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但中国具有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我国的社会体系和决策体系稳定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条件;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宝贵财富和经验;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空间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引领条件;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迎接或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是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本质上要求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需要理论创新、改革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一、韩国和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6)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该阶段,如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及时转型,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从六个方面解析我们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必须要认真回应与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不是个伪命题,"中等收入陷阱"有规律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衡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具体指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现实与理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剖析,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且并不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就跨越了这一陷阱。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跨越这一陷阱的路径与指标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区别于西方国家,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中流砥柱意识三者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强起来"。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如何逾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再胜 《前线》2015,(3):81-8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正从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顺利实现"双中高",就必须辩证地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新常态呼唤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超高速增长,演绎的"中国奇迹"举世瞩目!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8.
刘培林 《党建》2012,(9):24-26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中等收入陷阱"并非发展中国家的宿命。通过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全球人口收入分布格局将会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认识所谓的中国"中等收入陷阱",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探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注重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竞争优势,大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完善宏观管理体制;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转变消费模式,充分挖掘内需增长潜力;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决策层最近指示相关机构,启动关于中国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课题研究,以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很长时间里难以跨入到高收入  相似文献   

11.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由应然变为必然。党的十八大将"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突显了中等收入群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是逻辑研究的起点,它与"中等收入者"、"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产阶级"等概念有着细微的差别,不能同等使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中国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后,先后有许多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历史进程,但只有少数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从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跃过中等收入陷阱。"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长期停滞不前,人均GDP在四千美元到五千美元之间徘徊。支撑唱衰中国论调的理由有三个:分别是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的消失。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高收入社会,需要从确立基本经济制度、选择发展战略、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宏观政策、完善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避免落入陷阱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长期着力点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参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马晓河 《前线》2014,(1):42-44
目前,我国已经顺利跨人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型,不同于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的转型,此时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要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6.
世情     
财经 怎样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二战后,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闰家只有16个,这些国家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就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我国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中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才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1,(12)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落,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目前仍然处于高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优势。首先,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具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天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近几年来学者最爱讨论的话题,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2011年达到5400美元,中国再往后发展是否会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4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无法达到8000美元或者超过10000美元的一种现象,如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也跨入了人均GDP5000美元的大家庭,于是,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老话题。最近西方媒体又出现一种新论调,宣称中国大力推进环保和扶贫会导致经济增长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种论调反映出非常陈旧落后的发展理念,表明他们完全不明白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意义。那么,中国何以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会因环保和扶贫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