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和国家一直把加强法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条基本方针和有力武器。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依法惩治腐败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对腐败问题"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他还指出,"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用法律来解决"。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制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要求国家机关进一步健全法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反对腐败还是要靠法制”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内的毒瘤。治腐模式在反腐倡廉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运用阶级斗争治腐模式取得了反腐倡廉的成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注重治腐模式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 ,他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正确量刑、加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法制手段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明 《公安教育》2003,(4):38-39
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阶段过程中,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发展时期,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并做出了“还是法制靠得住”的深刻判断。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而教育与监督终究需要通过制度的保障得以贯彻实施。法制是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更加稳定的法律制度。为此,要对腐败进行有效的治理以取得反腐败斗争的长远实效。…  相似文献   

4.
邓联繁 《湖湘论坛》2007,20(4):63-65
廉政与法治都指向权力,都旨在规范权力运行、控制权力滥用、反对权力腐败,这是二者紧密结合成"廉政法治"的根基.从廉政法制到廉政法治,是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必然选择.加强廉政法治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从经验走向理性、从治标走向治本,使廉政建设更有成效;也有助于推动依法治国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浅层走向纵深,使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前进》2000,(6):10-12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消除腐败。腐败,作为一种社会毒瘤和顽症,其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彻底根除腐败,不能单项突进,要系统推进,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防腐保廉的有效机制,彻底根除腐败。一、加大打击力度  腐败,既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腐败现象,是法制的根本要义,也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对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从不姑息迁就。从解放初期对刘青山、张子善的严打,到改革开放以来对陈希同、王…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世界流行病”、“灰色的瘟疫”。对于腐败现象的极大憎恶和对反腐败斗争大见成效的渴望,汇成一股强烈的社会思潮,清除腐败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国为此殚尽竭虑,采取了很多措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怎么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最终消除腐败现象呢?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答案:“还是要靠法制”。①  一、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呼唤法制  通常所说的“腐败”,主要是指政权机关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据中央纪委的报告:1992年10月至1997年6月,全国纪检…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我国反腐败斗争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应引起我们广泛的注意。 第一,关于法律制度的设计问题。出现腐败,原因很多。干部道德品质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干部道德不好必然会造成腐败,但这不是引发腐败的唯一根源。体制不健全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不健全的体制不仅影响人们的道德取向,也使腐败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权力不受制约或少受制约的情况下,腐败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  相似文献   

8.
腐败不得人心,腐败亡党亡国。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同腐败现象作了坚决的斗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能够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人民的支持,克服腐败现象。”这是党心所向,这是民心所愿。  对腐败和反腐败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也就是在认识上要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十五大以来反腐…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汪松明 《前沿》2006,(10):13-15
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邓小平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邓小平坚定地认为,反对腐败一是不能搞群众运动、政治运动;二是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制度建设更重要。因此,反对腐败一要靠制度上的创新和完善,二要靠改革,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反对腐败的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制定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1.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12.
腐败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也是每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就中国目前而言,只有从腐败公式出发,即从理论上分析国际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与地区的反腐败举措,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反腐败斗争中的制度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并指出,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从严治党,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反对腐败能否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要树立四个观念要树立"法治"的观念。依法治国,也就是"法治"。法治是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活动,以及公民在各个领域中的行为都应依照法律进行。依法治国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一切社会事务,当然实行法治,并不是说今后不再运用行政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思想教育的手段,但主要靠法制,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这是建设一个法制国家所必须具备的。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近读贺培育、张兆凯撰著的《制度防腐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2 0 0 2年版 ) ,觉得该书对反腐问题作了大胆反思 ,并进而对以法制建设预防腐败的问题作了系统的涉猎 ,该书其内容之新、意义之重要是不容忽视的。1.遏制腐败要靠防反结合。遏制腐败不仅要立足于反 ,而且要着力于防。只有反、防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制度防腐论》认为 ,过去我们在反腐败方面存在两种偏差 :一是偏重于反腐败而忽略了防腐败。该书指出 ,与其等腐败已经出现或相当严重了再来反 ,不如在腐败出现之前就来防 ,将其遏止在萌芽中。对腐败如果严于反疏于防 ,腐败与反腐败之间…  相似文献   

17.
扩大反腐败的民主眼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要靠民主,也要讲民主。所谓靠民主,就是反腐败虽然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所谓讲民主,就是反腐败要发扬民主,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反腐败如果没有广泛的民主基础,那就既违背反腐败的本来意义,也不可能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反腐败的民主眼界,健全反腐败的民主机制。按照民主意愿部署反腐败工作所谓反腐败的工作部署,就是对于反腐败反什么、怎么反、反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规定和布置。凡属腐败都必须反对,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反腐败只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这就有一个先反什么,后反什么的次序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谈及腐败,恐怕没有人不对此深恶痛绝的。即使是腐败分子,在大庭广众面前也会装腔作势地大讲腐败的危害,大谈自己反腐败的决心。然而,人人都憎恨腐败,各级党组织也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何腐败之风仍然屡禁不止,仍有领导干部如飞蛾扑火,"前赴后继"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人远恨腐败近不拒腐蚀。他们在反腐败问题上,只作表面文章不真反腐败,甚至明里喊反腐败,暗里却搞腐败。  相似文献   

19.
黄金桥 《政策》2015,(2):34-36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当下反腐败最鲜明的特点,法治反腐已成共识并渐入佳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依纪依法"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日益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不仅要严惩腐败分子,更要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腐败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