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国家创新体系”所经历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恢复阶段、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试验性阶段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分析了这一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良好的创新体系是以创新意识为基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政府推动、法律推动和文化推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有协调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大潮全面冲击社会各个层面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人们愈来愈感到,法律不仅宏观上规范着经济的运行,而且在微观的生活中无孔不入。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法制观念的时代意义是什么?本文从三个侧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轨道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规定作了彻底的修改,变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改使中国法制建设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转向。1993年~199…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其实,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划分为姓“社”和姓“资”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行政机关是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执行机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如何最大限度地行使好手中的权力,高水平管理好国家事务?我认为,坚持管理创新,是行政机关必须认真探讨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行政机关坚持管理创新的客观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行政机关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既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管理职能,又要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5.
罗军  夏阳 《学习月刊》2014,(24):62-62
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既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前者表现为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管理,具有国家垄断性特征,后者表现为烟草行业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烟草行业与企业,必须适应时代与科技发展,不断改革,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并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里提到了知识...  相似文献   

7.
国家体改研究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近期在广州召开的一次经济研讨会上说:“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就是要加快走向市场经济,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童大林说,如今,在中国这块广阔的大地上,各个地区改革开放极不平衡,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市场经济为主;二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三是,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对这三种经济的评价,将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取舍。当前,我们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大矛盾,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分歧和摩擦。目前在我们经济工作中所发生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其深刻的根源都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围绕这个命题,江泽民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有关论述,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  相似文献   

9.
治理市场秩序与调整政府职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我国目前市场秩序状况不容乐观。透过市场秩序混乱的表象,我们发现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与“缺位”并存。因而,只有调整与转换政府职能,才能为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提供制度保障。一、市场经济和市场秩序的内涵市场经济是在本质上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经济形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只有国家一个社会经济主体,其他主体(企业、家庭、个人)不具备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格,也不能进入市场。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资源配置、生产经营流通以及产品分配等进行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10.
过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直被认为是区别姓“社”姓“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能力都受到束缚。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来~个大的转变。领导干部要在思想大裂变中,更新观念,提高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的能力。1、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们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由“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到“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而由“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四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找工作去哪?台儿庄路!”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在计划经济时代,招工、找工作都是有指标的,几乎都要靠国家分配,所以,台儿庄路的一个劳务市场给那些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务市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当年的天津市劳务市场早已从台儿庄路搬到了河西区九龙路,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全社会认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既是党和国的一贯方针,又是新时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措和重要保证。一、时代需要创新。“三个代表”思想是十六大的灵,而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首先,创新是贯彻…  相似文献   

14.
一、曲折的突破 关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没有提及过,首次使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概念 的是列宁。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早期,曾多次提出要 消灭商品经济,认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被实行计划经 济的社会主义所取代。到斯大林时期,形成了完全排斥商 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苏联的经 济模式直接影响了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5.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心理的变化,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无不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来,人们的社会心理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空间的拓展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拓展着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舞台和社会心理空间。在社会体制转型之前,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是“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习惯于依赖家庭,依赖国家,依赖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是可以搞巾场经济呢,还是必须实行市场经济,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呢,还是高度集权下的主观行政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吗?为什么我国改革以来一直强调政企分开而久久难以实现?其关键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是台可以拓宽思路,从社会化大生产理论研究入手呢?对我们来讲,”“社会化大生产”一同实在是太熟悉了,但是,对它深入的理论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一、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成现在,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社会“诚信”体系的失落必然会严重地遏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重建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必须重视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重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结合起来,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法治环境,为在全社会加强社会“诚信”体系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要重视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塑造人们灵魂”的职业,其根本目的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得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转变观念,以培养和促进人们的素质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树立学习、创新、反省这样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和“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的观念、心理、思维方式都习惯于对  相似文献   

19.
经济职能是任何政府都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能.曾以计划经济为根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学者激烈批评政府职能过于广泛,于是,东欧和独联体各国首当其冲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指望在削弱国家职能之后,市场机制会立即并自动填补空缺.在中国,也有人虔诚地把“搞市场经济,政府扮演的角色越少越好”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灵丹妙药,似乎弱化国家权力,锐减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20.
周云 《实践》2003,(12):28-30
一、经济过渡实践呼唤过渡经济道德观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变迁工程.不仅是体制模式的过渡,而且是发展模式的过渡,不仅是经济过渡,而且是道德过渡.中国当前既不是停留于传统计划经济阶段,又没有进入现代市场经济阶段,而是正处于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大过渡阶段.这是一个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相并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现代化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相交织,“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携手共舞的新历史时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