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新型舆论监督形式的出现,对我国的民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近几年一些网络舆论以"暴力"的形式呈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络身份的匿名性、网络议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网络把关人的失职、部分网民对传统主流媒体缺乏基本信任等是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应对网络舆论暴力可以从道德规范、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成为公众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媒体传播机制,需要网民真正的提高媒介素养"软能力"。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规范网络舆论,维护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秩序。对网民个人来说,也有利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的提高,为个人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有序的网络民主参与路径,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网络民主参与具有提高公众参与国家事务积极性、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伦理意义。讨论了当前网络民主参与存在少数网民网络民主参与的理性不足、在一些舆情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舆论引导能力等问题,并认为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建设的滞后等是导致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培育网民公共理性,加强和完善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伦理体系,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民主参与的诸多问题,筑造网络民主参与的有效路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话语权具有双重属性、言论的多元化、主体平民化等特点,如今网民的公共话语权得到了全面释放,但仍然存在无法准确界定网民的政治身份、对话无法形成"共识"、网民的私人角色同公共性原则产生冲突、表现方式也更具多元化特色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网络话语权立法建设,建立健全网络问责法规制度,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监控作用,落实媒体的引导责任。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容易滋生网络谩骂、网络谣言和网络"群体极化"等现象,使公安机关在建设网络空间和谐警民关系中面临挑战。根据网络虚拟空间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以人为本意识,拉近警察与网民间的关系;完善公安机关网站建设,构建畅通的警民沟通渠道;注重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寻求媒体支持,引导网民正确认识警察群体;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引导网络主流舆论朝警民和谐方向发展;培养网民的道德素养,提高网民的理性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培真 《工会论坛》2006,12(2):47-47,58
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传统道德面临危机和挑战;为保证网络生活的健康发展,需要从网络的特点出发,探讨和倡导为广大网民拥护的网络道德。要积极探讨成熟的一般社会道德建设经验,以此为基础建立有约束力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会正在改变现代民众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给网民带来便捷、愉悦和机遇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网瘾、网络色情等问题,乃至网络黑客、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问题。诸如此类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民主体的道德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一些不能自制自律的网民在网络世界可以信马由缰、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网络虚拟社会的双刃性,也会导致网民主体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的分裂,人性恶的一面可能会被放大,个人的道德感也会弱化。所以,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需要加强和倡导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通过道德自律来促成网民的道德他律,网络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得社会发展进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相对于他律手段,网络道德自律的调控效果更为稳定和持久,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率的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和应用日益普及的当下,发挥道德自律的独特功能,强化网民主体的道德自律,积极培养适应网络社会交往的自律意识,显得尤为现实和急迫。  相似文献   

8.
现实世界、现实生活是网络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唯一基础。从本质上讲 ,网络是一种推动道德进步的积极力量 ,它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道德不断前进。网络道德与其他众多道德领域相比具有虚拟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道德正在构成道德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 ,完善的网络道德体系 ,加上网民道德的自主自觉性 ,应是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的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反腐败的利器。网络舆论监督的便捷性会成为部分人宣泄私愤的场所,网络容易恶意传播假消息,误导民众,造成严重后果,网络舆论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监督,一要转变观念,实现新闻舆论由传统宣传向传播转变;二要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网站、网民的教育和引导;三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整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暴力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集体行动、从众心理、自我表现与英雄情结以及不负责任等是其重要表现特征。对现实的不满与泄愤心理,现实中的话语权缺失与逆反心理,道德审判的传统与施害者的审判者心理,揭露他人隐私与窥私心理,法制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等,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心理成因。要解决网络暴力问题,需要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疏通表达渠道,建构社会公平,以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法律缺失、政府管理引导不力、信息失真等.为此,我们要采取提高网民素质、加强管理引导、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完善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12.
樊红英 《工会论坛》2008,14(4):159-160
因特网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但是,网络时空中也充满着竞争、冲突与斗争。网络社会引发了道德新课题,传统道德面临危机与挑战。网络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其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新的特点与趋势。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有赖于网民们自我塑造的意愿、能力以及现实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3.
警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对人民警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媒介使用情况、媒介质疑评估能力、媒介选择和创造能力、媒介道德意识四个方面对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调查,发现移动互联网已成为警校学生利用媒介信息的主要方式,学生们对媒介报道的客观性有着理性认知,倾向于时效性强、质量高、使用便捷的媒介信息,且普遍关注反映平民生活的民生报道。学生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媒介道德意识。在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报刊等传统媒介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媒介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对网络舆论实施柔性管理,由于注重与网民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有利于消减网民与公安机关间的隔阂,促进网络社会的和谐,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网络社会的特质要求和公安工作的具体实践,公安机关在网络空间实施柔性管理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转变传统强制管理观念,树立以网民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意见领袖,保障公安机关与网民进行有效沟通;培养网络评论员,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危机事件往往引起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是一种网络舆论现象,网络媒介属性使其与现实集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转型时期矛盾聚集是其发展的根源,社会环境、群体心理、信息认知、网络特性和媒介影响网络集群行为。调控网络集群行为的措施有: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网站自律、网络立法、网络监管、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和建立分析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一种新的公共权力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渐渐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具有许多优势,在我国政府权力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当就会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规范和完善,需要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以及政府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络舆论监督已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行使监督权的平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推动文明进步的一面,也常夹杂着谣言和不满情绪的渲泻,存在着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现状和特点,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水平的对策,对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这个词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首先提出,然后在各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它的称谓、定义、内涵等,至今还尚未统一。国内外对媒介素养的定义都有一个核心,即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社会大众面对媒介所必备的能力。笔者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媒介素养”作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使用和参与能力,以及媒介道德的养成。其中,“媒介认知”主要包括对媒介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对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属性的认识等方面;“媒介能力”主要指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辨别与批判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传播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四个方面;“媒介道德”主要指受众能够在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网络新媒体成为舆论主渠道.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突发事件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而网络舆情反过来推动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体制建设,应在加快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制的同时,规范网络媒体管理,提升媒介素养;注重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培育成熟网民.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制与保护,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发言人、互联网实名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网络成瘾症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除了对其进行心理矫治和思想工作外,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与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相比,我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在普及媒介素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上: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报告,使学生掌握网络媒介素养基本知识;利用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等校内媒介资源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让大学生亲自参与网络媒介产品的制作或案例评价,深化其对网络媒介的认识,提升其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