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构建民生和谐,就是要为民造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当今时代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它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基础。检察机关作为保障和服务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服务民生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突出的工作着力点之一。改善民生,是一项带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基础工作,需要把握的环节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相似文献   

4.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政府要把民生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要把有限的财力用以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和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黑龙江省,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政并不宽松,民生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抓住民生领域的最重要和最薄弱环节,以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为重点,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务必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难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接着民心,民心凝聚着民力,努力保护和改善民生,切实把民生工作做好,不断创造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新局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方针,侧重解决民生问题,采取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针和战略布局,促进了民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也正在越来越多地惠及到了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7.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部门,与群众联系紧密,服务群众领域广泛,民生改善和发展任务艰巨。切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既是党性之所系,也是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既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顾春季 《奋斗》2011,(2):45-46
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及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民生有保障,人民群众才能衣食无忧,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郭云 《求实》2014,(3):49-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制度经过改革与创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换,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框架,为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民生制度存在明显的短缺和滞后现象。因此,需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军 《理论与当代》2008,(12):46-47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省委和贵阳市委也多次指示要着力改善民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还动情地指出:“民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务”。为此,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下功夫,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民生领域事关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时刻关注群众需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做为民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扎实推进一个又一个民生工程。就东北地区而言,就是"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完  相似文献   

12.
民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从民生问题入手开始发生思想转变,从而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民生作为基础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民生"是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和标志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根本要求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当代贵州》2008,(7):64-64
发展经济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经济不发展,就谈不上改善民生,更谈不上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对并给予解决的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高度论述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对于做好当前的民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并提出建构民生伦理的任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视野。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以社会为主体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民生问题并提出建构民生伦理的任务,是研究民生问题的一个全新视野。当代中国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政府努力构建一套公平正义的民生制度;以社会为主体的民生伦理建构的实践路径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以及人民群众在民生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经济不发展,就谈不上改善民生.更谈不上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陈云的民生思想,是与他的党风建设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看待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主要是指关系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切身利益的问题,应结合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来看待。要处理好基本建设与民生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先于基建,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过急。要处理好经济改革与民生的关系,但改革绝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心尖上的民生》作者:张百新田舒斌出版社:新华出版社教育、社保、收入分配、医疗保障、住房五大民生问题是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是中央牵挂民生的心尖事。解决民生问题是一场激荡人心的博弈,有汗水,也有泪水,甚至有鲜血。本书正是解读民生话题的重点图书,通过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等人民群众心尖上的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民中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