头上动土”的报纸了。 如果我的记忆无误(即使误了,问题也不大,反正这类事有的是),长治市曾有一位老师给我写过信并登门来访,谈他在主持正义时遭到的压制和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央视《焦点访谈》有一则关于南方某省一基层公安人员乱执法的报道,面对记者的采访,被采访者先是表示该局局长和案件承办人员已经到外地“出差”,然后是有关人员或部门拒绝采访或弃记者扬长而去。另有媒体报道,在陕西省城固县,记者采访一起恶性事件过程中,当地公安机关屡次借故拒绝采访,一位科长竟对记者说:“办案程序合法不合法,我们的人员是否有问题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你们记者没有权利也没有必要调查监督。”这样的情形,现实中可谓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的画面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权力行使者应当如何对待舆论监督?翻开…  相似文献   

7.
编辑点题     
舆论监督是本刊的一项重要职责。为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关于“重视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本刊舆论监督的群众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督前哨》板块将集中围绕影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风气和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刊发监督文章,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来稿内容着重对当前有关问题进行批评分析,可以谈您身边某一件事或某一类事,也可以从地区、部门或全国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抨击腐败现象给群众利益造成的侵害,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这些应告诉读者:您认为当前群众反映强…  相似文献   

8.
现时期舆论监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于舆论监督的监督出现真空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强化媒介监督的自律和他律,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需要新闻立法新闻立法的紧迫性,来自于中国社会和新闻事业的巨大变化。1998年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最为关注、议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有效遏制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和现象。而他们都认为全方位建立、健全和加强监督机制是治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湖南省纪委书记杨敏之说:“没有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而没有知情权就无法监督,连基本的倩况都不了解,监督什么?”可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新闻媒介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舆论监督的力量补充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的不足,遏制腐…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可见,把舆论监督和其他监督形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国家政令畅通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一项跨世纪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北方法学》2022,(6):49-61
我国的舆论监督不同于西方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介监督,媒体仅为舆论监督的载体,人民才是真正主体。党对舆论监督形成方向、内容、形式上的全方位领导。新时代应立足本土法治资源,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之下建构舆论监督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明确舆论监督的关键与重点,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相结合,获得权威性支持与常态化制度转化渠道。未来,应推动建成统一监督平台,在微博等新型政治空间设“廉政监督员”充分收集监督信息;各级纪委监委成立舆情处置小组,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案管、案审、审查调查等各部门共同参与舆论监督处理工作;为舆论监督信息受理、处理、反馈等阶段设置程序规范与期限规定。这一过程中,可借助新技术赋能信息公开,助力信息收集、分析、共享及传递,充分解放人力,提升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12.
绝不放过你     
第一部 唐○长篇侦探推理小说“那么,三个人中,哪一个是他想杀的呢?”我问。“也许,他并没有固定的谋杀对象,只是顺手杀了三个,以后,或许他根本就不再想杀了,这种可能也是有的吧?”刘柳顺口就把她前面的提法给否了。但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那照你这么一说,他永远不作案了,咱也就永远逮不着他了?”乔说。乔的“永远逮不着他了”这句话,触到了我的某根神经。是的,我们是有可能永远也逮不着他了。我说:“这让我突然想起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凶手又不是什么超人,他不可能像乌龟王八那样永远长寿吧?他就不兴遇个什么天灾人祸?不能总是…  相似文献   

13.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董根顺,任职三年多,聚财176万,因收受贿赂和巨额财产不明已被依法逮捕。日前,记者在狱中采访了这位“部长”。笔者从电视荧屏上虽未曾看到过这位“常委部长”往日的“风采”,但也看不出今日的“阶下囚”对自己的罪行有多深的悔悟。他在记者面前竭力为自己申诉,说钱物都是“朋友”送的,没有什么“不正常;还大诉其“苦”,说“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办什么事都要送,他送来了,你不收又说瞧不起人,真没办法……”好像他本来是很清白的,就是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对许多事件的监督,是最及时、成本最低廉,同时也是十分高效的。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共论坛公开揭露权力滥用现象,可以在社会形成一种不利于所批评的现象的舆论压力,促使当事人有所觉悟或者有关机关采取措施,以达到监督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作为营造反腐氛围的重要载体,对防止腐败潜力巨大。腐败分子都很怕舆论监督。如成克杰,当年他在广西最恨的就是《广西日报》的社长,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社长写了一些批评广西弄虚作假、“数字出官”的文章,令他脸上无光,所以成克杰利用手中的职权,在那个社长还不到退休年龄之时,就让他早…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一个新闻媒体的批评揭露性报道,都是对社会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焦点访谈”报道了大量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对于错误现象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正确的观念。舆论监督的标准是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而各级政府的职能就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当一些地方的工作背离了这些原则时,它的上级或有关部门有责任予以纠正。舆论监督的介人,不过是为了帮助各级政府及早发现问题并尽快加以解决。就是说各级政府工作的国标和舆论监督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是中国舆论功能所独具的…  相似文献   

16.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22):19-19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今天说说舆论监督的话题。 10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证难办脸难看》为题,报道小狄在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往返11次办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界舆论监督工作的力度之大、水平之高、效果之好、影响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涌现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这样一批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舆论监督在反对不正之风、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舆论监督工作在总体上还存在  相似文献   

18.
闫兆平 《政府法制》2008,(19):28-30
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的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是党和政府实现廉洁、高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是保障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机建制步伐、落实中纪委“七不准”、促使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18):19-19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今天说说“正在调查”的问题。袁振国携妻出国“考察”,“调查仍在进行”;河尚宋基会“善款放贷”、巨资建设朱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仍处于调查期间”……综合近期媒体的报道,一些舆论监督事件“被追问”的最新进展大多都是“正在调查”——“正在调查”成为有关部门应对媒体和公众监督的“万能回应”。  相似文献   

20.
曹斌 《法制与社会》2013,(11):146-14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舆论监督在政治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的方面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舆论监督是其重要的职责也肩负的使命。本文以北京日报一则舆论监督报道为例,深入分析了党报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性监督是党报舆论监督的生命线,以及如何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