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讯     
《中国民政》2007,(11):62-64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安徽省蚌埠市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已运行10个年头,低保标准先后3次以30%、47.69%和9.375%的幅度,从1997年户月人均100元提高到  相似文献   

2.
吴凯 《中国民政》2009,(12):56-56
四川省平昌县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主要采取分片包干、集中审核的办法.由县低保办与街道(乡镇)、村(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组成9个低保普查小组对全县6295户16928人城市低保对象和18885户56356人农村低保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和核实。  相似文献   

3.
黄楠  郭良忠 《世纪行》2006,(7):21-22
关爱弱势群体,做好低保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孝南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有1100户,27524人,年发放资金1400多万元。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孝南区政协委员、民政局低保股股长夏艳芳,用孝心、爱心、公正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给低保工作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郭忠 《政策》2003,(12):45-45
近年来,老河口市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中,牢固树立"探索、创新、规范、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城市低保发放社会化运作。目前,全市城市低保覆盖面已从当初的城市"三无人员"扩大到现在的全市城市贫困居民,城市低保发放也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5.
工作动态     
天津市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工作 天津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7年底与城市低保制度同时建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8725户特困家庭、20460人纳入农村低保。全市农村保障人数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1.3信。保障标准也由年人均最高1200元提高到1800元。月补助金额全市平均每月47.8元。天津市农村低保工作走上了“由低到高,循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田林县总人口25.07万人。2017年全县共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6651户58987人,其中城市低保1338户2168人,占全县城市居民人口10%;农村低保15313户5681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县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5亿元。自2011年6月起,田林县在自治区民政厅和百色市民政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罗田县加大低保工作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到6月下旬,全县已纳入低保的有3601户、7833人,其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其主要做法是严把“六关”: 一、严把政策宣传关。组成低保工作指导组,深入到厂矿企业和乡镇,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及有关政策法规公布上墙,反复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困难居民掌握政策,自我判断是否属于低保范围,并确定是否提出低保申请。  相似文献   

8.
<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对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贴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城市低保对象1097.2万户、2064.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2931.1万户、5388.0万人。随着低保工作深入开展,保障面不断扩大、资金量不断增加,挪用低保资金、骗保等案件也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档案支撑。本文从低保档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进一步规范低保档案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南 《中国民政》2011,(4):47-47
当前,城市低保工作要结合"争先创优"活动,围绕"五化"来强力推进城市低保的规范管理。一是保障标准制订科学化。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是城市低保工作的基础。如何确定,其原则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是全市的老工业区和产业工人居住区,人口39.9万,辖7个街道,92个社区。目前,全区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3873户8295人,占区内常住人口总数的2.07%。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城市居民低保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素质优良、条件具备、资金落实、信息公开”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健全工作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推行分类施保,全面打造科学低保、公平低保、  相似文献   

11.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以突破城市低保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制约环节,推动城市低保工作健康发展。 一、处理好扩保与规范的关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各地己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但由于扩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缺少专门的工作网络,造成个别地区在申请、审核、算核、审批、公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保障形式。几年来,我们在贯彻国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过程中,共为59228户、18052人/次发放低保金近800万元,保障了对象的基本生活权利,对于稳定中心城市和社会治安起到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组织开展城市低保核查提标工作,核定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9856户45981人,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现实城市生活中存在的贫困问题.然而,由于低保制度尚欠完善、某些地方最低生活保障线偏高、配套措施不够有力以及个别城市居民自身素质不高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地方存在着懒汉吃低保的个别现象,影响到城市低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并尽快研究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自1997年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城市低保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去年8月朱镕基总理到贵州考察和全国低保工作会议后,实现了跨越性发展。截至今年6月15日,全省符合保障条件的15.97万户、36.99万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按时足额兑现了保障金,保障覆盖面达100%。1-6月共支出保障金5717.91万元。全省保障标准从建制初平均80元/月(最低60元/月,最高120元/月)提高到现在的平均103元/月(最低80元/月,最高156元/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为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身份、贫困原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且日益复杂,原有低保制度中的一些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复杂情况,这就要求城市低保制度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城市低保工作思想也应不断地进行更新。笔者认为,现阶段城市低保制度、低保工作思想应注意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和更新。做好保障 注重扶持在三条保障线中,起兜底作用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显得有些…  相似文献   

17.
赵卫东  张宝 《中国民政》2008,(11):59-59
山东省昌乐县民政局大力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三大民生工程”,使全县的贫困群体得到了有效救助。一是城乡低保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实行受理、审批相分离和公示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规范低保资金发放程序,建立了“民政核标、财政核资、银行打卡”的管理模式,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每位低保对象手中;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工作动态     
汉中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陕西省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2009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有44341户77708人,占城镇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市城乡低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扭转"只进不出、终身享受"的错误做法,民政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城乡低保工作,最终形成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并从2003年10月起,对全市1997年以来列入农村低保的3115户、6054人和1998年以来列入城市低保的2413户、5660人进行了逐户逐人普查、清理、登记、审核.  相似文献   

20.
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七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中国内地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旨在为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提供制度性保障。这项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少数城市试点,到1997年9月,由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进行推厂。1999年10月,全国668个市和1689个县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政府部门转变认识,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努力解决长期存在的“应保未保”问题,使低保制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了对于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