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根据世界系统理论,拉美主要国家处于半外围和外围地位。拉美媒体与政府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代表形式:左翼政府对新闻媒体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大都持批评态度,墨西哥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是合作与管制并存,哥伦比亚则是媒体集团被地方寡头控制的典型。近年来的拉美政治发展进程影响了拉美媒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商业化发展趋势也使得拉美媒体朝新自由主义方向转变。与美国及欧洲的媒体市场相比,拉美的媒体市场带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包括媒体所有权的高度集中化、电视剧市场的本土化、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和国际化以及报纸依然在媒体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面对全球化浪潮,拉美地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日益增强,2005年南方电视台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媒体的垄断,以一种"南方视角"报道拉美事件。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拉美地区民众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互联网的日益扩展和卫星节目价格更为低廉,媒体将在拉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在推动拉美经济变迁的同时,必然也会推动拉美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其与政府的关系也逐渐从过去的不信任甚至对立转向相互接近、交往与合作。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与政府的关系也面临众多挑战。为引导和规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拉美国家在立法、行政管理、资金支持、实践引导等各环节采取措施,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组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抑制其不良影响。拉美国家管理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非常活跃。在与美国的关系中 ,拉美国家坚持反霸立场 ,一致反对美国的干涉和军事渗透 ;拉美与欧盟、俄罗斯及亚洲国家的多元化外交也取得一定进展 ;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拉美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美国仍是影响拉美政治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非政府组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监管、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监管三个角度梳理拉美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进而根据国际常用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评价机制,从拉美现实出发对拉美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做出整体评价,探讨如何实现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即保证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进而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与合作,达到"善治"目标。在拉美,政府在运用法制、行政、资金监管等手段管理非政府组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涉及非政府组织的成立、运转、资金和对外联系等各个方面。拉美国家已经形成内容比较完整、架构比较清晰的相关法律体系以及比较明确的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监管尤为重视,但是拉美国家仍需加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简化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环节,统一管理标准;塑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拉美国家腐败严重,危害尤烈,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廉政体系建设.媒体是反腐败制度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发挥着直接反腐与间接防腐的双重作用,是应对腐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拉美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媒体的反腐作用受到诸多限制,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2019年拉美15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浪潮。有的抗议导致总统辞职、政府垮台;有的抗议引发社会动荡、流血冲突;有的抗议招致全国"宵禁",政府被迫放弃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一时间,多国动荡并发,同频共振,乱象丛生,被国际媒体称作"拉美之乱"。"拉美之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最近40年罕见,构成2019年全球乱象的一部分。它既是拉美国家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更反映了百年变局中拉美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迷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国家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逐步加大了与拉美国家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大国力量的交织博弈,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还面临区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错综复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舞台;中国只有正视并致力于妥善解决中拉经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在阐述文化传播同经济合作的相关性基础上,分析中国在拉美的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与区域内国家合作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文化传播如何有助于深化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中国在拉美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万军 《拉丁美洲研究》2016,(4):23-41,154,155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建民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3-9,79,80
公民社会在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已成为拉美政治左转的思想高地;天主教会仍是最能影响和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公民社会组织,其在历次政治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在"还政于民"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土著人组织通过其政治参与使国家政权更具包容性,民主参与机制更为广泛,是拉美政治转型的直接推动力之一;社会运动、妇女、学生等其他弱势群体也是拉美政治改革和转型的积极推动者。此外,公民社会还包括个人和家庭等社会细胞,其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凝聚是近几年拉美地区公共议程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增强社会凝聚已作为一个崭新的政策理念进入拉美国家决策者的视野,正在逐渐转化为一些拉美国家政府的政治意愿和自觉实践.社会凝聚理念在拉美的传播,与国际组织在对拉美政策中取得的共识和共同努力密切相关.拉美学界和政界对社会凝聚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特别是对社会凝聚理念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但在其核心含义或现实目标上已有共识.拉美社会凝聚理念本身需要一个不断调整、修正、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其间,对话、交流、争论和磋商,是不可或缺的;其最终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大范围内为拉美国家接受并真正转化为政策实践,有待时间的检验.社会凝聚理念之所以能在拉美得到广泛传播,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拉美之所以会出现对作为政策理念的社会凝聚的质疑之声,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拉美人对西方国家推行的理论或理念存有戒心.经历过深刻反思的拉美民众和决策者,在面对新的外来政策理念时,能够更加从容地思考自己的需要和国情,而不是重蹈旧辙.  相似文献   

12.
