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4月 4日 ,中国大连金海远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与贝宁FSG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合资成立“阿特兰特渔业有限公司”的签字仪式。该渔业有限公司是大连金海远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加纳和尼日利亚合作之后在西非地区的第三个渔业合作项目。该项目的签约填补了中贝渔业合作的空白 ,将带动中国船舶、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 ,并将带动渔业加工等后续合作项目 ,符合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要求。同时 ,该项目也是贝宁第一个外资渔业合作项目 ,它通过引进中国成熟的小马力双拖网捕鱼设备和技术及管理经验 ,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渔业资源成为各国焦点。目前依靠相关国际公约及区域渔业组织,并不能对北极核心区渔业提供有效治理。而通过改良现有区域渔业组织、依靠北极理事会或成立一个新的渔业组织规制北极核心区渔业难以实现。未来可通过签订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规范治理结构,保障北极渔业的有序开展。我国作为重要的远洋渔业国家,应尽早介入国际渔业协议的制定,积极参与北极渔业开发与保护,最大程度维护我国的北极权益。  相似文献   

3.
论东北亚地区新的渔业合作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周边水域主要是以中、日、韩为主导来利用和管理的,同时相互之间进行了竞争性开发和利用,在渔业资源的保存方面缺乏应有的合作。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渔业关系也是以日本为中心形成的。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生效以及近年来韩国和中国渔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渔业规模的扩大等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一地区的各国按各自的需要宣布了经济水域,1998年中国也宣布了经济水域,从此东北亚地区进入了完全的经济水域体制。针对这一情况,东北亚各国的渔业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渔业合作应形成以经济水域体制为基础的新的渔业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4.
古巴是西印度群岛最大的岛国,拥有一千六百多个岛屿,海岸线长达五千七百多公里,大陆架面积七万多平方公里,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两支海流流经古巴海岸,在几处形成涡流,聚集大量浮游生物,吸引着名贵的回游鱼群。因此,古巴沿海水产相当丰富,仅食用鱼就有四百五十多种。加之古巴又临近一些世界重要渔场,就更有利于渔业的发展。但是,革命胜利前古巴渔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不仅没有远洋渔业,就  相似文献   

5.
李伯军 《西亚非洲》2008,15(3):64-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非洲海洋渔业资源渐趋枯竭,非洲渔业开展区域性合作势在必行.1991年,西非邻大西洋水域各国达成的区域性渔业合作公约在应对上述挑战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海洋渔业管理国际合作法律制度的实施方面,正朝区域合作轨道的方向发展.由于渔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受短期经济发展压力的影响,各缔约国在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养护、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合作水平不高、公约规定模糊,以及适用普遍性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印尼的双边经济关系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应继续努力拓展贸易与投资关系,深化在旅游、农业、渔业、纺织服装、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些部门将是近期中印尼经济合作最具潜力并易取得成效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安哥拉、南非、纳米比亚三国成立渔业生产联合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20日,安哥拉、南非和纳米比亚三国在温得和克成立渔业生产联合委员会,以共享渔业资源,确保大西洋西南水域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纳米比亚水产部长伊亚波介绍,这个委员会以流经三国的本格拉寒流命名,其主要工作是敦促各国在水产开发中担负责任;共享渔业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减少海底采矿、采油等造成的对水体的污染,并在海洋生物科研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阿两国积极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周子勤中国和阿根廷是世界上两个有影响的国家。自1972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许多领域逐步建立起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国际形势的一系列重大而积极的变化和两国政府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给两国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本世纪初,阿根廷商人就到过中国,开拓了阿、中两国的贸易关系。随后,阿根廷盛产的羊毛、牛皮开始进入中国市场。30年代,中国的茶叶、陶瓷和工艺品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50年代,虽然阿、中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但是除1952年以外,中国一直进口阿根廷的产品。1953年,阿根廷美拉第公司同中国进出口公司驻柏林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中阿关系以及中国在阿根廷的直接投资对阿根廷外交政策的影响的基础上,侧重考察中国在阿根廷非采掘业的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阿根廷进行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以评估流向阿根廷的中国直接投资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商业和经济动机、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阿根廷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文中分析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意在里奥内格罗省兴建一座豆油加工厂,但这个项目随着克里斯蒂娜总统签发的"土地法案"而破产;第二个案例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意在火地岛省兴建化肥工厂,但公众抗议迫使火地岛政府不得不单方面终止项目。分析表明,中国赴阿根廷投资企业的动机属于商业驱动。中国企业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应纳入阿中央政府及当地合作伙伴,加强与当地公众的沟通,改善中国公司的形象。鉴于中国投资对阿根廷经济的重要性,阿方应适应双方经济互补的模式,努力改善其政策和投资环境以吸引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拓展和深化符合两国的经济利益 ,尽管两国经济合作目前还面临一些困难 ,但进入 2 1世纪后 ,随着两国体制转轨的逐渐深化和市场的逐步对接 ,双方最终会找到行之有效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 2 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将会出现三个新的热点 ,即中俄资源合作、科技合作与技术贸易、把中国名优产品推向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越南出于“海上安全”、经济社会发展、近岸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大力发展“近海”渔业。然而,越南“近海”渔业意在凸显其单方面“专属经济区”权利主张和对我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主权声索,侵犯了我国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将升温南海争端,损害地区传统安全,不利于共同开发和南海争端的良性发展;越南的“近海”渔业对南海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有不利影响,但客观上可能促进南海非传统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农业合作项目。2002年11月在“10+1”领导人会议上签署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将杂交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生物工艺、农场产品和机械等方面列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业科技方面长期合作的重点。以杂交水稻为例,中国政府无偿援助菲律宾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项目已于2003年3月20日完工,目前技术合作工作已全面展开,该项目将大力促进菲律宾杂交稻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持续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已成为双方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并在促进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前,中阿关系的特点是:中阿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呈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发展的态势;双方在彼此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阿合作框架成为推动双方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合作机制;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与影响力明显增大,参与中东事务的力度加大.论坛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利益与影响的扩大不损害第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5.
进入转型期的阿富汗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筹划地缘战略布局,以期在阿富汗转型及地区格局重构过程中掌握主导权。中国在阿富汗有重大利益关切,积极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中美虽在地区合作安排上存在分歧,但在维护阿富汗及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上拥有共同利益,双方在阿富汗存在务实合作空间。两国可共同推动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合作提升阿富汗政府的治理能力,并努力实现中美阿地区合作议程的对接。  相似文献   

