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刊首语     
《团结》2000,(2)
《西部大开发呼唤观念转变》一文,是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代表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这篇发言体现了民革对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的独特角度和见解,希望读者特别注意。有句古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是不在某个位置上,就不管这个位置上的事,强调人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去干扰他人。但事实上有些“政”本来就不是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民革中央《团结》杂志编辑部邀请首都社科界部分专家,举行“西部大开发与资本市场问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陈栋生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王利民博士、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郑文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黄群慧等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团结》杂志顾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甘培根教授及民革中央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结》2000,(3)
5月30日至6月2日,民革中央在青海西宁市举行了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作开幕词,全国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应加强对西部大开发有关问题的研究。一、要全面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要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突出一个“快”字。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二要把西部大开发真正“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明确一个“大”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必须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宏图大业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周丽萍 《团结》2007,(3):27-28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贵州省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忧心如焚地向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万鄂湘反映了西部贫困地区基层法院经费和法官队伍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引起万鄂湘的高度重视。于是,万鄂湘利用五一节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摆到突出位置”已经近两年了。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问题作过不少重要的指示,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破土动工;西部各省的领导对开发问题谈过具体的设想和规划;专家学者也发表了数目可观的文章、著作以参与、影响这一世纪盛事。那么,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如何认识“开发西部战略”这一问题?他们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和中层领导,是实施“开发西部战略”无可替代的领导者、指挥者、参与者。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最直接地关系到“开发西部战略”的进程和成败。2000年7月中旬,笔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看西部开发”问题,在中央党校两个班次的学员中进行了调查,本文是调查结果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携八大长效机制出台,有望将西部大开发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这部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牵头编制的规划,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西部大开发五年总体发展的规划,为未来五年国家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发展理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程度,也许决定西部经济发展能走多远,发展的代价有多大由国家发改委主持,8月1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座谈会透露出的一系列新信息表明,在经过6年多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期之后,“十一五”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将逐步发生转移,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代表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不仅成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也成为西部地区决策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当历史的眼光从烟波浩渺的东部大地转向黄沙漫漫的西部内陆时,我们面临着历史给予我们西部的又一个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应是西部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是造福于西部内陆地区人民的大好事。然而,面对“开发”二字,我们不得不看到我们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正因为我们的贫穷与落后,所以我们才必须被“开发”,但知耻而后勇,如果我们能在西部大开发中针对自己的弱点扬己之长而克己之短,就一定会取得大开发的胜利,赶上并超过沿海地区也并非天方夜谭。西部大开发,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一…  相似文献   

10.
走出误区理顺思路 立足市场开发西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总揽全局 ,为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边防巩固 ,为着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部署并正在指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赢得了全国各族干群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投入。值得注意的是 ,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 ,出现了影响思想大解放的三大认识误区。这三大认识误区是 :把西部大开发等同于“割东补西”、政府“买单” ,等同于千篇一律堆项目、上产值 ,等同于减税引资、单纯搞“物”的开发。我们应该尽快走出这三大认识误区 ,理顺思路 ,立足市场搞开发。一、西部大开发不是“割东补西”的“割补法” ,也不是国家“买…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共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革中央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决策,并将动员全体党员及所联系的各方人士为这一战略的实施而共同奋斗!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除了在开发目标、开发模式、开发步骤、开发的具体政策措施等方面要作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一部新作《西部大开发新观察》(以下简称《新观察》),该书是由一位年轻作者———新华社国内部经济室副主任、主任记者贺劲松独立完成的。这本书实实在在地以一个记者的敏锐眼光,紧紧地跟踪着三年多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并用职业的镜头始终聚焦着三年多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在以极大的兴趣读完了这本书后,我认为《新观察》有如下四个突出的优点。第一,它是对三年多西部大开发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大回放。该书《开篇》写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年只是一瞬。而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1999年至2002年却是值得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3.
《团结》2003,(2)
民革中央加快西部开发,全面建设小康 关于进一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建议 关于振兴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建议 关于认真做好矿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建议 入世后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青海实施中若干情况的反映和建议规范物业管理,加快立法工作关于加强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力资源梯度开发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我们认为有一点值得人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加以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那就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该形成“跨越式发展的示范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关系状态 ,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状态的一个缩影。因此 ,西部大开发还肩负着一个“实验田”的职能 ,即探索由“追赶式→跨越式→超越式”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 ,以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 ,探索中国在新的经济背景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如何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为此 ,在实施西…  相似文献   

15.
陈鸣 《民主》2006,(3):29-34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序幕。民进作为参政党,一直高度关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关注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民进中央充分认识到,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6.
《团结》2009,(4):F0002-F0002
图为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副主席修福金、何丕洁从6月至9月,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天津、宁夏等地,为当地的民革党员、干部做“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辅导讲座”专场报告。这一讲座是民革中央按照中央统战部杜青林部长关于统一战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讲话精神,由民革中央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宣传部具体组织筹备的,是今年民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讲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民进作为参政党,责无旁贷地要为西部大开发献计出力,部分民进组织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或动员,或调研,或提建议,或引项目,正以热情和智慧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之中。云南地处西南边陲,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目标,要把云南省建成“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以及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为此,民进云南省委会向全省民进会员发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就会遇到很大障碍”。尽快建设一支适应西部大开发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各类专门人才队伍,要“五管齐下”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干部人才准备。 第一,树立新的观念,转变人才工作思路。 要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做起,在全社会更新观念,转变和深化人才工作的思路。一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确立用人才优先开发、优先发展的思想来指导人才工作的思路。二是要树立“大人才”观念,拓宽人才工作的视野、突破“以学历、职称取向论人才”…  相似文献   

19.
《走向未来丛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作为丛书新近出版的一种,由王小强、白南风二同志所著《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更是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这本书通过对我国落后地区的大量调查材料,描述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概貌,对我国落后地区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富有独创性见解。特别是该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写法上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之感。近几年来,我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祖国的疆土上,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及沿海地区同西部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表现为一种“马太效应”。西  相似文献   

20.
吴从环 《党政论坛》2002,(10):37-38
“西部大开发”被称为中国改 革开放从“第一个大局”向 “第二个大局”迈进的历史转折点,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江泽民总书记1999年的“西安讲话”也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上下篇。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最终也有赖于西部地区的发展。选择“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讲到“西部大开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产业结构的地区性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拉动中国内需、为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等等。毋庸置疑,这些经济上的反应确实是“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