拉美的可治理性问题早已存在,许多国家程度不同地存在可治理性问题。最近20年,拉美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脆弱性进一步暴露,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增多,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可治理性问题加剧。拉美国家的可治理性问题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拉美国家的可治理性问题主要源于体制缺陷,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和缺陷。拉美学术界、相关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克服可治理性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一些拉美国家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措施,试图提高可治理性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呈日益扩大趋势。从总的趋势来看,由于拉美地区的合作缺少向心力,且作为拉美一体化主导力量的南共市缺乏实质性进展,因此,拉美国家不是日益团结而是不断分裂。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各国战略选择的多样化、拉美左派的战略及政策调整、美国的分化和离间政策、巴西领导地位的缺失及政策的失误、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的强势外交都是导致拉美国家不断分裂的原因。拉美国家的分化和矛盾不会造成地区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但可能对拉美国家间的合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拉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逐步转向结构性调整,朝着经济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开展多元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90年代拉美政治民主化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但政局难以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外交上,将以拉美国家间的团结、合作为重点,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尽管多数拉美国家的社会形势相对稳定 ,但某些社会发展指标有所恶化 ,少数国家出现社会不稳定现象 ,个别国家的形势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 ;经济危机和衰退对民众的心态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新社会运动日益成为拉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一支重要力量。一 多数国家的社会形势相对稳定 ,但社会发展的一些指数稍有恶化。社会形势相对稳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第一 ,体现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 (包括收入分配指标、贫困指数指标、就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等 )即使有变化 ,也没有出现像 80年代那样特别剧烈的波动。第二 ,拉美国家的政府在社会发展方…  相似文献   

16.
张举玺 《东北亚论坛》2007,16(1):106-109
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原则出发,探讨媒体在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发挥的三种作用:“尊重事实避免虚假新闻”、“摒弃炒作负面新闻”和“引导沟通充当经贸桥梁”。目的在于从大众传媒领域找到推进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民间友好交往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间组织 ,中国对外友协和中拉友协 ,配合国家总体外交 ,积极促进中拉友好关系的发展。近年来 ,两组织对拉美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通过民间渠道 ,积极开展与尚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的工作 ;加强同对华友好组织的联系 ,促进中拉人民之间友谊的发展 ;协调与管理国内同拉美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城市关系的工作 ;积极争取拉美友好人士支持北京申奥。拉美国家对华友好组织对促进拉中人民之间的友谊 ,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拉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共同推动拉美通信基础设施发展的动因、进展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发展通信产业有助于推动拉美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公平。近年来,拉美通信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电信业务普及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通信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拉美通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拉美地区必须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持续的高强度投资。中国和拉美国家在通信产业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拉美地区有着发展通信基础设施的强烈愿望,而中国通信产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拉通信产能合作提供了切入点和抓手,产能合作也有利于拉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必要的设备供应、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中拉正在通信行业全产业链上展开深入合作,双方的合作模式也日趋多样化,中资金融机构为拉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但双方的合作也存在着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资金来源不够多元化等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蔡同昌“冷战”期间,苏联曾是美国在拉美的主要竞争对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成为拉美国家的合作对象国。与前苏联在拉美积极进行渗透、同美国争夺拉美相反,近年来,俄罗斯重新调整了原苏联时期同某些拉美国家保持的以意识形...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社会格局基本稳定,选举平稳进行,左派略占优势的政治格局不变,民众的选票在多数国家出现了分化现象,要求变革的声音增强,执政难度增加,部分国家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政治改革。由于民众对恶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不满,一些国家社会形势出现动荡。经济增速放慢,各国经济增长情况不均衡,各国都面临着寻找经济持续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新办法的挑战。外交关系多元化与拉美一体化和团结趋势进一步加强,拉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美拉关系有所改善,美古两国领导人宣布将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