16.
吴茜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6):136-152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阿根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作为该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受到了此次疫情的极大冲击。鉴于阿根廷服务行业种类多元,此次疫情对其发展来说既是重创也是机遇。一方面,人员密集型服务行业受人员流动限制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至疫情前的发展水平,造成了大批非正规就业者的失业和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知识型服务行业在此次疫情中迎来了发展机遇,并有望成为推动阿根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阿根廷政府从本国服务业的特点出发,及时出台相关措施,在为客运业和旅游业提供发展保障的同时,积极推动软件和医药类服务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举措具有高效性、延续性、前瞻性的特点,为推动阿根廷服务业复苏、结构转型以及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疫情期间,中国和阿根廷在知识型服务业上的合作增多,了解阿根廷服务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推动中阿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中美太空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太空领域直接合作的成果却有限.美国不愿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出于多种考虑:担心敏感技术转移会促进中国导弹技术和反卫星武器的发展;自私自利的国际太空合作标准;与中国的合作有损其"人权卫士"声誉.但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积极开展太空外交,谋求太空多极化,促使美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太空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一些美国人提出了中美太空合作的三种方式:在太空商业领域合作,换取中国对事关美国安全利益的支持;在诸如太空碎片缓解等较低层次的太空活动领域合作;共同参加国际多边太空合作.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阿根廷的南极政策经历了20世纪中期以领土争端为主到《南极条约》签订后坚持领土主权与和平开发利用南极并存的政策。最近几年,阿根廷的南极政策除了继续坚持其领土主权要求外,还强调国际合作与南极生态和资源的保护。此外,阿根廷还摆脱了在南极问题上的政治孤立处境,与各国展开了切实有效的合作。阿根廷的南极政策一方面因英阿主权争端而给南极带来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阿根廷的做法对加强南美国家团结起着积极作用,对中国的南极政策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国远东位于欧亚大陆东北端,东部面临浩翰的太平洋,北部濒临严酷的北冰洋,海岸线超过一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优良的港口,富饶的渔场为远东渔业发展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俄远东渔业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渔业提供了远东食品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值,是远东最重要的出口专业化生产部门之一,在远东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渔业同所有产业部门一样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鱼产量不断下降,但远东渔业对俄国国内鱼海产品市场所起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一、向市场经济过…  相似文献   

20.
宋效峰 《东南亚》2013,(2):7-13
东南亚是韩国亚洲外交的重要对象,双方关系正在向战略层面发展。韩国的东南亚外交有这样一个特点:以经济外交为重心,同时不断拓展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此外,韩国还通过援助外交、环境外交和软实力外交等手段,更有效地实现其政策目标。韩国的东南亚外交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地区合作的发展趋势,虽然难以超越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制约,但会对中国的地区利益构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