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曼 《法制与社会》2010,(2):219-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以农业经济为主要成分的省份,农村人口贫困,基础设施薄弱。尽快提升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贵州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民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着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才是推进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对四川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推进四川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策分析,思考如何又好又快的推进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十三亿人口有九亿在农村,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年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人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将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仝会提山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土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仝而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1,(14):F0002-F0002
近年来。晋州市小樵镇屯尚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坚持以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村小组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为了解目前新农村建设情况,近期,我对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期待,要求也十分迫切.只要积极引导.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7.
苑世兴 《法制与经济》2008,(16):115-115,120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玲  袁琳琳 《江淮法治》2009,(17):61-61
农村公路是路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支撑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杨永明 《人民调解》2008,(12):32-33
建立农村平安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证.同时也赋予了人民调解工作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人民调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工作舞台。在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长效机制进程中.我们坚持以基础建设为着力点,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以矛盾纠纷化解为主线.大力构架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与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相适应的人民调解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吴多智 《中国司法》2007,(4):112-112
浙江省苍南县司法局采取四大举措开展“法律扶农”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为建设新农村营造良好法制氛围。该局以构建新农村为重点,积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设施建设,扩大法制教育覆盖范围,在基层农村开展了广泛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劳动、婚姻、计生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并深入推进“法律进农村”活动,使广大农村群众能更广泛的接受法制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面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云 《中国监察》2009,(5):28-28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健全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目标之一。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婚事消费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态势。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破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因此,倡导健康、科学的婚事消费观念,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推动公证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抓协调、求支持,为公证服务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支持,为公证服务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05年以来,省厅召开了三次全省公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市领导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支持公证工作的介入和开展,把公证列入议事日程,为公证服务新农村创造条件。二是争取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为涉农公证向纵深拓展创造条件。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三农”公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村小康建设顺利进行的通知》;2006年,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了省厅《关于律师公证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两个文件的下发,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公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凤阳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密切联系本地实际,从五个方面入手,严格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在农村统一正确实施,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凤阳县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4,(13):38-41
自2005年我省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经过7年多的努力,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随着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结合美好安徽建设目标的提出,作出了建设美好乡村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威信的领路人,但村官的选举有时困难重重,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历来都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事关社会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董建军  侯毅 《内蒙古检察》2007,(3):43-45,4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4月份制定了《关于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履行着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处理涉法上访、突发事件等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建设规划、怎样建设新农村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各级人大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人大中均有一部分代表来自于农村,生活于农民群众之中,对农村现状有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