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之路,将敬老院建设下移到村,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截止2006年底,全市建起镇村级敬老院570间,解决了五保户7752人的住房困难,集中供养率达14.2%,供养标准每月达100元到160元。一、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切实把村级敬老院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为切实帮助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村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庐江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敬老院建设.有2500名五保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2008年.该县对因灾倒房的五保老人本着自愿和“钱随人走”的原则.建议五保老人在敬老院建房.集中供养。全县536户因灾倒房五保户有495户愿意在敬老院集中建房.仅这一项就争取敬老院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同时,该县每年都从福彩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投入到镇级敬老院建设,目前已筹集福彩公益金6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计划经济环境创办的农村敬老院,如何适应体制的转换,求得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工作部门近年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江苏省建湖县农村敬老院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办实体补院的做法,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一)建湖县从1984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18个乡镇中心建起了18所敬老院,还发展村级敬老院54所,集中供养五保户993人,集中供养车376%。在乡镇统筹供养经费仅能保障五保户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以敬老院为基地,办实体,抓经济,农工商副业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棋而不舍的努力,院办经济已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民政厅的报告引起了民政部的高度重视,今年7月中旬,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派调查组赴安徽省,就费改税前后农村五保户供养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要求务必把情况吃透,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调查组在完成了调研工作后向民政部党组提交了调查报告。一、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前五保户供养状况安徽省共有19.4万名五保供养对象,全省敬老院2187家,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6908人,其余157431人由所在村分散供养。按照规定,无论是集中供养还是分散供养,其标准均不得低于当地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1999年,安徽省五保户平均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148…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09,(9):49-49
安徽省泗县民政局薛峰认为,新时期.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应做到六到位:一是规划制定到位。要在全面掌握本地五保供养和农村敬老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即了解辖区内五保户人数,要求进院人数、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和院内集中供养能力等情况,结合县、乡整体发展规划和财力情况.制定科学并切合实际的敬老院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资金筹集到位。  相似文献   

6.
敬老院集中供养是保障农村五保户正常生活的有效途径。笔者立足武威市实际.对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赤峰市在五保户供养工作中.采取“分散供养提高标准.集中供养整合资源”的办法,不断加大城乡五保供养工作力度.既满足了部分五保对象不愿离开故土的愿望.又实现了让一些五保对象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目标,使全市18620名城乡五保户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邹城市政府及民政部门认真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关爱老年事业,强化敬老院管理,提升集中供养水平”的建议,以开展农村做老院规范化建设示范活动为抓于,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村五保供养方式的创新之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农村现有五保户36.2万人,其中在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仅有8000多人,绝大多数的五保老人在村里分散供养,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但是,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种状况将会在今后两三年得到根本改变,将会有15万甚至更多的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五保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0,(1):63-63
★云南省大姚县从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创新模式、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全县14所敬老院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2009年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00多人,集中供养率达18.6%.实现了每年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07,(22):27-30
各市、县(市、区)民政局: 为贯彻落实2006年3月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动农村敬老院工作的建康发展,规范农村敬老院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五保户的生活质量,制定了《山西省文明敬老院评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泗洪县财政增加拨付397.56万元,从四个方面提高全县5298名五保户的生活水平。一是完善配套设施,保证五保对象及时入住。按照今年内集中供养率必须达到60%的要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选聘一批热爱社会福利事业、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充实敬老院管理岗位,按1:20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工资由县乡政府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安徽省正在进行科学发展观大讨论,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敬老院”)建设纳入28项民生工程,这为安徽45万多五保对象带来了福音。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六安市结合具体情况,联系民政工作实际,努力探讨敬老院建设的新机制,50多年,敬老院建设走过风风雨雨,是什么因素困扰敬老院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难以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尽管六安市加大对敬老院建设的投入,并结合民政部“星光计划”、“霞光计划”和各级福彩公益金的补助,才勉强使集中供养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但到2008年底,六安市现有乡镇敬老院156所,集中供养5571人,集中供养率仅占五保对象8.34%。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部陵县望田乡在五保供养工作中探索S“以院养院。以院带产”的新路子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切实保障。望田乡有五保老人171入,乡敬老院收养24人其余分散居住的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住房难、生(难、就医难等问题。为此,该乡提出以敬老院为依托,3立五保供养服务网络,一方面抓敬老院建设,一方面1散居五保户供养。今年一开始,该乡拨发专项资;27000元,先后为敬老院办起了面粉加工厂,小型标)化养猪场等,第一季度就收入近3万元。这个乡在五保粮款“乡筹乡管”的基础上,又成立由敬老在院长、会计、卫生员参加的五保服…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五保对象是农村留守人员中最弱势的群体,其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对象,是农村中的最底层人群。为从供养源头上改善这一部分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现结合阳曲县五保供养现状,就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作一探讨。一、当前阳曲县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现状阳曲县共有五保对象1269人,其中分散供养142人,2013年供养标准为3115元/人;集中供养1127人,供养标准为6000元/人,集中供养率为88%。全县共新建、扩建、维修10所敬老院,敬老院总占地面积64.81亩,总建筑面积15603.99平方米。近年来,在敬老院建设管理中呈现六个亮点:一是抓队伍建设。四所大敬老院公开选拔退休同志担任院长,六所中小敬老院由民政助理员兼任院长,并聘用副院长。组织学习《五保供养办  相似文献   

17.
自身建设     
《中国民政》2008,(1):64-64
山东省民政厅对着力健全农村五保财政供养制度,积极实施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无保集中供养基础设施普遍改善,集中供养能力明显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的邹平县等30个县(市、区)授予“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1,(6):35-35,14
我县现共有敬老院9所,五保供养对象519名,其中,集中供养197人,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敬老院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县民政局主要做好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4,(1):54-56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情况。研究农村五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2003年8月至10月,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五保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这次调研的方法主要是座谈和入户(院)调查相结合。各调研组同当地民政、财政、税改办等部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走访了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并根据所在地民政部门提供的五保供养情况,进行了入户(院)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各调研组比较客观地掌握了农村五保供养的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